一到榴蓮季,水果攤前總圍著不少 “榴蓮愛好者”—— 金黃的外殼掰開,露出綿密甜糯的果肉,一口下去滿是濃郁的香味,讓人越吃越上癮。但榴蓮可是 “水果界的‘傲嬌’選手”,看似普通的搭配,比如吃完榴蓮喝杯牛奶,有人沒半小時就覺得肚子脹得像鼓,還反酸水;甚至有人吃了榴蓮再吃螃蟹,直接鬧肚子。今天就給大家說清楚,吃榴蓮時這 5 種食物千萬別碰,為了腸胃健康,可別再 “亂搭” 了!
第一種:牛奶 —— 別圖 “甜上加甜”,容易讓腸胃 “扛不住”
很多人覺得 “榴蓮甜、牛奶香,搭著吃肯定好吃”,甚至?xí)蚜裆徍团D桃黄鸫虺赡涛?,卻不知道這兩種食物湊一塊,容易給腸胃 “添堵”。榴蓮里滿是天然果糖,牛奶中又含有乳糖,這兩種成分碰到一起,容易在胃里發(fā)生反應(yīng),打亂消化節(jié)奏。
身邊就有朋友試過:吃完一塊榴蓮,順手喝了杯熱牛奶,沒一會兒就覺得肚子脹得難受,還時不時反酸,蹲在沙發(fā)上半天緩不過來。要是吃的量多,反應(yīng)可能更明顯,甚至?xí)屓擞X得頭暈、乏力。其實(shí)想喝牛奶,最好等吃榴蓮后 2-3 小時再喝,讓腸胃先把榴蓮消化掉;同理,喝了牛奶也別馬上吃榴蓮,別讓兩種食物在胃里 “打架”。
第二種:海鮮 ——“熱果” 碰 “寒鮮”,消化容易 “出故障”
榴蓮是典型的熱性水果,而海鮮大多是寒性的,比如螃蟹、蝦、蛤蜊這些常見海鮮,性子都偏涼。一熱一寒的食物同時吃進(jìn)肚子,就像 “冰火兩重天”,腸胃很容易 “鬧脾氣”。
之前有同事聚餐,先吃了清蒸螃蟹,又嘗了塊榴蓮,沒過多久就說肚子脹,還想拉肚子,最后只能提前離席。這是因?yàn)楹缘暮ur和熱性的榴蓮在胃里相互影響,會減慢消化速度,食物堆在肚子里,自然會覺得脹、不舒服。要是想吃海鮮和榴蓮,最好間隔 4 小時以上,讓身體有足夠時間消化其中一種,這樣既嘗了鮮,又不會讓腸胃遭罪。
第三種:柿子 —— 鞣酸遇果酸,胃里容易 “結(jié)硬塊”
秋天也是柿子上市的季節(jié),有人吃完榴蓮覺得嘴里膩,就想啃個柿子解膩,卻不知道這兩種水果搭著吃,對胃特別不友好。柿子里藏著不少鞣酸,尤其是沒完全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更高;而榴蓮里滿是果酸和粗纖維,這兩種成分碰到一起,容易在胃里纏成 “小硬塊”。
要是吃的量多,這些 “小硬塊” 可能會讓胃里沉甸甸的,還會反酸、噯氣,嚴(yán)重的話甚至?xí)绊懻O>退闶浅墒斓能浭磷?,也別和榴蓮一起吃,最好等吃榴蓮后 3 小時再吃柿子,或者反過來,吃了柿子就別著急碰榴蓮,別讓鞣酸和果酸在胃里 “搗亂”。
第四種:羊肉(牛肉、狗肉)—— 倆 “熱性子” 湊一起,身體容易 “上火”
冬天有人喜歡吃榴蓮燉羊肉,覺得 “滋補(bǔ)又暖和”,但其實(shí)這是個 “誤區(qū)”—— 羊肉本身就是熱性特別足的肉,冬天吃能驅(qū)寒,但榴蓮也是熱性水果,倆 “熱性子” 湊一塊,身體很容易 “上火”。
有長輩試過一次:吃了幾塊榴蓮,又喝了碗羊肉湯,第二天一早就喉嚨疼得咽不下飯,還流鼻血,折騰了好幾天才好。不光是羊肉,牛肉、狗肉這些熱性肉也一樣,和榴蓮一起吃,會讓身體里的 “熱氣” 排不出去,進(jìn)而引發(fā)咽痛、咳嗽、流鼻血等癥狀。要是想吃這些熱性肉,就別同時吃榴蓮;吃了榴蓮,也別碰這些肉,尤其是本身就容易上火的人,更要注意。
第五種:酒類 —— 果糖碰酒精,肚子容易 “脹氣”
朋友聚會時,有人吃榴蓮當(dāng)下酒菜,覺得 “果香配酒香,特別過癮”,卻不知道這是個 “危險(xiǎn)操作”。榴蓮里的天然果糖碰到酒里的酒精,容易在肚子里發(fā)生反應(yīng),產(chǎn)生不少氣體,還可能影響身體代謝。
之前有新聞報(bào)道,有人吃榴蓮喝啤酒,沒一會兒就覺得肚子脹得難受,還頭暈乎乎的,最后去了醫(yī)院才緩解。不管是白酒、啤酒,還是紅酒、果酒,都別和榴蓮一起吃 —— 吃榴蓮前別喝酒,吃了榴蓮后至少等 4 小時再碰酒,別讓果糖和酒精在身體里 “發(fā)酵”,避免不必要的不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