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快報訊(通訊員 何雨田 記者 劉峻)“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再站起來了!”近日,73歲的浙江陳阿姨(化名)在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骨科病房,扶著助行器一步步地向前邁步,盡管動作緩慢,但每一步都堅定有力。就在兩年多前,她從2米高的楊梅樹上墜落,導致胸腰椎多發(fā)骨折、脊髓損傷,下半身完全癱瘓。在江蘇省人民醫(yī)院骨科曹曉建教授團隊一項開展多年的臨床科研項目的幫助下,這位原本被判定終身臥床的老人重新看到了站立行走的希望。
2023年5月,正是楊梅成熟的季節(jié)。陳阿姨像往年一樣,爬上自家楊梅樹疏果?!熬褪前讯嘤嗟墓诱?,讓剩下的楊梅長得更大更甜?!睕]想到一不留神,她從樹上摔了下來,當時就感覺腹部、腰背部劇痛,站不起來。送到醫(yī)院一檢查,全家人都嚇壞了——CT及MRI檢查顯示,陳阿姨顱面部多發(fā)骨折、肋骨斷了四根、脊椎骨碎了三節(jié),最嚴重的是脊髓損傷。
盡管在當?shù)蒯t(yī)院緊急接受了“胸腰椎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但術后效果并不理想,運動功能完全喪失。隨后進行的運動療法、針灸及高壓氧等康復治療也收效甚微。更令人揪心的是,她出現(xiàn)了嚴重的大小便功能障礙,需長期使用尿墊和開塞露。“我媽辛苦了一輩子,本該安享晚年,卻遭這樣的罪?!标惏⒁痰呐畠哼煅实?,“看著她在床上動不了,我們心里比誰都難受?!?/p>
就在一家人幾乎放棄希望之時,他們通過網(wǎng)絡了解到江蘇省人民醫(yī)院曹曉建教授團隊開展的“椎管內硬膜外胸腰神經(jīng)移位術”臨床研究項目。2024年9月20日,曹曉建教授團隊為陳阿姨實施了神經(jīng)移位橋接手術。
術后,經(jīng)過系統(tǒng)康復,陳阿姨的下肢功能出現(xiàn)了令人驚喜的改善。最先變化的是髖關節(jié)——“原來根本抬不起來,現(xiàn)在能自己屈髖邁步了?!爆F(xiàn)在,陳阿姨每天都在助行器輔助下獨立練習走路?!吧衔缱咭恍r,下午走一小時?!闭疹櫵呐畠嚎丛谘劾?,喜在心里:“從前連翻身都要人幫忙,現(xiàn)在不用了,最明顯的就是不再長褥瘡了,這說明血液循環(huán)改善了?!?/p>
“傳統(tǒng)觀點認為脊髓損傷是不可逆的,我們的研究打破了這一認知局限。”曹曉建教授表示,“通過神經(jīng)移位橋接,我們能夠繞過損傷的脊髓節(jié)段,重新建立大腦與下肢之間的神經(jīng)聯(lián)系。”
目前該團隊已完成此類手術24例,其中約80%的患者不同程度恢復了下肢運動功能,包括1例損傷長達8年的患者。
專家表示,隨著這項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推廣,越來越多像陳阿姨這樣的脊髓損傷患者將有機會走出癱瘓陰影,重新?lián)肀д玖⑿凶叩娜松?/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