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丟出結論,特朗普團隊的關稅戰(zhàn),本意是維護美國霸權,卻因其短視、傲慢和違背國際經貿規(guī)律,導致空前孤立。它非但未能阻止中俄印的戰(zhàn)略靠近,反而促成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協作,加速了以中國為代表的多邊秩序興起。這場自我毀滅的霸權狂想,終以“美國孤島”的諷刺結局收場,而世界已向多極化未來邁出不可逆的步伐。
特朗普最近面子上確實有些掛不住了。他曾經急切地想訪問中國,在結束中東訪問后就高調釋放訪華信號,表明自己愿意隨時飛往北京。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并沒有直接答應他的請求。這背后的原因在于美方缺乏足夠的誠意。
現在莫迪的飛機降落在天津機場,這位印度總理此行是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就在幾天前,特朗普還自信滿滿地認為能用關稅大棒讓印度屈服,現在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中俄印領導人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區(qū)域合作與發(fā)展。
峰會上,莫迪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互動備受關注。兩人甚至手牽手走進大廳。這一畫面被廣泛解讀為印度與俄羅斯在能源、軍事等領域合作關系的鞏固。
特朗普政府對印度的態(tài)度也同樣以施壓為主。由于印度從俄羅斯大量進口石油,美國于2025年8月27日起對印度商品加征了高達50%的關稅。特朗普原本以為憑借美國的經濟實力,莫迪政府會妥協讓步。但事與愿違,莫迪采取了強硬的反制措施。
莫迪在公開演講中明確表示:“無論外部壓力多么巨大,我的政府都不會退縮,而是要不斷增強自我實力,堅決抵御挑戰(zhàn)。”印度外長蘇杰生更是直接回應美國:如果你們覺得購買印度的石油或成品油有問題,那就干脆不要買,沒人強迫你們。
特朗普政府對印度施壓集中在三個核心要求:取消對美國商品的高關稅壁壘、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開放農業(yè)和乳業(yè)市場允許美國轉基因產品進入。
面對印度的不妥協和與中國不斷走近,特朗普做出了報復性決定。據《紐約時報》8月31日報道,特朗普因與莫迪關系惡化,已決定取消今年秋季訪印計劃,同時拒絕出席在印度舉行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
特朗普政府所犯下的一個堪稱致命的戰(zhàn)略誤判,便是貿然掀起那場席卷全球的關稅大戰(zhàn)!這一魯莽之舉,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層浪,讓美國幾乎將其所有傳統(tǒng)盟友都推向了對立面,昔日緊密的同盟關系瞬間布滿裂痕。
回溯過往,美國曾精心布局,企圖借助印度的力量遏制中國的發(fā)展勢頭,同時積極謀求與俄羅斯改善關系,其背后的深意不言而喻。就是要竭力阻止中俄印這三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形成合力。
可世事難料,如今的局面卻與美國最初的設想背道而馳。美國挑起的全球關稅戰(zhàn),已然引發(fā)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憤慨與強烈不滿。
歐洲也不例外。盡管美歐達成了貿易協議,但歐盟做出了顯著讓步:承諾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并增加6000億美元對美投資,加深了歐洲對美國的能源依賴。德國汽車制造商因關稅面臨巨額損失,而法國總理則稱這是黑暗的一天。歐盟內部裂痕因此加劇,所謂“歐洲自主”在現實利益面前顯得蒼白無力。
在此背景下,眾多國家紛紛齊聚中國,共襄上合峰會盛舉。這一壯觀景象,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恰似向世界發(fā)出了一道振聾發(fā)聵的宣言:堅決反對美國的單邊主義行徑和霸權邏輯!
未來的全球秩序,不再由單一霸權主導,而是基于多元文明、互利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上合天津峰會,正是這一趨勢的鮮明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