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羹堯的潦草落幕,華妃背后的靠山也轟然倒塌。
這真的是應了那句話:落架的鳳凰不如雞。
華妃一朝失勢,就有人蠢蠢欲動,想要追上來狠狠地踩她幾腳。
不管是瓜六祺貴人告狀讓皇上收拾華妃,還是曹琴默出言殺了華妃,皇上都不接招,這又是為什么呢?
1 祺貴人招惹華妃反被嗆,皇上打哈哈輕輕揭過
在年世蘭還是光彩照人的華妃時,瓜六還在家里沒露面。
等華妃被擼成年答應時,兩個火爆脾氣的小主兒,就這么華麗麗地在宮道上遭遇了。
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這二位一碰面就開始打嘴仗,
結果沒想到位份不如人的年答應太勇了,幾句話嗆得祺貴人哭唧唧,跑去皇上那里告狀。
她以為仗著自己年輕美貌,父親在除掉年羹堯中又立了大功,皇上肯定會讓華妃后悔欺負她。
結果皇上輕飄飄地揭過了這件事,一點兒都沒有懲罰年答應的意思。
看到這里你以為皇上是在心疼華妃嗎?
要是真的向著華妃,在她為哥哥年羹堯求情的時候,看到那額頭殷紅的血跡,好歹派個太醫(yī)給瞧瞧。
在年羹堯被殺后,華妃整個人籠罩在悲傷中,好歹給送一丟丟溫暖。
可是皇上什么也沒有做,對華妃的落魄和煎熬視而不見。
所以皇上才不是心疼華妃,只不過是懶得打理后宮里的吵鬧拌嘴而已。
宮妃們平時爭風吃醋,對皇上來說無傷大雅,還顯得大家都圍著他轉。
而且祺貴人剛進宮不久,還沒有站穩(wěn)腳跟,就敢主動招惹上一屆的寵妃。
說明這丫頭沒什么城府,對于成天活在權謀里的皇上來說,就像一朵艷麗的花,偶爾看看還行,不值得駐足。
況且就這么個事兒,也值得祺貴人專門來撒嬌告狀。
皇上一天天的日理萬機,哪有心情處理這些糟心事。
所以皇上不是多憐惜華妃,是他真的不在乎祺貴人。
2 襄嬪開口除掉華妃,被皇上吐槽夠聰明夠狠心
華妃降職猶如自由落體,直接降到答應。
背主求榮曹琴默,見皇上遲遲不肯送走華妃,怕有朝一日華妃有機會翻身,揪著她報復,有機會就進言按死華妃。
可是皇上猶猶豫豫,還順嘴問了升職為襄嬪的曹琴默,到底應該怎么處置華妃。
這姐也真是狠到家了,張口就是要華妃的命。
“年羹堯已死,皇上留年答應一命已屬法外開恩,既然年答應不知悔改,皇上不如嚴懲年答應,殺之,以平后宮之憤?!?/p>
其實想送走華妃的人不少,比如皇后,她可是受夠了華妃的窩囊氣。
但皇后當時聽了襄嬪的話,也只是眼前一亮,一個字都沒有多說。
一方面她慶幸有人當出頭鳥,一方面她也知道,這個冒頭的家伙會被皇上忌憚。
果不其然,皇上聽完后意味深長地說了句:“你倒是夠聰明,也夠狠心?!?/p>
然后徑直離開了,留下原地等回音的襄嬪一臉懵。
皇上沒有采納曹琴默的建議,而是反過來評價她的心思。
他不是有多喜歡華妃,畢竟再多的情感,在華妃和年羹堯無數(shù)次作死的過程中,都慢慢地耗盡了。
曹琴默之前是曹貴人,連個像樣的封號都沒有,說明要不是她運氣好生了溫宜,貴人的頭銜她都撈不著。
之后在扳倒華妃的過程中,甄嬛用利益拉著曹琴默入伙。
而她也很給力,毫無保留地把華妃賣了個干干凈凈。
為了做戲給眾人看,皇上封她為襄嬪,其實一點兒也不情愿給她好處。
就連太后都表示:這種人給個位份就夠了,再多的恩寵還是算了。
可見皇上和太后這對母子,心里跟明鏡似的,都明白背主的人不值得信任。
這樣的人沒有情義可言,有的只是滿眼的算計,還有可以攥到手里的利益。
對此皇上心知肚明,自然不會接她的話。
主意是曹琴默出的,最終命令還需要皇上來下。
結果就是惡人皇上當,好處曹琴默得,皇上怎么算都覺得自己吃虧。
3
皇上的后宮從來都不缺女人,一直都是姹紫嫣紅迷人眼。
少了華妃這朵妖嬈的芍藥,也不影響滿園爭奇斗艷。
出頭給華妃不快的嬪妃,一一都被皇上擋了回去。
皇上不再心疼華妃的去留,也不想做嬪妃手里的刀。
反正處置華妃也不急于一時半會兒,最好是人解決了,自己還不用擔上薄情寡義的名聲。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