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儀式作為一種彰顯國家“武德”和實力的經典操作,相信大多數人還是覺得咱們中國自家的閱兵最好看。
一排排列兵走起方陣就像在電腦上復制粘貼過似的,連踢正步的每一步高度都嚴絲合縫。
而中國閱兵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我們的部隊都會在儀式上現場展示著名的“三段式劈槍”動作。
幾個動作行云流水,看起來干凈利落,稱得上讓觀眾大飽眼福。
可鮮有人知的是,這極具代表性的動作是由開國元勛秦基偉將軍設計的。
這位老將軍本人也是一位傳奇人物,他的英雄事跡至今仍被許多人記錄傳揚,他的后代們也子承父業(y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出生于湖北一戶貧農家庭的秦基偉,年僅十歲就成了父母雙亡的孤兒,遭遇不可謂不悲慘。
可在那個年代,像這樣的家庭不算少,秦基偉也只是其中之一。
為了謀求生計,小小年紀的他就試著把能做的行當都做了一遍。
不管是上山挖菜砍柴,還是給別人家打短工扛包袱,凡是能謀生的工作秦基偉無一例外都接受。
到了1927年,這年13歲的秦基偉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他的革命生涯也從此展開。
兩年后便正式加入紅軍,開始在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中嶄露頭角。
1931年的黃安戰(zhàn)役打響后,秦基偉所在的部隊原定留守后方作為預備隊。
可待在陣地后百無聊賴的他聽著兄弟部隊在前線激戰(zhàn)的槍炮聲,竟然頭腦一熱就踹開了營長的門并大喊:
“我要帶著隊伍上前線打仗!”
聽到這話的營長不慌也不忙,只是頭也沒抬地告訴秦基偉。
如果他能把連隊放下,把槍炮放下,自己個兒跑去前線過打仗的癮,那這一戰(zhàn)結束后組織上就封他秦基偉一個“秦大刀”!
這話一出口,雖然既不算批評說教,更不算營長對他無視命令這一舉動的威脅。
但卻效果顯著,讓秦基偉這個一頭熱血沸騰的漢子瞬間冷靜了下來。
所以到了最后,秦基偉也沒有選擇違抗軍令跑去前線摻和一腳,而是從始至終都老老實實待在陣地上,等待著來自上級的指揮和命令。
盡管如此,當黃安戰(zhàn)役結束后,他這個“秦大刀”的綽號還是被傳揚了出去,一時間人人都說他膽大無畏,夸他的確對部隊真情不減。
當然,別看他主動請纓上前線就覺得他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恰恰相反,秦基偉是個極其有韌性又非常聰明,懂得舉一反三的戰(zhàn)士。
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那幾年,秦基偉也算是帶著部隊摸爬滾打混出了名堂。
可面對裝備比我們精良幾倍的日本鬼子,必須承認正面硬剛勝算不大,打游擊戰(zhàn)才是最好的選擇。
秦基偉手下率領的“秦賴支隊”,聽名字就知道不好惹,一個“賴”字更是盡顯風騷,充分展現出這支隊伍的戰(zhàn)斗風格。
不管戰(zhàn)斗多么艱苦,敵軍多么強大,游擊戰(zhàn)的內核就是以弱勝強,以少敵多。
憑借著靈活的戰(zhàn)術指揮和戰(zhàn)略部署,秦基偉和他的隊伍也成了登上百團大戰(zhàn)這著名歷史舞臺的“好演員”。
在后來的解放戰(zhàn)爭中,他依然表現得十分出色,是咱們解放軍部隊不可或缺的主力。
甚至在奉命出征朝鮮戰(zhàn)場時,秦基偉還大露了一手自己的“研究”本領。
無論是先進的單兵裝備,槍炮,還是照相機無線電這些小玩意兒。
甚至連蘇聯援助來的喀秋莎火箭炮都被他研究得明明白白,用起來順手得就像自家的東西一樣。
憑借著過人的勇氣和機敏,秦基偉成了新中國偉大奠基隊伍中的一員。
并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正兒八經的開國元勛,并且他除了打仗厲害,在教育這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長子秦衛(wèi)江,就是在秦基偉被授予中將軍銜那年出生的,打小就聽著父親過去的種種豐功偉績長大,自然也被耳濡目染地對軍隊產生了向往。
高中畢業(yè)后,他就報考了解放軍南京通信工程學院。
并且經過秦衛(wèi)江的一番刻苦學習和鉆研,他還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zhàn)部隊中第一個擁有軍事學碩士學位的人。
但這小小的榮譽,并沒有讓秦衛(wèi)江耽溺在成功的喜悅中止步不前。
九年后,他還一舉拿下了中科院管理學的博士學位,在那個年代可真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期間他任職北京軍區(qū)某部隊的軍長職務,駐守在石家莊,帶領隊伍積極參與了當地政府牽頭的掃黑除惡行動。
有一次,他和老戰(zhàn)友在一家名叫“金伯帆”的洗浴中心相聚,正打算泡泡澡聊聊曾經的崢嶸歲月,秦衛(wèi)江卻不小心打碎了一個杯子。
他主動要求賠償,可洗浴中心的服務員眼看兩位首長穿著樸素,覺得他們好欺負,竟然獅子大開口讓秦衛(wèi)江賠償1000元才能了事!
看二人不同意,甚至叫來了打手威脅鬧事。
這次秦衛(wèi)江自掏腰包付了這一千元,不過很快,這些黑社會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回去之后,秦衛(wèi)江親點了500人的偵察營,把當地黑勢力的窩點一鍋端了個干凈。
他在任期間,石家莊的黑社會勢力再也不復從前猖獗,社會風氣也清朗不少,百姓都能安居樂業(yè)。
秦衛(wèi)江也因此受到表彰,稱他為除暴安良的英雄衛(wèi)士,不久后授予中將軍銜。
次子秦天更是個不簡單的“狠角色”,他同樣是從部隊里最底層的普通士兵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憑成績升到了團長職位。
他所在的這支隊伍,曾是在解放戰(zhàn)爭中僅用八天時間就攻下濟南城的“濟南第一團”,本身就有著響當當的名號。
1986年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爆發(fā),秦天的235團被派往老山地區(qū)作戰(zhàn)。
這里的條件艱苦戰(zhàn)況復雜,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可秦天卻表現得游刃有余。
在他的指揮下,老山的地形地勢很快被勘察清楚,戰(zhàn)爭的主動權也因此順理成章落在了秦天和235團的手里,沒多久就打得越南軍隊丟盔卸甲抱頭鼠竄。
不久后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正式落幕,凱旋而歸的秦天和他的隊伍,都受到了大大小小一系列表彰,回家后秦基偉更是非常激動,連連夸他爭氣。
2016年,秦天被授予武警中將警銜,次年被中央任命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副司令員,這對秦天而言真可謂是實至名歸。
就這樣,原本世代佃農的秦家在秦基偉的率領下一門出三將,成了新中國的“臺柱子”。
為我們國家的和平與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樁樁件件人民都看在眼里。
這就是“虎父無犬子”,也正是因為有秦家父子這樣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保護國家。
我們的祖國才能繁榮昌盛,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民族才能長盛不衰!
參考資料:
1、戰(zhàn)功卓著——秦基偉——《青年與社會(中)》2007年第4期19-20,共2頁
2、中國青年網《秦衛(wèi)江和秦天為將軍"兄弟檔" 父親系開國中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