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興名臣、政治家、洋務(wù)運動的開創(chuàng)者、教育家、理學大儒、戰(zhàn)略家......這一系列的名頭,怎么看也不像是一個笨小孩的人生軌跡。但是,曾國藩用自己的人生詮釋了這些。毛澤東說:“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曾文正便是曾國藩。曾國藩是怎樣從一位資質(zhì)平庸的笨小孩逆襲成為擁有如此開掛人生的贏家的呢?
曾國藩
一、賊都比他聰明
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某個夜晚伏案苦讀,此年正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十五年。這個夜晚,數(shù)九寒天,夜黑風高,山雨欲來,是個賊人出沒的好時節(jié)。
看著這個伏案苦讀的孩子,“梁上君子”心想,等這孩子睡了,再來行竊,此事甚好。然則,燈下的小孩兒,一遍一遍地苦讀背誦著古文,似乎沒有睡覺的興致。
這篇古文不長,應(yīng)該一會兒即可背完。可賊人在梁上愣是聽了一晚上的背誦,瞌睡都打了好幾回,可待東方破曉,這小孩兒還在那兒磕磕巴巴地背誦古文。
賊人氣不打一處來,再不走就走不掉了,當即跳下房梁。彼此驚嚇一跳。賊人劈頭便將書給搶過來,“啪”的一聲摔在桌上:“你這笨孩子!這書我都背會了,你這樣子,還讀什么書!”
趁少年沒反應(yīng)過來的空擋,賊人當即袖子一甩,非常氣憤地揚長而去。
這個讀書比賊還笨的“笨小孩”當時名叫曾子城,到后來有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就是——曾國藩。
曾國藩
當人們問起曾國藩關(guān)于此事的經(jīng)歷時,曾國藩只是莞爾一笑,不置一詞,也不辯解。但他在家書中承認過自己年少不擅背書,這事恐怕不是子虛烏有了。
在極力推崇曾國藩的梁啟超那里,就評論過曾國藩:“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并時諸賢杰中稱最鈍挫?!?/strong>
不僅梁啟超這樣評論,曾國藩自己也在家書中說過,自己年少時在同輩中人是“愚陋之至”。不光說自己,也說自己的兄弟也和自己一樣,除了老三曾國華資質(zhì)比較聰穎,其他的也和自己一樣笨笨的。
二、氣量堪憂的曾國藩
曾國藩天資不僅不聰穎,性格上還很記仇,氣量不大。
他擊敗眾多比他聰穎的同道,最終高中舉人后,還記著當年那位不喜歡他的汪老師數(shù)落他的話:“你這個天生的蠢貨!你將來要是能有出息,我便給你背傘!”背傘是仆人在和主人同行時,替主人背書,背傘。
回鄉(xiāng)后,曾國藩真的特意帶把傘,在大晴天去拜會汪老師。由于高中舉人,便可實授朝廷命官。汪老師稱其為“曾大人”。
將曾國藩送出門后,曾國藩做恍然大悟狀:“我把傘落在老師家里了?!闭f著便回頭要去取。
汪老師見狀,連忙說到:“曾大人留步,我去幫你取來。”等汪老師將傘取來,曾國藩一笑:“謝謝汪老師了,今天替我背傘了。”
汪老師一聽,頓醒,一下子愣住,哭笑不得。一句氣話竟讓曾國藩記惦這樣久。
曾國藩的氣量不大,在后來組建湘軍、訓練水師、撲滅太平天國起義的戰(zhàn)役中窺得一斑。因首仗遭遇埋伏,靖港一役小戰(zhàn)失利,曾國藩便尋死覓活,鬧自殺,未遂被救起后,勸食也不吃。有失大將風骨。左宗棠為此還寫過文章,專門嘲笑他。
三、走向輝煌的原因
即使資質(zhì)平常如曾國藩,也有普通人一般缺點的曾國藩,是憑借什么讓自己走向輝煌的人生的呢?除了貴人提攜的知遇之恩,比如穆彰阿的發(fā)掘,這里更多的是曾國藩本人的內(nèi)因所起的作用。如果沒人覺得曾國藩將來會是可造之才,怎會有貴人提攜呢?
我們發(fā)掘其普遍真理的同時,發(fā)掘出他有一點普世永恒意義的啟迪。這份曾國藩的智慧,或者說他為往圣繼絕學繼承而來的智慧,成就了他。
這份智慧用一個關(guān)鍵詞表示便是——“自我教育”。
要知道,“自我教育”是最大的教育,是能夠引起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本原因。
曾國藩憑借強大的自制力,吾日三省吾身,不斷地對自己進行自我反思反省,并加以改正改進,努力地、持之以恒地使自己不斷更新蛻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
同時,他以一個崇高的信仰要求著自己。這個信仰便是儒家的“修齊治平”的人生理想和“仁愛忠恕”的道德精神。
有了遠大的理想作為支撐。才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曾國藩對老師和兄弟記仇的事情很多,但也對此反思最多,留給孩子們的教育關(guān)于這點的也很多。最后還因為他越來越能容人,能容忍左宗棠一生的冷嘲熱諷,能容忍李鴻章三進三出對他的背叛,也最終依靠二人的力量撲滅了太平天國運動。
對于自己的自殺,他也深刻反省過,并學著走出逆境,最終成就了自己。
左宗棠
他在“自我教育”中,懂得了防惰、克勤、謙虛的重要性。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主要歸因于一個“惰”字;恃才之人之所以碌碌無為,往往歸因于一個“傲”字。
他在“自我教育”中,他還把“忍”字經(jīng)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zāi)星。”這里的“忍”不是忍氣吞聲的“忍”,而是有價值的“忍”。這樣的“忍”可以成就一個人,一個團隊,甚至為國家?guī)砥鯔C。這才是杜牧所說的“包羞忍辱是男兒”的“忍”。
他還把“有趣”放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趣字生生機,趣字生活力,趣字生智慧。做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成就有趣的人生。有些事情因為有趣的處理而變得格外不一樣,反而有了意外的收獲。
他的“日課十二條”,悟出了一項大能耐——恒!“人但有恒,事無不成?!比松降牟皇莿e人而是自己,是“我與我周旋”。
曾國藩在這項具有“普遍真理”指導(dǎo)意義的“自我教育”中,反思了自己,改進了自己,并最終成就了自己。這是他的過人之處,也是最大優(yōu)點。吾輩當引以為參考,奮進前行,以古為今用,也能為自己的美好未來拼出一片天地。真理具有普適性,吾輩同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