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個人把整部劇給坑了!
網(wǎng)友直呼:
竟然有人說,花瓶楊冪都比他演得更出色呢!
央視鼎力推薦的《生萬物》一開始挺不錯,但后來逐漸走低啦!
這部劇取材自趙德發(fā)的長篇佳作《繾綣與決絕》,背景設在齊魯大地,講述農民和土地之間那份濃厚的情感關系。
真的好久沒看到這么貼近生活的年代劇了!
《生萬物》一播出來,不少觀眾都忍不住表達這樣的感受。
一眾實力派演員的精彩表演,給這部劇增添了不少生命力。
他們勇于突破傳統(tǒng)形象,嘗試新穎的演繹方式,以全新的面貌展現(xiàn)在觀眾眼前,真是讓人眼前一亮。
像楊冪、遲蓬、歐豪、林永健這些演員,個個演技都挺扎實,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锏”,生怕會耽誤整部劇的精彩程度。
可惜的是,在這本該成為經典之作的劇里,老戲骨倪大紅,竟成了全劇最大的遺憾!
65歲的倪大紅扮演的老地主,結果被觀眾直言是“面癱臉”、“死魚眼”,引發(fā)不少議論。
在《生萬物》里,倪大紅演的地主寧學祥,原本應該展現(xiàn)出豐富的內心情感和多樣的性格特質。
不過,觀眾們發(fā)現(xiàn)他表現(xiàn)得幾乎就像在《都挺好》里的蘇大強,幾乎沒啥區(qū)別。
在《生萬物》里,倪大紅扮演的地主寧學祥,遇到女兒被綁架的緊急情況時,并沒有在意女兒的安危,反而死死抱住裝滿地契的木匣子,不肯賣地來救女兒。
原本表現(xiàn)得極度自私的倪大紅,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搞得網(wǎng)友直呼“演得太假了”!
那經典的“面癱臉”、毫無神采的“死魚眼”,再加上那總是彎著的身子。
在倪大紅的演繹下,兩位性格不同、背景各異、時代也不同的角色,居然表現(xiàn)得如此相似,幾乎一樣。
有觀眾犀利點評:
要不是衣服和背景不一樣,我還真以為蘇大強穿越到了《生萬物》里面去了。
在戲里,寧學祥這個地主形象看起來挺聰明又貪心,不過倪大紅卻把他演成了個窩窩囊囊、沒脾氣的“渣爹”。
其實,寧學祥這個角色可不止表面那么簡單,他是個老頑固,倒也算不上純粹的壞人。
其實,他只是太貪心罷了,算得上個挺講究的利己主義者。
“繡繡媽”走了之后,他把那“銀子”娶回了家,明明撿了便宜還裝出一副得意的模樣,總覺得自己好像什么救世主似的,還琢磨出一套歪理來。
可以這么說,寧學祥這個人啊,真是挺復雜的,性格呀、經歷呀都挺難捉摸的。
不過,比起倪大紅的演繹,就感覺有點兒欠缺,顯得有些單調哎。
他彎著腰,縮著脖子的樣子,更像是胡同里的普通老頭,而不是那個掌控土地、行使生殺大權的地主。
秦海璐同樣扮演地主,但她那氣場直接蓋過倪大紅,毫不留情。
兩人站一塊兒,倪大紅那演得就顯得有點兒猥瑣又怯懦,一下子就敗下陣來了。
在一些群像戲里,這種怪怪的感覺特別明顯?!?/p>
像封二跟寧學祥那段“互呸”的經典場面嘛,林永健用五次不同的“呸”語氣,把農民那種狡猾又無奈的情緒一點點鋪陳出來了。
而倪大紅那“呸”的聲響,反復又單調,簡直變成了背景音,沒有什么突出的效果。
楊冪一邊哭得撕心裂肺地控訴“你眼里只有地契”,他卻毫無表情地低頭搓手,情感上的斷層讓觀眾都直呼“感受不到共鳴”。
從“演啥像啥”變成“演啥毀啥”,倪大紅這一路走來,經歷了不少波折和轉變。
倪大紅的演藝生涯走得也不算順暢。
他年輕時多次遭遇打擊,父母曾直接告訴他:
你這長得,別想著當演員啦。
經過三年三次的高考失利,最后才勉強混進了話劇團,也算是踏上了他的演藝路。
起初,他也只演一些配角,比如父親、叔叔之類的角色,離當主角的機會還很遠。
有人覺得他“面癱”,還說他“毫無表情”。
沒想到吧,正是這張一直保持不變的臉,變成了他的標志,也成了觀眾既喜歡又氣的“演技秘籍”。
倪大紅從“面癱”到成功逆轉的經歷,簡直就是一段普通人逆襲的傳奇故事。
到47歲才摘得第一個男配角獎,到了59歲因為蘇大強一炮而紅,成了熱議焦點,到65歲又憑借寧學祥一舉成名,真是一路走來不易啊。
曾經的他被網(wǎng)友稱贊:
眼袋里滿滿的都是套路。
《高山下的花環(huán)》里,他扮演的那個雙眼含淚的士兵,真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愛我家》中,他演的“胡阿大”也挺讓人印象深刻的。
像《大明王朝1566》里的嚴嵩,或者電影《活著》中的“龍二”這角色,也都挺有人氣的。
只要倪大紅一火,大家一看他,就習慣性地想到他飾演的那個角色,基本上都定型了。
縱觀倪大紅近年的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他已經被定型在了某類角色中:
要么是死板頑固的老爸,要么是個自私自利的老古板。
在《生萬物》里,他再次挑選了這種熟悉的角色,不過也沒有帶來什么新意或突破。
他看起來挺滿足在自己的舒適圈里打轉,就那套老套路,反反復復用著那些早就試過、但早已沒太多新鮮感的表演方式。
從《三國》的時候起,嗯,就大概能隱約察覺到一些端倪。
他把一個足智多謀的軍師演成了一個滿面喜悅的莽夫,這讓人看著挺難受的。
跟魏宗萬版本一比,差別就更顯得明顯了。
他在這部劇里的演出,搞得一會兒驚一跳,一會兒又亂蹦亂跳,還挺神神叨叨的感覺。
到了《狂飆》里,他的表現(xiàn)更讓人挺失望的,全程都像個撲克臉,一點變化都沒有,老樣子玩到底。
之前扶持“高啟強”那會兒,還挺支持他的,但到后頭被對面的人抓住把柄,觀眾一點都沒看到他情緒的起伏,缺少那種感染力,整體感覺挺平淡的。
演的不在數(shù)量,而在于那份“精致”。
真正的老戲骨,可不是靠“歲數(shù)大但演技不過關”來撐門面。
雖然倪大紅在網(wǎng)上遭到不少批評,可是他在《生萬物》里的表現(xiàn),實際上還是被低估了不少。
在《生萬物》的演員演技榜單上,倪大紅只是排到了第七名。
不過,他的一些演技片段,還是挺有看頭的。
他把寧學祥那種冷酷自私的性格,深深地刻在了骨頭里。
為了保護那百畝地契,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被擄走的女兒。
遇到結發(fā)妻子阻撓,他忍不住一把把她推倒在地。
那銳如鷹隼的目光,嘴角陰狠地往下撇,簡直就像個不留情的狠角色樣子。
女兒經過一番磨難回到家,他第一反應居然是緊張地望著門外,生怕家族的名聲會受影響。
倪大紅靠那種面癱似的表演,再次展現(xiàn)了各不相同的“冷漠自私”。
《生萬物》的彈幕和評論區(qū),很多觀眾都對倪大紅的演繹感到挺失望,也有不少人覺得不太滿意。
有人說,“倪大紅的臉我都看煩了”,也有人吐槽,“每次演戲都是一樣的表情”,再加上“看到他就跳戲”,類似的評論倒是不少見。
更有觀眾直言不諱地表示:
要是沒有倪大紅,這劇就能更完美一些。
當然,也有一些人站出來替倪大紅說話,覺得這算得上“高水準的演技”。
不過,真正能反映實際情況的,還是大部分普通觀眾的心聲。
要是真的大部分觀眾都覺得表演不對勁,那演員們得好好想想自己的表演方法了。
跟倪大紅那夸得天花亂墜的演技相比,這部劇里的女主楊冪的表現(xiàn)卻引起了不少爭議。
劇里,楊冪演的農村婦女繡繡,但屏幕上的模樣讓不少觀眾覺得跟角色有點不搭。
在劇中,她的手白凈得很,指甲都修得齊齊整整的,沒有一點干活留下的痕跡。
雖然是地主家的大小姐,可楊冪扮演的“秀秀”總給人一副怕事怕人的樣子。
不少網(wǎng)友直呼:
看上去挺有點小家子氣的感覺。
劇情里那段被綁架的部分,按理說的話,她應該會覺得非常驚恐,心里直打鼓。
可沒想到,她的表現(xiàn)跟預想得差遠了,不僅眼神呆滯,嘴角還微微翹起來,搞得像是在擺姿勢拍照似的。
網(wǎng)友直接吐槽:
太搞笑了,這是在拍戲還是在拍時尚大片呀?
作為當紅的楊冪,好些年一直被人們叫做“花瓶”。
在85花里,她的演技沒趙麗穎那么行,拿的獎也比不過劉詩詩。
就連表演水平也比不過唐嫣。
不少網(wǎng)友直言:
不少人都說,楊冪能走紅,純粹是趕上了熱潮罷了。
其實楊冪是有演技底子的,只不過這些年一直沒專注于提升演技,反而更多在打理自己的明星團隊罷了。
不少人覺得,讓楊冪擺脫偶像的包袱去演個鄉(xiāng)村婦女,簡直跟開玩笑差不多。
剛曝出的早期路透照的時候,幾乎沒人看好她,覺得這會成為她轉型路上的又一“踩腳石”。
不過楊冪這次表現(xiàn)還挺穩(wěn)的,雖然說沒有特別閃耀的精彩瞬間,但也沒有出錯或失誤。
戲里那些哭戲,她總能抓住情感的關鍵點,安穩(wěn)地把情緒表達出來,挺讓人佩服的。
雖然歪頭撇嘴啥的動作挺多,但比去年那部《哈爾濱1977》已經順暢不少啦。
只要有提升,哪怕一點點,也算是挺不錯的了。
就算平時說話直爽的秦海璐,也當著不少網(wǎng)友的面主動表揚了楊冪。
這也說明楊冪的心態(tài)挺正,經由時間一長,轉型就指日可待啦。
結語
65歲的倪大紅和楊冪的對比,讓內娛看清了一件事:
演技不佳確實算得上個缺點,不過只要態(tài)度認真,走得更遠也不是啥難事。
《生萬物》原本有望成為一部經典佳作,但遺憾的是,倪大紅那一成不變的面癱表演讓人覺得有點可惜。
觀眾盼望的,是那些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立體鮮明的人物,而不是那種從一個劇組搬到另一個劇組、一成不變的表演模版。
希望將來的影視作品能引以為戒,不再盲目崇拜什么“老戲骨”,而是更看重演員跟角色的契合程度,以及表演的豐富性和多樣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