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網絡的發(fā)展,家用攝像頭、智能門鈴、智能貓眼等帶有攝錄功能的智能家居產品以其平價的價格、具備監(jiān)控的功能,走入了很多家庭中,滿足了很多家庭的自我防護需求。
網友咨詢:
自家門口安裝攝像頭,是否侵犯他人隱私?
李蓉律師解答:
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人格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和對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和私密信息等私生活安全利益自主進行支配和控制,不受他人侵擾的具體人格權。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鄰居的個人信息、日?;顒?、生活習慣、社會關系等隱私暴露在攝像頭之下,可能會構成對鄰居隱私權的侵犯,引發(fā)鄰里糾紛。
侵犯隱私權的法律后果,在民事方面,侵犯他人隱私權,受害人可以主張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主要是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如果行為人在侵犯他人隱私權的同時,還涉及到對他人的侮辱、誹謗、造謠,并造成嚴重后果的,還可能被受害人追究刑事責任。
李蓉律師補充:
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ㄒ唬┮噪娫?、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ǘ┻M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ㄈ┡臄z、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
?。ㄋ模┡臄z、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ㄎ澹┨幚硭说乃矫苄畔?;
?。┮云渌绞角趾λ说碾[私權。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李蓉律師
四川言品言律師事務所律師,執(zhí)業(yè)多年,能從容面對各種案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