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無聊時,總愛探索未知、總結(jié)已知??梢坏┌盐粗c已知放在一塊兒,卻往往成了一道無解的題。就像時常有人說:六大茶類的最終歸宿,是普洱茶。這話從不少云南茶人和普洱銷售者口中講出,用的不是疑問,是斬釘截鐵的肯定。
他們相信,無論你喝過多少茶,最終都會歸于普洱。就像有人說,男人千帆過盡,總會傾心于花瓶型的女子;也像登山者心心念念的終極圣地,永遠是珠穆朗瑪。
但世間事,哪來那么多“一定”?
未來之所以讓人期待,不正是因為它的未可知嗎?你若早已洞見結(jié)局,人生這場戲還有什么看頭?不如直接換臺。
“殊途同歸”這四個字,放在喝茶上并不成立。每個人體質(zhì)不同,味覺體驗也千差萬別——有人偏好濃強,有人鐘情輕柔;有人追求香氣,有人沉迷醇厚。正如環(huán)肥燕瘦,各有所愛。龍生九子,尚且各不相同,更何況是人喝茶的口味?
每個人進入茶世界的引路茶不同,一路所遇之茶也各異,最終的歸屬,又怎會相同?即便大多數(shù)人走向同一款,已是難得;若要所有人一致,那簡直如真正的男女平權(quán),難如移山。除非山無棱、天地合。
所以,喝遍六大茶類后的終點,未必一定是普洱茶。
那為什么還有人極力推崇普洱為“收官之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重口味”。無論生普熟普,都產(chǎn)自西雙版納——那里是熱帶季風氣候,常年高溫,雨旱分明。茶樹長期處于溫熱環(huán)境,合成更多苦澀物質(zhì),加上旱季日照強烈,茶味便尤其濃烈強勁。
哪怕如老班章、易武這類名產(chǎn)區(qū),因氣候特殊性,茶葉中的苦澀成分仍遠高于其它茶類。于是,很多人一路品茗,嘗至普洱時,被它又苦又澀、回甘迅猛的強烈個性所驚艷,便自信斷言:此乃終極之味。
普洱終結(jié)派的核心邏輯其實是:人總會沉迷于自己未曾體驗過的感受。就像某位首富,與前妻——一位常春藤畢業(yè)的精英——規(guī)規(guī)矩矩生活四十年,卻終于在晚年一頭扎進一位“老辣妹”的世界。她帶他開飛機、潛水、結(jié)交不同圈層的朋友,甚至與前夫同桌打牌……他在這段關(guān)系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鮮活與崇拜。那是前妻從未給予的、出格而炙熱的生命體驗。即便舉世嘲笑,他亦甘之如飴。
喝茶也是一樣。白、綠、黃、紅、青、黑……你未必終結(jié)于普洱。偏愛激烈的,或許歸順于它;喜歡清淡的,可能終于白茶;追求醇厚雋永的,大概屬意青茶;傾心甜潤溫柔的,或者落入紅茶的世界。
你的味蕾終將被誰收編?不到最后一刻,誰也不能定論。此前的所有熱愛,或許都只是途經(jīng)。茶如人生,無絕對之歸宿,只有不停歇的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