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捏著手機,指節(jié)發(fā)白。屏幕上是兒子小陳發(fā)來的消息:“爸,國慶回家機票太貴,我買了火車票,無座的?!?/p>
“無座?”老陳哼了一聲,想起二十五年前自己擠綠皮車的日子。那時他南下闖蕩,扛著編織袋,里面塞著幾件衣服和一個小板凳。三十六小時站下來,腿腫得像灌了鉛,卻覺得那是奮斗的勛章。
如今兒子也在南方工作,卻完全不同了。大學(xué)畢業(yè)三年,換了兩家公司,嫌加班多嫌工資少。老陳憋著一口氣,這次非要讓兒子嘗嘗什么是苦日子。
國慶前夜,小陳果然發(fā)來照片:人頭攢動的候車室,配文“人真多啊”。老陳回復(fù):“我當(dāng)年連候車室都進不去,在廣場上蹲一夜?!?/p>
列車啟動時,小陳打來視頻電話。鏡頭晃過擁擠車廂,人們擠作一團。“爸,你看這陣勢?!?/p>
“看見那個洗手池沒?我當(dāng)年就睡那下面!”老陳聲音洪亮,“把小板凳一放,就是雅座!”
小陳笑笑,沒說話。視頻那頭嘈雜喧嘩,老陳滿意地掛了電話。
夜深了,老陳躺在床上卻睡不著。他想起1998年春運,自己擠在廁所門口,站了四十個小時沒合眼。那時多么年輕,多么能吃苦啊?,F(xiàn)在的年輕人,一點罪受不了。
凌晨三點,手機突然震動。是小陳發(fā)來的照片:車廂連接處,一個年輕人靠著自己的行李箱睡著了,懷里抱著個小板凳。
“爸,像你當(dāng)年不?”
老陳愣了。那板凳款式老舊,分明是自己當(dāng)年用的那種。
老陳坐起身,手指懸在屏幕上方。
“還記得你那個小板凳嗎?我媽剛才告訴我,那是你爸——我爺爺——當(dāng)年用過的。原來咱們陳家男人出門闖蕩,都帶著它?!?/p>
老陳怔住了。記憶突然閃回父親送他時的情景:老人默默把板凳塞進編織袋,拍拍他的肩:“你爺爺那輩人逃荒時,就用這個凳?!?/p>
三代人的旅程,在這一刻重疊。
“爸,我不是不能吃苦?!毙£愑职l(fā)來消息,“但我們這代人的奮斗,不一定非要和上一代一樣。我在自學(xué)編程,已經(jīng)接到第一個私活。辛苦不一樣,但一樣是在努力?!?/p>
天快亮了,老陳走到儲物間,翻出那個小板凳。凳腿磨損嚴重,坐面卻依然牢固。他輕輕摩挲著凳面上的刻痕——那是他父親年輕時刻下的名字。
手機再次響起,是小陳發(fā)來的晨光中的車站照片。
“到了。這次旅程讓我明白了很多。謝謝爸,也謝謝這個家傳的小板凳?!?/p>
老陳深吸一口氣,回復(fù)道:“回家給我看看你的編程項目。對了,板凳帶回來吧,該傳給下一代了?!?/p>
他放下手機,忽然笑了。每一代人都選擇自己的奮斗方式,但那份堅持與韌性,就像這小板凳一樣,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貍髁讼聛怼?/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