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刷手機,一條“減肥投票”沖上熱榜:選紅方管嘴,選藍方邁腿。大伙在留言區(qū)吵得火熱,我一看就來勁——誰不想瘦?誰又沒被肉肉煩過?
減肥繞不開四個字:能量缺口。把一天要消耗的一千五百大卡,拆出個三百大卡的空擋,身體就只能動用囤在腰上的油。聽著高深,其實就一句話——“吃得比花的少”。
別小瞧這三百大卡。一杯全糖奶茶下肚,差不多就回到解放前。網(wǎng)友“老李”算過賬:跑步五公里干掉的熱量,還抵不過一塊炸雞排。跑完餓得眼冒金星,回家一口下去,全白跑。
可光餓肚子不行,餓狠了代謝也可能跟著掉坑。去年春天,“164斤的老王”硬扛低卡,結(jié)果三周后秤不動了,人還頭暈。醫(yī)生一句話點醒他——“你不是減肥,是斷糧”。調(diào)整到一日三餐加蔬菜蛋白,才一路瘦到122斤,還精神頭倍兒棒。
中年人更犯難。雄激素往下掉,腰上油花往上漲。45歲的阿姨天天晨跑,半夜還加練空中蹬車,膝蓋先扛不住。后來改成“七分飽+慢走”,才讓體重螺旋盤旋往下,連睡覺都香了。
說到吃,鄉(xiāng)里大叔一招“土豆苞米咸菜法”火了。兩個月不碰油炸,不喝甜飲,主食換玉米餅和面條,急了就猛啃豆腐、雞胸、魚。185斤刷到160斤,人卻說沒覺得苦,“因為菜籃子便宜”。
有人擔心不吃主食掉肌肉。擼鐵的哥們拍胸脯:“只要補淀粉,力量訓練代謝不降反升。”道理其實通俗:肌肉像燒鍋爐,柴火越旺,熱量燒得越多。
還有人查出中度脂肪肝,嚇得連夜做彈性B超。醫(yī)生勸他:與其盯儀器發(fā)愁,不如先讓體重掉下來。三個月后再復查,肝指標穩(wěn)了,自己都說“像拆了心里一個炸彈”。
誰都逃不過一個坎——“聚會 K 歌 深夜燒烤”。有人把竅門寫在紙條上貼冰箱:“餓了先喝水,想吃刷個牙,嘴里發(fā)涼就懶得嚼。”聽著搞笑,卻真救了不少夜貓子。
減肥這事,就像跟自己過招。靠運動也好,靠節(jié)食也罷,說穿了就是“算數(shù)”加“耐心”。算清每口進多少,耐得住前幾個禮拜的反復橫跳,后面身體會自己給你驚喜。
朋友問我秘訣,我這個“文盲”把酸甜苦辣合成一句土話:“少吃兩口,不急三分,懶得跑時就躺平,餓急了就喝水”。聽著粗,但真好使,因為它簡單到誰都記得住。
寫到這兒,我想起留言區(qū)的紅方藍方投票。其實世界哪有非紅即藍?瘦身的路千條,拎得清“進出賬”才是正道。你可以選紅,也可以選藍,還能混搭成紫,只要堅持,秤不會騙人。
說完理論,給自己挖個坑:接下來一個月,我要把晚飯油水砍半,周末多走兩站地,看看數(shù)字能不能跳一格。到時好消息壞消息,都來這里播報。
結(jié)尾留個思考:如果身體是銀行,你是行長,你會怎么規(guī)劃每天的收入支出?是繼續(xù)超刷信用卡,還是開始存點“健康本金”?留言區(qū)見,咱們一起算這筆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