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后的人該如何保持活力和健康?為什么有些老年人看起來充滿活力,而另一些則缺乏精力?哈佛醫(yī)學院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60歲以后保持健康的最佳方式不是散步或跑步,相反,哈佛醫(yī)學院專家建議通過練習武術——特別是太極拳來保持健康。
▲一名女子在湖邊打太極拳 圖源:視覺中國
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堅持有意識地鍛煉,并積極適應身體的變化,不僅有助于延長壽命,更能顯著提升晚年的生活質量。
哈佛醫(yī)學院的官方網(wǎng)站中寫道,隨著年歲增長,人體的肌肉量通常會減少,力量和爆發(fā)力也會下降。肌肉減少癥大約會在35歲開始出現(xiàn)(與年齡相關的肌肉損失)。對于普通人來說,肌肉減少的速度是每年1%到2%。60歲以后,可能會加速到每年3%。此外,給人體提供爆發(fā)力的快肌纖維比慢肌纖維會以更快的速度流失,讓人不僅更加虛弱,還會變得遲緩。
研究稱,不進行定期力量訓練的成年人平均每十年可能會損失4到6磅(約1.8千克到2.7千克)的肌肉。而且大多數(shù)人可能看不到體重秤上的數(shù)字下降,這意味著他們正在用脂肪替代這些肌肉的重量。
而隨著肌肉的變少,日常活動會變得難以完成——比如走路、打掃、購物,甚至穿衣。肌肉無力還會讓人在移動或站立時難以保持平衡,人們從疾病中恢復的能力也下降了。
雖然人們傾向于將所有這些變化都歸因于衰老,但肌肉的作用比許多人想象的更為重要。研究表明,力量訓練可以逆轉這些影響,并幫助肌肉恢復功能。
哈佛醫(yī)學院的彼得·韋恩博士研究了練習太極拳對延緩衰老的影響。他的研究表明,練習太極拳有助于人在晚年保持反應靈敏和協(xié)調,通過練習復雜而讓人平靜的招式,還有助于增強記憶力和注意力。
在練習這些武術招式時,人會進行緩慢、專注的動作,提高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腿部和核心肌肉也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全身其他部位也進行了運動。
與高強度的運動方式不同,太極拳與其他武術涉及對動作的控制和深呼吸,這有助于減輕壓力和改善睡眠。因為太極拳緩慢流暢的武術風格,它是很適合老年人的鍛煉方式。不過,其他武術形式比如詠春,也是有效的鍛煉方式。
韋恩博士在研究中提到,太極拳有助于身體保持反應和協(xié)調,增強功能性力量,這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風險。作為一種負重運動,太極拳還可以刺激造骨細胞,從而提高骨密度,幫助預防骨質疏松癥。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實習記者 周月瀟
編輯郭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