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鋼鐵叢林與東方的神秘文化不斷交織的八十年代,一種獨特的文化奇觀悄然誕生。銀幕上,《忍者大決戰(zhàn)》(Enter the Ninja)里那位蒙面束身、甩動手里劍,甚至劍指蒼穹召喚雷電的主角科爾,雖頂著“日本忍者”的名頭,卻是不折不扣的美國人。
《忍者大決戰(zhàn)》
而這種奇特的混搭,意外點燃了西方觀眾對忍者文化的狂熱。世嘉(SEGA),這家敏銳捕捉潮流的日本游戲巨頭,自然不會錯過這股東風(fēng)。1987年,他們憑借街機領(lǐng)域的霸主地位,在自家的SYSTEM 16基板上,迅速推出了《Shinobi 忍》(Shinobi),讓一位名叫喬·武藏(Joe Musashi)的日裔美國忍者,正式踏上了征服玩家的征途。
《Shinobi 忍》
喬·武藏的初次亮相,便帶著鮮明的時代烙印與創(chuàng)新基因。游戲背景設(shè)定在美國街頭,面對的是手持沖鋒槍、腰間別手榴彈,甚至扛著RPG的現(xiàn)代恐怖分子“ZEED”。這場景與《忍者大決戰(zhàn)》如出一轍,東西方元素的碰撞構(gòu)成了最原始的吸引力。
《Shinobi 忍》游戲畫面
在玩法上,《Shinobi 忍》雖然依舊采用了當時主流的橫版清關(guān)游戲框架,卻暗藏玄機:主角的攻擊方式會根據(jù)敵我距離自動切換——遠處輕點攻擊鍵,手里劍應(yīng)聲飛出;一旦靠近,動作瞬間變?yōu)榭酂o的凌厲揮砍或太刀的致命劈斬。這種“動態(tài)戰(zhàn)斗系統(tǒng)”在當時堪稱驚艷,它賦予了玩家策略空間:你可以龜縮在屏幕最左端,用連綿不絕的手里劍“露頭即秒”前方刷新的敵人;也可以勇猛地堵在屏幕右端,用近戰(zhàn)刀光編織出一片死亡禁區(qū)。
《Shinobi 忍》游戲畫面
而在投幣就是生命的街機廳,《Shinobi 忍》利用通關(guān)后的第一人稱飛鏢獎勵關(guān)卡——玩家需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精準命中敵人頭部,來賺取寶貴的續(xù)命機會——如同磁石般,牢牢吸住了玩家的目光和硬幣。
《Shinobi 忍》游戲畫面
《Shinobi 忍》在歐美街機廳的成功,讓SEGA看到了“忍者”IP的巨大潛力_他們迅速組建團隊,一方面著手將《Shinobi 忍》移植到各家用平臺(如SEGA Master System,盡管受限于機能效果有所縮水),另一方面則緊鑼密鼓地投入續(xù)作的開發(fā)。
SEGA Master System版本《Shinobi 忍》游戲畫面
然而,SEGA并未將賭注全押在一條路上,而是如同高明的忍者分身術(shù),讓系列衍生出了不同的枝杈。
首先,面世的是1989年的街機續(xù)作《影舞者》(Shadow Dancer)。時間線跳至初代十余年后,主角則是一名神秘忍者(在最初的街機版本中,主角從未被提及任何姓名。而在不同的主機版本中,這位神秘忍者有了諸多不同的身份——SEGA Master System版本的《影舞者》說明書和包裝介紹上,稱他為“隆”【Takashi】。然而,同一版本中的Attract Sequence【待機狀態(tài)下的劇情演示】里,卻與這一說法矛盾,稱這位神秘忍者為“風(fēng)魔”【Fuma】。另一份由U.S. Gold制作的PC版本說明書,則聲稱神秘忍者就是喬·武藏【Joe Musashi】本人),身邊還多了一條名為“大和”的忍犬伙伴。
《影舞者》游戲畫面
《影舞者》延續(xù)了前作東西混搭的風(fēng)格,反派變成了四處安放炸彈的恐怖組織Union Lizard's。核心玩法上,《影舞者》保留了動態(tài)戰(zhàn)斗系統(tǒng),并試圖強化操作手感與移動速度。最具話題性的新增元素,無疑是忍犬“大和”——當“大和”對著敵人吠叫時,玩家可以在蹲伏狀態(tài)時按下攻擊鍵,讓“大和”攻擊敵人,從而有機會在敵人被狗狗咬傷時進行攻擊,形成短暫控制,為玩家創(chuàng)造輸出或脫身的機會。
忍犬“大和”
隨后,《影舞者》被移植為不少主機版本,其中1990年的SEGA Mega Drive版本《影舞者:忍者之秘》(Shadow Dancer: The Secret of Shinobi),調(diào)整了忍犬“大和”的攻擊模式——不僅僅是在蹲伏狀態(tài),玩家甚至可以在站立和跳躍狀態(tài)時,讓“大和”攻擊敵人,要比原版更具靈活性。
《影舞者:忍者之秘》游戲畫面
而真正奠定“超級忍”系列家用機王座根基的,是1989年SEGA Mega Drive上專屬的原創(chuàng)作品——《超級忍》(The Revenge of Shinobi,也就是日本地區(qū)的The Super Shinobi【ザ?スーパー忍】)?!冻壢獭返墓适戮o接《Shinobi 忍》三年后,被摧毀的“ZEED”死灰復(fù)燃為“Neo Zeed”,他們殺害了喬·武藏的恩師,綁架了他的未婚妻直子——復(fù)仇的怒火,再次點燃了這位忍者的斗志。
《超級忍》
得益于SEGA Mega Drive的出色性能,《超級忍》實現(xiàn)了角色動作的史詩級進化。喬·武藏不僅能遠程發(fā)鏢、近戰(zhàn)揮砍,更能施展華麗的高跳并釋放覆蓋八方的“八相發(fā)破”手里劍。但最令玩家熱血沸騰的,是四種各具特色的超級忍術(shù):召喚全屏雷電護身的“雷之術(shù)”、釋放毀滅性火龍席卷屏幕的“火炎之術(shù)”(成為系列標志)、增強跳躍能力的“浮身之術(shù)”,以及以命相搏、瞬間清屏的自爆技“微塵之術(shù)”。
《超級忍》游戲畫面
《超級忍》的視覺表現(xiàn),也充分利用了SEGA Mega Drive的多層卷軸技術(shù),營造出強烈的景深與立體感。有趣的是,其BOSS設(shè)計大膽“借鑒”了當時流行文化中的經(jīng)典形象——終結(jié)者T-800、蜘蛛俠/蝙蝠俠混合體、哥斯拉等,紛紛成為喬·武藏的刀下鬼。這種明目張膽的“致敬”,雖然后期因版權(quán)問題被“換皮”處理,卻成了玩家津津樂道的趣聞,也側(cè)面印證了游戲濃烈的美式流行文化基因。
《超級忍》游戲畫面
在《影舞者》SEGA Mega Drive版反響平平后,SEGA將全部忍道精華傾注于1993年SEGA Mega Drive平臺的《超級忍Ⅱ》(日版名,歐美版本因命名混亂被迫稱為《Shinobi III: Return of the Ninja Master》)。
《超級忍Ⅱ》
《超級忍Ⅱ》一經(jīng)發(fā)售,立刻成了系列2D時代的絕對巔峰。游戲的核心進化在于一個“快”字——新增的“前前”沖刺指令徹底解放了喬·武藏的機動性,沖刺中接強霸體的沖刺斬更是攻防一體的神技。蹬墻跳后可接三角跳、空中防御或斜下飛踢,甚至空中八相手里劍也擁有了更豐富的形態(tài)。為了匹配主角性能的暴漲,敵人數(shù)量激增、行動迅捷如電,玩家時刻處于“生死一瞬間”的極限心跳中。
《超級忍Ⅱ》游戲畫面
關(guān)卡設(shè)計同樣天馬行空:第二關(guān),喬·武藏化身騎手策馬狂奔,風(fēng)箏上的敵人投擲手里劍,落地的敵人則扔出炸彈,Y軸攻擊與瞬移前后夾擊讓人應(yīng)接不暇;第五關(guān)則轉(zhuǎn)向垂直卷軸,玩家需憑借超凡的跳躍技巧在電纜塔上攀爬,閃避來自四面八方的襲擊。從騎馬戰(zhàn)、滑板沖浪到垂直攀爬,《超級忍Ⅱ》將橫版清關(guān)的可能性推向了極致,其行云流水的操作感、華麗的爆炸與機械特效,至今仍被無數(shù)玩家奉為SEGA Mega Drive機能與動作設(shè)計的雙重巔峰。它當之無愧地成了SEGA的“標志物”之一,與SEGA并肩銘刻在老玩家的記憶中。
《超級忍Ⅱ》游戲畫面
然而,時代的浪潮洶涌而來。隨著PlayStation與Xbox的入場,主機市場隨即開始了性能戰(zhàn)爭,3D化與電影化敘事成為主流,2D橫版清關(guān)游戲不可避免地步入低迷。SEGA自身也經(jīng)歷了Saturn的挫敗與Dreamcast的退場,最終轉(zhuǎn)型為第三方軟件商。
在這般逆境下,“忍”系列于2002年在PlayStation 2上,迎來了一次大膽而決絕的3D化重生——《Shinobi -忍-》。作為系列初代的同名作品,《Shinobi -忍-》原計劃在Dreamcast上發(fā)售,但隨著SEGA退出主機制造商而轉(zhuǎn)移到PlayStation 2上發(fā)售。
《Shinobi -忍-》
這次重啟,完美繼承了《超級忍Ⅱ》的“高速”靈魂,并注入了獨屬于3D時代的核心——“殺陣”系統(tǒng)。
主角秀真手持的妖刀“惡食”渴飲鮮血:每擊殺一個敵人,刀身便點亮一個漢字,連殺可依次點燃九字真言“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一旦真言點亮,即使是兇悍的BOSS也可被“殺陣”一擊處決!但殺陣的漢字僅存在5秒,中斷則前功盡棄。更致命的是,若“惡食”無法持續(xù)獲得敵人魂魄滋養(yǎng),便會反噬秀真的生命。
《Shinobi -忍-》游戲畫面
這苛刻的規(guī)則將玩家推向“不殺人即被殺”的鋼絲繩上,在死亡邊緣反復(fù)掙扎以求那一氣呵成的,行云流水般的瞬殺藝術(shù)。雖然游戲的難度極高,視角問題也備受爭議,但其獨特的節(jié)奏與背板后展現(xiàn)的極致華麗,仍舊使其成為PlayStation 2時代硬核動作游戲的標志之一。
《Shinobi -忍-》游戲畫面
次年,續(xù)作《Kunoichi -忍-》(歐美版本翻譯為Nightshade,也就是俗稱的“女忍”)登場,但整體評價相較于《Shinobi -忍-》而言,較為一般。
《Kunoichi -忍-》
而更加遺憾的是,這兩次3D沖鋒雖有得有失,甚至可以說是頗有成果,但仍未能重現(xiàn)“超級忍”的昔日輝煌,系列逐漸淡出主流視野,僅留下一些外包作品,例如Nintendo 3DS上的《Shinobi 3D》,聊作慰藉。
《Shinobi 3D》
當3A大作日益追求極致的畫面與敘事,當玩家開始懷念純粹的動作樂趣,一股復(fù)古游戲的風(fēng)潮,開始吹拂游戲界——《KAGE~Shadow of The Ninja 絕影戰(zhàn)士》《忍者外傳:怒之羈絆》《雙截龍再臨》紛紛現(xiàn)身。
SEGA也同樣如此——在2023年的TGA上,“Power Surge”復(fù)興計劃正式啟動,“超級忍”的名字赫然在列。
“Power Surge”復(fù)興計劃
2025年,由Lizardcube工作室(曾與SEGA合作,成功使用《怒之鐵拳4》復(fù)活“怒之鐵拳”系列)操刀的《超級忍 反攻的斬擊》(SHINOBI: Art of Vengeance),正式亮相——白衣忍者,雷霆歸來。
《超級忍 反攻的斬擊》
《超級忍 反攻的斬擊》承載著連接過去與未來的使命。
在視覺表現(xiàn)上,Lizardcube摒棄了像素風(fēng),采用獨樹一幟的純手繪動畫風(fēng)格,通過多層圖層的堆疊營造出厚重而動態(tài)的景深,從燃燒的朧之村到賽博朋克風(fēng)的都市,每一幀都如精致的浮世繪一般。
《超級忍 反攻的斬擊》游戲畫面
玩法上,它牢牢抓住系列的“高速”基因:喬·武藏施展的經(jīng)典二段跳接斜下飛踢、炫酷的分身瞬殺陣、標志性的“火龍之術(shù)”,無不喚起老玩家的熱血記憶。同時,游戲在保持傳統(tǒng)線性關(guān)卡的基礎(chǔ)上,融入后期能力解鎖的輕度探索元素,整體難度曲線也更為平滑(跳跳樂除外),還引入了更豐富的技能樹與戰(zhàn)斗流派。“忍殺”系統(tǒng)的強烈視覺沖擊與正反饋爽感,則讓《超級忍 反攻的斬擊》沿襲了《Shinobi -忍-》的極致體驗。
《超級忍 反攻的斬擊》游戲畫面
Lizardcube在《怒之鐵拳4》中展現(xiàn)的對經(jīng)典手感(拳拳到肉的打擊感、技能取消連段)與現(xiàn)代機制(肉鴿模式)的融合能力,足以讓你有理由相信他們能再次施展魔法——或者說,忍術(shù)。
《超級忍 反攻的斬擊》游戲畫面
而當你踏入《超級忍 反攻的斬擊》的世界,再次被敵人逼入絕境時——是賭一把三角跳接空中防御脫身?還是祭出超級忍術(shù)清場?那個塵封于記憶中的白衣忍者,切實在這個手繪與刀光交織的新舞臺上,完成了他跨越三十余載的華麗復(fù)生。
《超級忍 反攻的斬擊》媒體贊譽圖
畢竟,真正的忍道,從無退路可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