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上,2025年上海市民藝術夜校秋季班開課。一群年輕人下班后匆匆趕來,在手作陶藝中卸下疲憊,在泥土與指尖的對話中,開啟一場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融的美學體驗。
晚上6點,在外岡鎮(zhèn)的馬門陶藝村共享創(chuàng)作中心教學點,“陶藝桌上器物課”授課老師章樂東正為學員們介紹陶與瓷的區(qū)別、工具使用及制作流程。學員們圍坐傾聽,眼神充滿好奇與期待。學員劉振熠說:“老師講得通俗易懂,第一課就讓我們感受了陶泥的特性,特別期待后面自己動手做碗碟!”
記者注意到,課堂中年輕人占比超過八成。其中不少人是第一次接觸陶藝,即便揉泥、塑形的動作略顯生澀,但眼中的熱情卻絲毫未減。“以前只知道陶瓷,今天才真正分清‘陶’和‘瓷’,了解背后的工藝歷史。上手揉捏那團泥巴,手感溫潤又神奇,瞬間就放松了。”學員張心怡分享著她的初體驗。
“一直對陶藝感興趣,這次終于圓夢了。關鍵是性價比高,500元12節(jié)課,太劃算了?!睂W員韓笑霏道出了課程吸引年輕人的雙重魅力——興趣滿足與普惠價格。
記者了解到,授課老師章樂東畢業(yè)于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美術系,是馬門陶藝村召集人之一。他介紹,課程將覆蓋從揉泥塑形、雕刻裝飾到上釉燒制的全流程,學員將通過制作杯盞、花瓶、擺件等實用或觀賞性作品,親身感受從泥土到藝術品的創(chuàng)作樂趣。
目前,外岡鎮(zhèn)馬門陶藝村已有20多個藝術家工作室入駐,涵蓋陶藝、玻璃吹塑、植物染色等多種門類,還會定期開展創(chuàng)作體驗、展覽展示、高校實踐等活動。外岡鎮(zhèn)文體中心相關負責人陳添翼介紹:“選擇這里作為教學點,是希望市民在田邊湖畔的自然環(huán)境中放松身心,更好地沉浸于藝術創(chuàng)作。希望借此契機,吸引更多人走進馬門村,感受外岡鄉(xiāng)村的獨特魅力?!?/p>
據(jù)悉,2025年上海市民藝術夜校嘉定分校秋季班共有28個授課點位,開設77門課程,其中5門線上課,共招收1537名學員,進一步推動藝術教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撰稿:楊育杰
攝像:趙晨
編輯:袁悅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