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邑是當(dāng)年是劉武周的地盤,劉武周起事南侵,留其妹夫菀君璋留守馬邑。 之后劉武周兵敗逃亡突厥,后被殺。菀君璋成為馬邑實(shí)際的統(tǒng)治者。 而當(dāng)時馬邑成為李唐和突厥對抗的前線,劉武周的舊將高滿政勸菀君璋歸附李唐,菀君璋不聽,于是高滿政起兵打跑了菀君璋,歸順了李唐政權(quán)。 菀君璋投奔突厥后,帶突厥人再次攻打馬邑,劉世讓率軍援救遲滯不前。結(jié)果馬邑淪陷,高滿政被殺。 之后突厥人用離間計讓李淵殺掉了劉世讓。而李淵為什么輕易中計殺掉曾經(jīng)救過自己命的劉世讓也成為了歷史之謎。 我們今天就來讀一讀馬邑的爭奪戰(zhàn)以及李淵中計殺劉世讓這段歷史。
《資治通鑒》原文
武德六年癸未,公元六二三年
壬午,巂州人王摩沙舉兵,自稱元帥,改元進(jìn)通;遣驃騎將軍衛(wèi)彥討之。
庚子,以吳王杜伏威為太保。
二月,庚戌,上幸驪山溫湯;甲寅,還宮。
平陽昭公主薨。戊午,葬公主。詔加前后部鼓吹、班劍四十人,武賁甲卒。太常奏:“禮,婦人無鼓吹。”上曰:“鼓吹,軍樂也。公主親執(zhí)金鼓,興義兵以輔成大業(yè),豈與常婦人比乎!”
丙寅,徐圓朗窮蹙,與數(shù)騎棄城走,為野人所殺,其地悉平。
林邑王梵志遣使入貢。初,隋人破林邑,分其地為三郡。及中原喪亂,林邑復(fù)國,至是始入貢。
幽州總管李藝請入朝;庚午,以藝為左翊衛(wèi)大將軍。
廢參旗等十二軍。
三月,癸未,高開道掠文安、魯城,驃騎將軍平善政邀擊,破之。
庚子,梁師都將賀遂、索同以所部十二州來降。
乙巳,前洪州總管張善安反,遣舒州總管張鎮(zhèn)周等擊之。
夏,四月,吐谷渾寇芳州,刺史房當(dāng)樹奔松州。
張善安陷孫州,執(zhí)總管王戎而去。乙丑,鄜州道行軍總管段德操擊梁師都,至夏州,俘其民畜而還。
丙寅,吐谷渾寇洮、岷二州。
丁卯,南州刺史龐孝恭、南越州民寧道明、高州首領(lǐng)馮暄俱反,陷南越州,進(jìn)攻姜州;合州刺史寧純引兵救之。
壬申,立皇子元軌為蜀王、鳳為豳王、元慶為漢王。
癸酉,以裴寂為左仆射,蕭瑀為右仆射,楊恭仁為吏部尚書兼中書令,封德彝為中書令。
五月,庚辰,遣岐州刺史柴紹救岷州。
庚寅,吐谷渾及黨項寇河州,刺史盧士良擊破之。
丙申,梁師都將辛獠兒引突厥寇林州。
戊戌,苑君彰將高滿政寇代州,驃騎將軍李寶言擊走之。
癸卯,高開道引奚騎寇幽州,長史王詵擊破之。劉黑闥之叛也,突地稽引兵助唐,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高開道引突厥寇幽州,突地稽將兵邀擊,破之。
六月,戊午,高滿政以馬邑來降。先是,前并州總管劉世讓除廣州總管,將之官,上問以備邊之策,世讓對曰:“突厥比數(shù)為寇,良以馬邑為之中頓故也。請以勇將戍崞城,多貯金帛,募有降者厚賞之,數(shù)出騎兵掠其城下,蹂其禾稼,敗其生業(yè),不出歲馀,彼無所食,必降矣?!鄙先黄溆嫞唬骸胺枪?,誰為勇將!”即命世讓戍崞城,馬邑病之。是時,馬邑人多不愿屬突厥,上復(fù)遣人招諭苑君璋。高滿政說君璋盡殺突厥戍兵降唐,君璋不從。滿政因眾心所欲,夜襲君璋,君璋覺之,亡奔突厥,滿政殺君璋之子及突厥戍兵二百人而降。
壬戌,梁師都以突厥寇匡州。
丁卯,苑君璋與突厥吐屯設(shè)寇馬邑,高滿政與戰(zhàn),破之。以滿政為朔州總管,封榮國公。
瓜州總管賀若懷廣按部至沙州,值州人張護(hù)、李通反,懷廣以數(shù)百人保子城;涼州總管楊恭仁遣兵救之,為護(hù)等所敗。
癸酉,柴紹與吐谷渾戰(zhàn),為其所圍,虜乘高射之,矢下如雨。紹遣人彈胡琵琶,二女子對舞。虜怪之,駐弓矢相與聚觀,紹察其無備,潛遣精騎出虜陳后,擊之,虜眾大潰
秋,七月,丙子,苑君璋以突厥寇馬邑,右武候大將軍李高遷及高滿政御之,戰(zhàn)于臘河谷,破之。張護(hù)、李通殺賀若懷廣,立汝州別駕竇伏明為主,進(jìn)逼瓜州;長史趙孝倫擊卻之。
高開道掠赤岸鎮(zhèn)及靈壽、九門、行唐三縣而去。
丁丑,崗州刺史馮士翙據(jù)新會反,廣州總管劉感討降之,使復(fù)其位。
辛巳,高開道所部弘陽、統(tǒng)漢二鎮(zhèn)來降。
癸未,突厥寇原州;乙酉,寇朔州。李高遷為虜所敗,行軍總管尉遲敬德將兵救之。巳亥,遣太子將兵屯北邊,秦王世民屯并州,以備突厥。八月,甲辰,突厥寇真州,又寇馬邑。
己未,突厥寇原州。
丙寅,吐谷渾內(nèi)附。
辛未,突厥陷原州之善和鎮(zhèn);癸酉,又寇渭州。
高開道以奚侵幽州,州兵擊卻之。
九月,丙子,太子班師。
庚寅,突厥寇幽州。
壬辰,詔以秦王世民為江州道行軍元帥。
乙未,竇伏明以沙州降。
高昌王麹伯雅卒,子文泰立。
丙申,渝州人張大智反,刺史薛敬仁棄城走。
壬寅,高開道引突厥二萬騎寇幽州。
突厥惡弘農(nóng)公劉世讓為己患,遣其臣曹般陁來,言世讓與可汗通謀,欲為亂,上信之。冬,十月,丙午,殺世讓,籍其家。
秦王世民猶在并州,己未,詔世民引軍還。
上幸華陰。
張大智侵涪州,刺史田世康等討之,大智以眾降。
初,上遣右武候大將軍李高遷助朔州總管高滿政守馬邑,苑君璋引突厥萬馀騎至城下,滿政擊破之。頡利可汗怒,大發(fā)兵攻馬邑。高遷懼,帥所部二千人斬關(guān)宵遁,虜邀之,失亡者半。頡利自帥眾攻城,滿政出兵御之,或一日戰(zhàn)十馀合。上命行軍總管劉世讓救之,至松子嶺,不敢進(jìn),還保崞城。會頡利遣使求婚,上曰:“釋馬邑之圍,乃可議婚?!鳖R利欲解兵,義成公主固請攻之。頡利以高開道善為攻具,召開道,與之攻馬邑甚急。頡利誘滿政使降,滿政罵之。糧且盡,救兵未至,滿政欲潰圍走朔州,右虞候杜士遠(yuǎn)以虜兵盛,恐不免,壬戌,殺滿政降于突厥,苑君璋復(fù)殺城中豪杰與滿政同謀者三十馀人。上以滿政子玄積為上柱國,襲爵。丁卯,突厥復(fù)請和親,以馬邑歸唐;上以將軍秦武通為朔州總管。
突厥數(shù)為邊患,并州大總管府長史竇靜表請于太原置屯田,以省饋運(yùn);議者以為煩擾,不許。靜切論不已,敕征靜入朝,使與裴寂、蕭瑀、封德彝相論難于上前,寂等不能屈,乃從靜議,歲收數(shù)千斛,上善之,命檢校并州大總管。靜,抗之子也。十一月,辛巳,秦王世民復(fù)請增置屯田于并州之境,從之。
丁亥,上校獵于華陰。己丑,迎勞秦王世民于忠武頓。
甲寅,車駕至長安。
己巳,突厥寇定州,州兵擊走之。
庚申,白簡、白狗羌并遣使入貢。
《資治通鑒》譯文
武德六年(癸未,公元623年)
壬午(初六),巂州人王摩沙起兵,自稱元帥,改年號為進(jìn)通,唐派遣驃騎將軍衛(wèi)彥討伐。
庚子(二十四日),唐任命吳王杜伏威為太保。
二月庚戌(初四),唐高祖親臨驪山溫泉浴地;甲寅(初八),返回宮中。
平陽昭公主去世。戊午(十二日),公主下葬,高祖下詔送葬行列增加前后部鼓吹樂、持班劍的儀仗隊四十人,以及武裝勇士衛(wèi)護(hù)。太常寺上奏:“按禮所規(guī)定,婦人不用鼓吹樂?!备咦婊卮穑骸肮拇凳擒姌罚饔H自號令軍隊,興起義軍輔成帝王大業(yè),怎么能與普通婦人相比呢?”
丙寅(二十日),徐圓朗因形勢窘迫,放棄城池和幾名騎兵逃走,被鄉(xiāng)村百姓殺死,他占據(jù)的地區(qū)全部平定。
林邑王梵志派遣使節(jié)到唐進(jìn)獻(xiàn)貢品。當(dāng)初,隋朝打敗林邑,在林邑國設(shè)置三個郡,待到中原大亂,林邑國又恢復(fù),到這時開始進(jìn)貢。
唐幽州總管李藝請求入朝;庚午(二十四日),唐任命李藝為左翊衛(wèi)大將軍。
唐廢除武德二年設(shè)置的參旗等十二軍。
三月癸未(初七),高開道掠奪文安、魯城,唐驃騎將軍平善政阻截并打敗了他。
庚子(二十四日),梁師都的將領(lǐng)賀遂、索同以所管轄的十二個州降唐。
乙巳(二十九日),前洪州總管張善安反叛,唐派遣舒州總管張鎮(zhèn)周等人攻打張善安。
夏季四月,吐谷渾侵犯芳州,唐芳州刺史房當(dāng)樹逃奔松州。
張善安攻陷孫州,捉住總管王戎后撤軍。
乙丑(二十日),唐州道行軍總管段德操攻打梁師都,到夏州,虜獲梁師都的百姓牲畜后回軍。
丙寅(二十一日),吐谷渾侵犯洮、岷二州。
丁卯(二十二日),唐南州刺史龐孝恭、南越州百姓寧道明、高州首領(lǐng)馮暄均反叛,攻陷南越州,進(jìn)而又攻打姜州;唐合州刺史寧純率軍救姜州。
壬申(二十七日),唐立皇子李元軌為蜀王、李鳳為豳王、李元慶為漢王。
癸酉(二十八日),唐任命裴寂為左仆射,蕭瑀為右仆射,楊恭仁為吏部尚書兼中書令,封德彝為中書令。
五月庚辰(初五),唐派遣岐州刺史柴紹救岷州。
庚寅(十五日),吐谷渾以及黨項侵犯河州,唐河州刺史盧士良擊敗來敵。
丙申(二十一日),梁師都的將領(lǐng)辛獠兒帶突厥侵犯林州。
戊戌(二十三日),苑君璋的將領(lǐng)高滿政侵犯代州,唐驃騎軍林寶言擊退了來敵。
癸卯(二十八日),高開道帶奚族騎兵侵犯幽州,唐幽州長史王詵打敗了他。劉黑闥反叛時,突地稽帶兵協(xié)助唐朝,將他的部落遷到幽州的昌平城;高開道帶突厥侵犯幽州,突地稽帶兵阻截,打敗了高開道等。
六月戊午(十四日),高滿政以馬邑降唐。
此前,前并州總管劉世讓調(diào)任廣州總管,即將赴任,高祖向他詢問防邊的策略,劉世讓回答道:“突厥近來多次入侵,實(shí)在是因為有馬邑作為中途休整基地的緣故。希望派勇將戍守崞城,多貯藏物資,招到投降的人就給予厚賞,經(jīng)常派兵掠奪馬邑城下,毀掉他們的莊稼,破壞他們的謀生之業(yè),不出一年,敵人沒有糧食,必然會投降。”高祖很贊同他的計策,說道:“除了您,還有誰是勇將!”當(dāng)即命令劉世讓戌守崞城,馬邑人很怵他。當(dāng)時,馬邑人大多不愿意隸屬于突厥,高祖又派人招諭苑君璋。高滿政勸苑君璋殺死所有的突厥守軍投降唐朝,苑君璋不聽。高滿政利用人心所向,半夜襲擊苑君璋,苑君璋發(fā)覺后,逃入突厥,高滿政殺死苑君璋的兒子以及突厥的二百名守軍,投降了唐朝。
壬戌(十八日),梁師都率突厥軍隊侵犯匡州。
丁卯(二十三日),苑君璋與突厥的吐屯設(shè)侵犯馬邑,高滿政和他們交戰(zhàn),打敗了來敵。唐任命高滿政為朔州總管,封爵榮國公。
唐瓜州總管賀若懷廣巡視到沙州,恰遇沙州人張護(hù)、李通反叛,賀若懷廣率幾百人保衛(wèi)子城;唐涼州總管楊恭仁派兵救援,被張護(hù)等人打敗。
癸酉(二十九日),柴紹與吐谷渾作戰(zhàn),被吐谷渾包圍,敵軍占據(jù)高處射擊柴紹的軍隊,箭羽猶如下雨一樣密集。柴紹讓人彈奏胡琵琶,兩名女子相對起舞,敵軍覺得很奇怪,放下弓箭一起圍觀,柴紹觀察敵軍沒有了防備,暗中派精銳騎兵繞到敵軍背后,攻打敵軍,吐谷渾軍隊大敗。
秋季,七月丙子(初二),苑君璋率突厥軍隊侵犯馬邑,唐右武候大將軍李高遷及高滿政迎擊來敵,在臘河谷交戰(zhàn),打敗了苑君璋。
張護(hù)、李通殺死賀若懷廣,立汝州別駕竇伏明為首領(lǐng),進(jìn)逼瓜州,被瓜州長史趙孝倫擊退。
高開道掠奪赤岸鎮(zhèn)以及靈壽、九門、行唐三個縣之后離去。
丁丑(初三),岡州刺史馮士翙占據(jù)新會反叛,唐廣州刺史劉感領(lǐng)兵討伐,馮士翙投降,劉感恢復(fù)了他的職位。
辛巳(初七),高開道所統(tǒng)領(lǐng)的弘陽、統(tǒng)漢二鎮(zhèn)降唐。
癸未(初九),突厥侵犯原州;乙酉(十一日),又侵犯朔州。李高遷被突厥打敗,行軍總管尉遲敬德帶兵救援。己亥(二十五日),唐派遣太子李建成統(tǒng)率軍隊駐扎在北部邊境,秦王李世民駐扎在并州,防備突厥。八月丙辰(疑誤),突厥侵犯真州,又侵犯馬邑。
己未(十六日),突厥侵犯原州。
丙寅(二十三日),吐谷渾歸附唐朝。
辛未(二十八日),突厥攻陷原州的善和鎮(zhèn);癸酉(三十日),突厥又侵犯渭州。
高開道率奚族軍隊侵犯幽州,唐幽州軍隊擊退來敵。
九月,太子李建成班師回朝。
庚寅(十七日),突厥侵犯幽州。
乙未(二十二日),竇伏明以沙州投降。
高昌王伯雅去世,他的兒子文泰繼立為王。
丙申(二十三日),渝州人張大智反叛,唐渝州刺史薛敬仁放棄城池逃跑。
壬寅(二十九日),高開道帶二萬突厥騎兵侵犯幽州。
突厥恨弘農(nóng)公劉世讓成為他們的威脅,派大臣曹般來唐,說劉世讓和突厥可汗交通密謀,準(zhǔn)備叛亂,高祖相信了這些話。冬季,十月丙午(初四),唐殺死劉世讓,沒收了他的家產(chǎn)。
秦王李世民還停留在并州,己未(十七日),詔命李世民率軍返回長安。
唐高祖駕臨華陰。
張大智侵犯涪州,唐涪州刺史田世康等人討伐他,張大智帶領(lǐng)人馬投降。
當(dāng)初,高祖派遣右武候大將軍李高遷協(xié)助朔州總管高滿政守衛(wèi)馬邑,苑君璋帶著一萬多突厥騎兵到馬邑城下,高滿政打敗了苑君璋。頡利可汗發(fā)怒,出動大軍攻打馬邑。李高遷怕了,帶領(lǐng)二千名部下沖破關(guān)卡連夜逃跑,遭到突厥阻截,損失一半兵力。頡利可汗親自率領(lǐng)大軍攻馬邑,高滿政出兵抵抗,有時一天打十幾仗。高祖命令行軍總管劉世讓救援馬邑,劉世讓到了松子嶺,不敢再前進(jìn),回軍保守崞城。恰好頡利派遣使節(jié)向唐求婚,高祖說:“先撤了馬邑的圍,才能夠談?wù)摶橐?。”頡利想撤軍,隋義成公主堅持要求攻打馬邑。頡利因為高開道擅長制作攻城武器,便召來高開道,和他一起猛攻馬邑。頡利誘勸高滿政投降,高滿政大罵頡利。馬邑城中糧食即將耗盡,救兵未到,高滿政想突圍去朔州,右虞候杜士遠(yuǎn)見突厥兵力強(qiáng)大,恐怕突圍不成,壬戌(二十日),杜士遠(yuǎn)殺死高滿政投降了突厥,苑君璋又殺死城中與高滿政同謀的豪杰三十多人。高祖任命高滿政的兒子高玄積為上柱國,承襲高滿政的爵位。丁卯(二十五日),突厥再次向唐請求和親,把馬邑歸還給唐朝;高祖任命將軍秦武通為朔州總管。
突厥屢次為禍邊境,唐并州大總管府長史竇靜上表請求在太原設(shè)置屯田以省軍糧的運(yùn)輸,議政者認(rèn)為過于麻煩,不批準(zhǔn)。竇靜不停地極力論說此事,高祖下敕令征竇靜入朝,讓他與裴寂、蕭瑀、封德彝等人在皇上面前辯論此事,裴寂等人無法說服竇靜,于是聽從了竇靜的建議,每年收獲數(shù)千斛糧食,高祖很贊賞他,命竇靜為檢校并州大總管。竇靜是竇抗的兒子。十一月辛巳(初九),秦王李世民又請求在并州境內(nèi)增設(shè)屯田,高祖批準(zhǔn)了他的請求。
丁亥(十五日),高祖在華陰圍獵。己丑(十七日),在忠武頓迎接慰問秦王李世民。
甲寅(十三日),唐高祖回到長安。
己巳(二十八日),突厥入侵定州,定州軍隊擊退來敵。
庚申(疑誤),白簡、白狗羌均派遣使節(jié)到唐進(jìn)獻(xiàn)貢品。
看這段歷史解讀可以關(guān)注《讀史學(xué)文》,
解碼更多王朝興衰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