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張照片里的韓霽昌,西裝筆挺,面帶微笑。誰能想到,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國企掌門人,如今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jiān)察調查。
權力是一面鏡子,照出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韓霽昌的履歷堪稱光鮮。工學博士、長安大學土地工程學院院長、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董事長,再到陜西農發(fā)集團一把手。每一個頭銜都代表著權力與資源,每一個職位都意味著巨大的利益空間。
2021年,他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二輪評審名單。2024年,他執(zhí)掌注冊資本100億的陜西農發(fā)集團。表面上看,這是一位學術與實務兼?zhèn)涞木?。但光鮮背后,往往藏著不為人知的暗流。
今年7月,中央巡視組進駐陜西。8月20日,韓霽昌被免職。9月5日,官方通報其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時間線如此清晰,讓人不禁聯(lián)想:這是否又是一起巡視組"揪出"的典型案例?
權力越大,誘惑越多,考驗越嚴峻。
陜西農發(fā)集團可不是普通企業(yè)。它整合了6戶省屬涉農企業(yè),業(yè)務涵蓋土地整治、糧食儲備、鄉(xiāng)村振興等關鍵領域。這些領域,每一個都是資金密集、政策支持力度大的"肥缺"。
土地整治涉及巨額工程款,種苗繁育有國家補貼,糧食儲備關系國計民生。在這些領域,一個決策可能涉及數(shù)億資金流轉,一個審批可能決定企業(yè)生死。面對如此巨大的利益誘惑,意志不堅定者很容易迷失方向。
韓霽昌的案例并非孤例。近年來,國企高管落馬的消息屢見不鮮。他們大多有著相似的軌跡:從業(yè)務骨干到企業(yè)領導,從兢兢業(yè)業(yè)到逐漸腐化。
監(jiān)督不能留死角,權力必須關進制度的籠子。
中央巡視組的到來,往往意味著深層次問題的發(fā)現(xiàn)與解決。兩個半月的巡視時間,足夠對重點領域、關鍵崗位進行深入"體檢"。韓霽昌的落馬,或許正是巡視成果的體現(xiàn)。
但更值得思考的是:為什么總是要等到巡視組來了,問題才被發(fā)現(xiàn)?日常監(jiān)督機制是否存在盲區(qū)?企業(yè)內部監(jiān)督是否形同虛設?
陜西農發(fā)集團成立不到一年,掌門人就因違紀違法被查。這不禁讓人質疑:在組建這家大型國企時,是否對主要領導的選拔把關不嚴?是否在權力配置上存在先天缺陷?
反腐沒有休止符,制度建設永遠在路上。
韓霽昌的案件還在調查中,具體違紀違法事實尚待公布。但無論如何,這起案件再次敲響警鐘:國企不是法外之地,領導干部必須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
對于普通百姓而言,更關心的是:這些違紀違法行為給國家造成了多大損失?是否影響了鄉(xiāng)村振興等重大戰(zhàn)略的實施?涉農資金有沒有被挪用侵占?
反腐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終目標是要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資源真正惠及民生。
韓霽昌的教訓警示我們:無論職位多高、貢獻多大,只要觸碰紀律紅線,必將付出沉重代價。而那些還在權力中迷失的人,是時候醒醒了。
一張照片,定格了曾經的輝煌;一紙通報,宣告了人生的轉折。這或許就是權力場最真實的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