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中,志愿軍五位副司令員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負責戰(zhàn)事還是后勤工作的,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與貢獻,所以才奠定了抗美援朝勝利的基礎(chǔ),他們在朝鮮戰(zhàn)場上立下大功。
就是這些立下大功的將軍,在回國之后,理應受到嘉獎,那么志愿軍五位副司令員在回國之后待遇如何,分別擔任什么職務呢?
第一副司令鄧華
鄧華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表現(xiàn)相當可圈可點,在最開始階段,鄧華擔任的是志愿軍第一副司令,協(xié)助彭老總完成了很多出色的戰(zhàn)役,在彭老總回國治病之后,鄧華就肩負了志愿軍代司令以及司令員的職位。
抗美援朝后期的上甘嶺戰(zhàn)役以及金城戰(zhàn)役,都是在鄧華的指揮下順利完成的,可以說此時的鄧華,已經(jīng)成為志愿軍的中流砥柱,軍事能力有了明顯長進,不僅如此,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后期的停戰(zhàn)談判中,鄧華也是主要人物,不僅在談判桌上壓制敵人,還要在戰(zhàn)場上壓制他們,爭取談判的主動權(quán)。
1953年7月,中美停戰(zhàn)協(xié)議正式簽訂生效,不過鄧華是在1954年才回國的,回國之后,鄧華擔任的是東北軍區(qū)第一副司令員、代理司令員、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沈陽軍區(qū)司令員,與抗美援朝之前的廣東軍區(qū)第一副司令員職務相比,鄧華的職務明顯是得到提升了。
1955年全軍大授銜,鄧華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可惜僅僅四年之后,也就是1959年廬山會議,鄧華因為力挺彭老總遭到處罰,直接撤銷軍職,在1960年去四川省擔任掛職副省長的職務,此期間,鄧華主要負責學習農(nóng)業(yè)建設方面的工作,他在短短幾年時間里,走遍了巴蜀地區(qū),做出巨大貢獻,可是后來又因為身體原因暫時告別工作。
1966年,鄧華再次遭遇挫折,一直到1976年才重新回到部隊,要是從1959年開始算起,鄧華已經(jīng)離開部隊18年了?;氐讲筷犞?,67歲的鄧華擔任的是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在生命最后的幾年時光里,鄧華始終為國家的軍事發(fā)展著想,就算在彌留之際,也心心心念念著國家大事。
1980年7月3日,鄧華將軍在上海華東醫(yī)院與世長辭,享年70歲,他的一生堪稱傳奇,一生為黨為民,一生保持正氣,敢于仗義執(zhí)言,是真正的將軍,也是真正的英雄男子漢。
第二副司令洪學智
洪學智和鄧華一同前往朝鮮戰(zhàn)場,在抗美援朝時期,洪學智主要負責的是后勤工作,要知道當時的條件相當艱難,志愿軍后勤工作格外重要,不過洪學智依舊頂住各種壓力,順利解決了志愿軍的后勤問題,也是居功至偉。
洪學智和鄧華一起回國,回國之后被任命為總后勤部副部長,在任職期間,洪學智做出諸多建樹,為解放軍創(chuàng)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后勤保障體系。1955年全軍大授銜,洪學智被授予上將軍銜。
1959年,洪學智和鄧華一樣,因為力挺彭老總遭受處罰,直接被撤銷軍職,去到吉林省擔任農(nóng)業(yè)廳廳長,負責搞農(nóng)業(yè)建設,1966年,洪學智再次遭受挫折,于1970年下放到農(nóng)場進行改造,一直到1974年才重返吉林,擔任了吉林省石油化工局局長。
鄧公上臺之后,洪學智當選為中央軍委委員,出任國務院國防工業(yè)辦公室主任,1980年,洪學智再次回到總后勤部,并且擔任了總后勤部部長,1987年出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1988年全軍第二次大授銜之際,洪學智再次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開國上將中唯一一個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之人。2006年,洪學智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是五位副司令員中最長壽的一個。
第三副司令韓先楚
韓先楚也是和鄧華以及洪學智一同奔赴朝鮮戰(zhàn)場的,在抗美援朝時期,韓先楚經(jīng)常身先士卒,打了很多漂亮仗,可以說韓先楚是五位副司令中直接沖鋒陷陣較多的一位?;貒箜n先楚就擔任了中南軍區(qū)參謀長,職位也得到提升。
1955年全軍大授銜,韓先楚被授予上將軍銜,1957年,韓先楚受命指揮“炮擊金門”,戰(zhàn)役結(jié)束后,他就駐守在福建,主要負責東南沿海的防衛(wèi)工作,防止國民黨勢力影響到大陸地區(qū)。
從1962年一直到1973年,韓先楚都在福建駐守,因此躲過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一直到1973年八大軍區(qū)對調(diào),韓先楚才從福建對調(diào)到蘭州,1983年,韓先楚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86年,73歲的韓先楚將軍在北京病逝。
第四副司令員宋時輪
宋時輪比前邊三位副司令員晚一個月抵達朝鮮,當時宋時輪是帶領(lǐng)第九兵團支援朝鮮的,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第九兵團打了諸多漂亮仗,可是損失也相當嚴重,所以后來宋時輪還沒有等到抗美援朝戰(zhàn)爭結(jié)束,就已經(jīng)回國了。
回國之后,宋時輪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1955年授銜之際,被授予上將軍銜,2年后又被任命為軍事科學院第一副院長,不過后來也受到特殊時期的影響而被撤職,一直到1971年才恢復工作,擔任了軍事科學院院長的職務。
1991年,宋時輪將軍在上海病逝,享年84歲,是五位副司令當中去世年齡僅次于洪學智的將軍,和鄧華以及洪學智等人的特殊遭遇相比,總體來說宋時輪相對較好一些。
第五副司令陳賡
陳賡是在1950年年底才奔赴朝鮮戰(zhàn)場的,他在抗美援朝時期,主要負責指導坑道戰(zhàn)術(shù),不過因為身體原因,陳賡每次在朝鮮的時間都不久,又要返回國內(nèi)治病,等到抗美援朝結(jié)束后,陳賡回國擔任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
1954年,陳賡擔任解放軍的副總參謀長,1955年授銜之際,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比其余四位副司令的軍銜都要高,可惜的是,陳賡身體每況愈下,在1957年之后,國家就很少安排更多工作給他了。1961年,陳賡大將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58歲,是五位志愿軍副司令當中去世最早的一個 。
結(jié)語
志愿軍的五位副司令員當中,回國之后軍銜最高的是陳賡大將,去世最早的也是陳賡大將,年齡最大的是洪學智上將,他還是唯一一個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之人,總體而言,雖然回國后大家擔任的職務不同,可是大家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努力建設祖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