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理想汽車副總裁劉杰在社交平臺緊急辟謠,稱近期網傳“理想L6、L7、L9限時大降價”的海報為不實信息,并重申各車型官方指導價保持不變。這一聲明將公眾視線拉回汽車行業(yè)常見的價格博弈戰(zhàn),也揭開了市場傳言與企業(yè)策略之間的微妙關系。
謠言與真相:降價海報從何而來?
根據網絡流傳的圖片,理想L9在疊加尾款減免、保險補貼、政府補貼后,價格最低下探至33.88萬元,較官方指導價40.98萬元降幅超17%;理想L6甚至標出20.28萬元的“福利價”,比官方起售價低4.7萬元[citation:用戶消息]。這些海報設計風格與理想官方宣傳高度相似,包括字體排版、配色方案等細節(jié),被網友質疑“出自專業(yè)團隊之手”。
理想汽車迅速回應稱,當前實行的限時政策僅為尾款立減+三年0息金融方案,具體為:
理想L6:尾款減1萬,官方價24.98萬起,疊加金融方案最高省2.5萬;
理想L7:尾款減1.2萬,官方價30.18萬起,最高省3萬;
理想L9:尾款減1.6萬,官方價40.98萬起,最高省3.8萬[citation:用戶消息]。
該政策自2月28日持續(xù)至3月31日,并未涉及網傳的“保險補貼”或“政府補貼”等額外優(yōu)惠。
降價邏輯:企業(yè)為何否認傳聞?
汽車行業(yè)降價通?;谌N情況:銷量壓力、產品換代、競品沖擊。但從數據看,理想L系列2024年1-2月銷量均超3萬輛,L9連續(xù)12個月位居50萬元以上SUV銷量榜首。此外,理想已明確2025年不會推出L系列改款車型,僅計劃5月推出“智駕煥新版”,升級自動駕駛硬件。
劉杰的辟謠聲明,實則傳遞出兩層信號:
1. 維護價格體系:避免消費者因虛假信息持幣觀望,沖擊現有訂單;
2. 穩(wěn)定品牌形象:過度降價可能損害高端定位,尤其影響即將上市的純電SUV i8的市場預期。
市場博弈:謠言為何瞄準理想?
此次事件折射出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激烈競爭。2025年,問界、極氪等品牌加速推出增程式車型,寶馬X3等傳統(tǒng)燃油車也通過降價爭奪市場。理想L系列雖仍保持優(yōu)勢,但競品動作可能催生外部勢力通過制造價格謠言擾亂其節(jié)奏。
更深層的原因在于行業(yè)成本透明度提升。以理想L6為例,其搭載的8295P芯片、激光雷達等配置公開后,消費者可直觀對比競品性價比,倒逼企業(yè)謹慎定價。網傳“20萬元級L6”若成真,或將引發(fā)行業(yè)價格戰(zhàn),但短期內顯然不符合企業(yè)盈利訴求。
消費者該如何應對?
對于購車者而言,需注意三點:
核實信息來源:以車企官網、官方App公布的優(yōu)惠政策為準;
警惕“綜合優(yōu)惠”陷阱:部分中介可能將廠家優(yōu)惠、地方補貼、金融服務等打包計算,夸大降價幅度;
關注長期權益:如理想L系列“智駕煥新版”將免費升級自動駕駛芯片,這類隱性價值比短期降價更重要。
目前,理想汽車已啟動法律程序追究造謠者責任。這場風波再次證明,在信息過載的時代,消費者與企業(yè)都需學會在噪音中辨別真實信號——畢竟,市場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便宜,只有算不清的賬和看得見的產品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