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海濤 畫作/杜艷
在同質(zhì)化嚴重的時代脫穎而出,你至少會在當下的書畫圈中有一席之地。貌似在千篇一律中獨樹一幟,是很簡單的事??墒悄阏嬲プ叱鲞@個同質(zhì)化的枷鎖時,卻是怎么也找不到路徑。這也是為什么整個書畫圈都在迷茫,都在如悟透蒼蠅一樣。這個看似解不開的局,并不是因為破局難,而是因為都著相了,把樹立自己的風格,建設自己的觀點看的無比復雜了。首先問題是認知的問題“藝術(shù)很高深,但是不復雜”甚至可以說最高深的藝術(shù)往往是最簡單的作品。再者就是,關于變法的認識是錯誤的,認為只有自己的藝術(shù)造詣達到了一個境界后,才能去思考和著手變法。這樣的理解是造成當下作品同質(zhì)化的主要原因。
杜艷作品
要知道藝術(shù)是思想的表達,在學習繪畫時沒有思想的去機械式學習,最容易的就是臨古、學古而同古;臨師、學師同師。這種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認知,不同質(zhì)化才是怪事。學習繪畫,拿筆就要會思考,就要懂得去舉一反三。只有在這樣的學習中,才能夠在達到可獨立創(chuàng)作時,畫面能夠不像古人與老師,才能有新風、有新意。
杜艷作品
當下的收藏者,總是會問怎么選擇書畫藏品?為什么自己的藏品在每一次的觀賞中,都會感覺作品的光圈會逐漸的變淡,直至自己看不上自己的這些藏品。這兩個問題的最好答案,也在上段文字之中。要知道同質(zhì)化的概念是什么?是一群人在臨摹,在抄襲。臨摹、抄襲的作品何來的神韻。技術(shù)賦予的視覺形態(tài),就如一位沒有學識,沒有涵養(yǎng),不知修養(yǎng)為何物的美女一樣,看一眼你有沖動,長時間接觸就會覺得俗不可耐。大家不妨拿出自己的藏品,一一掛在墻上,如果不是你知道這是不同的作者,你肯定會認為這是同一人所畫。這類作品何來的藝術(shù)價值,沒有了藝術(shù)價值又何來的收藏價值。
杜艷作品
藝術(shù)家有一個基礎的定義,就是有自己的學術(shù)觀點,有自己的筆墨語言,有自己的風格面貌者才能稱的上是藝術(shù)家。而收藏的成功與否,就取決于你的藏品是藝術(shù)家作品還是哪些同質(zhì)化作品。如此講,我們的收藏者們是不是知道了怎么選擇藏品了!
杜艷作品
杜艷作品
杜艷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