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許多名山大川都曾被文人墨客寫入文學(xué)作品,當年王安石游歷褒禪山后就留下了千古名篇《游褒禪山記》,讓后世不少人慕名而來。這個暑期游褒禪山不妨搞點兒新花樣,參加《重游安石路》沉浸式劇游,來一場和傳統(tǒng)游山完全不同的體驗。
《重游安石路》沉浸式劇游活動將持續(xù)2025年整個暑假,每天上、下午各一場,劇中設(shè)置了四個NPC——千古名相王安石、遭遇瓶頸期的公司白領(lǐng)小靜、守山人老周和精通茶道的老周女兒小福,游客的整個行程都將有這四位“伴游”相陪。
和王安石一起走進他未能完成全程的華陽洞,如今洞內(nèi)有了照明燈光,有了平整的青石板路,也有了泛舟游洞的選擇,即使曾經(jīng)生活在幸福感很高的宋朝,見到如此光景,王安石怕也會感慨贊嘆。
華陽洞有“天下第一名洞”的美譽,洞內(nèi)遍布鐘乳石、石筍,面對怪石嶙峋,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也可以聽“導(dǎo)游”王安石細細講述,在感受瑰麗的自然風(fēng)光時,領(lǐng)略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
游覽褒禪山的王安石還未開始變法,看看當年他所見之景,感受他的感受,或許能更好理解變法的初衷和他的雄心壯志。
王安石提出的“三不足”精神清晰刻寫在崖壁上——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千年之前,王安石手持火把和同伴同游洞中的景象就在眼前,或許這場充滿艱辛和未知的探險也正是堅定王安石變法之心的原因之一。
洞內(nèi)清涼舒爽,狹窄的青石路指引著人們走向溶洞深處,眼前不斷被綺麗的景觀震撼,《游褒禪山記》的字字句句也不時在腦海中響起,耳畔輕輕的腳步聲仿佛是歷史悠長的回響。
游覽過程中游客可以和王安石對答詩詞,感受文學(xué)巨匠的才氣,可以在 “三不足精神” 處聆聽他的變法初心,感受政治家的魄力。
當然,既然是沉浸式劇游,游客就也是其中一員,在游山探洞時,還可以與演員共同決定是否挑戰(zhàn)“未知路線”,安慰因職場失意而苦惱的小靜,或是在終章提筆寫下游洞感悟,蓋上 “褒禪印”。
對于許多人來說,沒有親至便沒有體驗,沒有體驗又何談感悟,這個暑期游褒禪山,不妨加入《重游安石路》沉浸式劇游,和王安石共游名山,來一場跨越古今的探險,來一場不浮于表面的“游山玩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