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書法篆刻作品展7月8日在浦東新區(qū)文化藝術指導中心開幕。本次展覽自2025年3月25日啟動征稿,共收到投稿作品380件 (其中:隸書67件、草書75件、行書97件、楷書98件、篆書28件、篆刻15件) ,涵蓋楷、行、草、隸、篆及篆刻六大類別。經嚴格評審,最終135件作品脫穎而出,包括優(yōu)秀獎10件、優(yōu)秀提名獎10件、入展作品100件及入選作品15件,展現了浦東新區(qū)書法篆刻藝術的蓬勃生機與多元風貌。
為讓廣大書法愛好者更深入地了解獲獎作品及創(chuàng)作者的心路歷程,我們將通過本公眾號分期推送優(yōu)秀獎、提名獎作品及作者的獲獎感言,從筆墨技法到創(chuàng)作理念,多角度呈現書法藝術的魅力。
優(yōu)秀獎獲得者:干曉敏
干曉敏
獲獎作品
作品尺寸:138cm ×69cm
獲獎感言
余初學書法,自歐陽詢楷書入門,研習間架結構,揣摩筆法源流。后因米芾書風“風檣陣馬,沉著痛快”,與性情相契,遂轉習其行書,繼而上溯《書譜》《集王圣教序》、二王尺牘等經典,潛心臨摹。其間得師友指點,投展歷練,兼讀書法文史,獲益良多。
此次投稿選用蠟染四尺整紙,紙性偏熟,便于表現小行書的精微點畫。內容避俗取僻,書袁枚《峽江寺飛泉亭記》,以行書之陰陽方圓、枯濕濃淡呼應文中觀瀑游賞之趣,力求文墨相諧。上部補小楷一段,鈐工穩(wěn)小印數方,既增古意,亦添可觀。
而今書法已成生活雅趣。閑時沏茶聽琴,展卷揮毫,煩憂頓消,暢懷適意,誠人生樂事也。
優(yōu)秀獎獲得者:王 方
王 方
獲獎作品
作品尺寸:138cm ×34cm
獲獎感言
非常榮幸能在浦東新區(qū)第五屆書法篆刻展中獲獎,這份肯定為我的學書之路注入了新的動力。
本次參展作品是一幅四尺對開手卷式小楷作品。在選紙時,我特意挑選了灰綠色微噴紙,其含蓄典雅的色調恰合春日萌動的心境。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對七條框線的處理頗費思量:最終選擇在框線四周留白,使線條與文字形成虛實對比,既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又營造出通透疏朗的視覺效果。作品內容節(jié)錄《書譜》,在書寫過程中進一步領悟古人的書學精髓。
近兩年我潛心研習魏晉小楷,尤其醉心于鐘繇《宣示表》《力命表》和王羲之《孝女曹娥碑》《樂毅論》等經典法帖。創(chuàng)作時力求表現魏晉風韻——筆畫圓潤精致,結體古拙寬博。然學書尚淺,作品中仍有許多不足之處,懇請各位師友不吝指教。
書法之路,道阻且長。這份榮譽將激勵我繼續(xù)精進,在傳統(tǒng)筆墨中追尋更高的藝術境界。
優(yōu)秀獎獲得者:包 杰
包 杰
獲獎作品
作品尺寸:138cm×69cm
獲獎感言
初識歐陽通《道因法師碑》是在文廟街邊書店,其字嚴謹而富趣味,筆力遒勁含隸意,令我傾心。學生時代潛心臨習,以此碑風格創(chuàng)作入展江蘇省青年展。后因工作擱置,僅偶習智永、倪寬瓚等,去年臨馮師英墓志投展未果,一度迷茫。
近年重歸小歐,以硬筆展賽為徑,深研其法,漸悟要旨。時下展覽多見歐體融合褚、智永等風格,我則立足歐體根基,略摻魏碑墓志意趣,用筆爽利,求其硬朗正大。此次創(chuàng)作未刻意設計形式,四尺整張通篇界格(3.5厘米),右下留白透氣,整體簡凈協(xié)調。習書之路,終須取法乎上,與古為徒,方得本真。
優(yōu)秀獎獲得者:李 翔
李 翔
獲獎作品
作品尺寸:138cm×69cm
獲獎感言
近年來因專注工作室教學,參賽頻率有所降低,偶有創(chuàng)作思路枯竭之感。所以我在創(chuàng)作時常以"歸零心態(tài)"將自己重置為初學者,刻意避開日常教學中反復講解的隸書技法,轉而深耕鮮少臨習的小眾漢隸碑刻,著重提取其字形結構規(guī)律與偏旁變形特征,在筆墨表現上強化漲墨的渾厚與枯筆的蒼勁對比。落款章草亦別具匠心——以隸書筆意重構章草體勢,通過結構夸張、字距疏密與墨色韻律的三重奏,營造出古今對話的視覺效果。
五屆展投稿作品《七律·盛世新章》乃近期原創(chuàng),內容與大賽主題高度契合。選用珍藏的2008年老宣紙(四尺整張),其溫潤吃墨的特性令筆墨層次尤為豐富。作品主體五列隸書雄渾樸茂,配以兩列章草落款,未作刻意設計而取自然書寫之趣。創(chuàng)作過程堪稱"紙墨相發(fā)":首稿著重經營章法關系,次稿即一氣呵成。這份凝結時代情懷的作品能最終入展獲獎,既得益于浦東書協(xié)與評委老師的慧眼,更源于這個偉大時代賦予我們的文化自信。謹以筆墨丹心,禮贊盛世中華!
優(yōu)秀獎獲得者:吳高奕
吳高奕
獲獎作品
作品尺寸:138cm×57cm
獲獎感言
學書數載,近年尤傾心于漢隸。深感學書之道,當與古為徒,根植傳統(tǒng),取法經典。每日臨池不輟,既為汲取古人精華,亦在筆墨實踐中不斷反思與精進。臨習之時,尤重"書之妙道,神采為上"之理,不囿于形似之求,而著力于碑帖神韻之體悟,于筆法特質處用心揣摩。
于創(chuàng)作一途,漸悟需廣涉博觀,既追摹古人遺韻,亦參酌時賢心得。于筆法之精微、字法之變化、章法之經營,皆當反復推敲。此次雖幸得嘉獎,然深知藝無止境,于經典法帖尤當勤勉研習,以期更入古法之堂奧。
優(yōu)秀獎獲得者:張文岳
張文岳
獲獎作品
作品尺寸:138cm*34cm
獲獎感言
非常榮幸能在上海浦東新區(qū)第五屆書法篆刻展中榮獲優(yōu)秀獎,這不僅是對我學印之路的肯定,更是一份珍貴的鼓勵。
我習印以來,尤愛古璽,尤其鐘情于齊璽的“不完美”。那些斑駁的字口,如歲月剝蝕的老墻,卻蘊含著蓬勃的生命力??听R璽,需把握兩個關鍵:一是“歪得有理”——印中文字看似東倒西歪,實則彼此支撐,形成奇妙的平衡。初學時,我總想把字擺正,后來才領悟,讓它們“打架”,反而能碰撞出更生動的韻味。二是“糙得精致”——下刀如木工刨鑿,保留些許毛邊,切忌過度修飾,讓線條在粗獷中透出古樸的質感。
印雖小技,卻可通神。齊璽讓我明白:真正的自由,是在規(guī)矩之內放肆。
優(yōu)秀獎獲得者:趙 屹
趙 屹
獲獎作品
作品尺寸:138cm×69cm
獲獎感言
余習書較晚,初學書法,從篆隸楷行到近年研習孫過庭《書譜》,對 《書 譜 》3500余字15個月逐字叩問,臨寫中漸悟大草“達其情性”之魂 ,今獲此獎,是對過往筆耕的肯定,在墨痕里辨筆法,于頓挫中悟性情,更深知書道漫漫,必以“察之者尚精”之心,繼續(xù)求索不輟。
優(yōu)秀獎獲得者:趙 森
趙 森
獲獎作品
作品尺寸:138cm×69cm
獲獎感言
這次是第二次獲獎,僥幸之多,惶恐之余,更多是感激。感謝浦東新區(qū)書法家協(xié)會評委老師的認可與鼓勵,這次獲獎,再次重燃我心中的信心,更是我在書法道路上前進的動力。
學習魏碑數年,尤為其雄強峻拔、質樸渾厚的氣象所傾倒。每一次的書寫常常感到如刀劈斧鑿之感,那方筆遒勁的筆畫似北朝武士的錚錚鐵骨。習書之道,于魏碑中體會尤深:魏碑以方筆見常,字形結構嚴謹且多姿,再加以字形大小的變化和墨色枯潤相比,整體作品古樸自然,相生和諧,尤書我心。
獲獎非終點,實為新的起點。提醒我藝海無涯,唯勤勉是舟。魏碑之美,在于其內在的張力與磅礴的生命感。我深知筆力的功夫難及古人萬一,但這份對古拙、雄渾之美的追尋,將永不止息。未來,我當繼續(xù)沉潛碑林,于方寸間求索,力求筆下能再添幾分碑版的厚重與歷史的回響,不負筆墨,不負此心。
優(yōu)秀獎獲得者:洪宇皓
洪宇皓
洪宇皓
獲獎作品
作品尺寸:69cm×28cm ×5
獲獎感言
衷心感謝浦東書協(xié)專家評委的肯定與鼓勵。此次獲獎令我倍感振奮。此前我主攻正書創(chuàng)作,近年開始潛心研習行草,從《集王圣教序》《二王手札》《十七帖》《書譜》,到黃庭堅大草、張旭《古詩四帖》《淳化閣帖》等經典法帖,在精臨中汲取養(yǎng)分,繼而化為創(chuàng)作。
這是一場心靈與筆墨共舞的旅程。行草書流暢奔放,提按絞轉間盡顯書者心聲,其韻律之美不僅在形,更在情。取法乎上,方得其中。我深知唯有將"意"與"法"完美結合,在技法精熟的同時追求字法格調,方能得書法真諦。這一過程不僅磨煉心性,更提升了藝術修養(yǎng)。
感謝啟蒙至今的諸位恩師,是您們引領我在墨海中不斷精進;亦感恩志同道合的書友,切磋探討間共襄書藝傳承。書法之路漫漫,我當繼續(xù)求索,不負厚望。
優(yōu)秀獎獲得者:高 奎
高 奎
獲獎作品
作品尺寸:138cm×69cm
獲獎感言
臨習《石鼓文》,感受其古樸雄渾、圓勁挺拔的線條特質,以及獨特的疏密布局。在臨帖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不能僅滿足于形似,更要追求筆法的精準到位。篆書以中鋒用筆為核心,行筆時需始終保持筆鋒在筆畫正中運行,力求"力透紙背",使線條呈現出立體感和厚重感。同時,我注重觀察分析每個字的結構特征,把握其對稱、均衡的造型特點,細細品味篆書結體中所蘊含的秩序美感。
通過長期臨習毛公鼎、大盂鼎至散氏盤等經典銘文,我將這些傳統(tǒng)篆書的筆法精髓和結構規(guī)律逐步內化,為創(chuàng)作奠定了扎實基礎。篆書創(chuàng)作是一個持續(xù)探索、不斷積累、逐步提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既要深入繼承傳統(tǒng)精髓,又要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將精湛技法與個人情感相融合,將傳統(tǒng)韻味與現代審美相結合,最終創(chuàng)作出既具傳統(tǒng)底蘊又富有個性魅力的篆書作品。
編輯:莊建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