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嘉賓
作品選刊
教師作品
(按年齡排序)
蕭平 行草《李白贈懷素草書歌》條幅 139cm×69cm
李一 草書自作詩《題報春花》條幅 179cm×69.5cm
張金梁 行草《陸游詩二首》中堂 136cm×69cm
鄭訓佐 草書側身回首聯(lián) 138cm×34cm×2
劉恒 行書許渾詩《送客歸蘭溪》條幅 136cm×68cm
朱培爾 草書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堂 180cm×96.5cm
陸明君 草書張喬《七松亭》中堂 139cm×69cm
鄭曉華 行書三尺一池聯(lián) 136cm×34cm×2
潘善助 行草《評論班授課有感》橫幅 32cm×115cm
周斌 行草《七言絕句》條幅 138cm×35cm
毛國典 隸書劉禹錫《烏衣巷》條幅 138cm×68cm
金丹 草書《陳鈞題畫詩一首》條幅 178cm×86cm
葉培貴 行書揆平中堂 137cm×68cm
李逸峰 行書讀書好客聯(lián) 138cm×23.5cm×2
陳志平 行書海闊風香聯(lián) 90cm×25cm×2
朱天曙 行書造化鐘神秀中堂 90cm×46cm
劉照劍 草書鐘張此語聯(lián) 180cm×41cm×2
虞曉勇 隸書義膽中堂 138cm×69cm
方淩波 行書《青年書法評論人才項目有感》札 23cm×38cm×3
李慧斌 篆書閑居至樂聯(lián) 137cm×35cm×2
祝帥 草書《孟子》摘抄條幅 180cm×49cm
學員部分參展作品
(按年齡排序)
作者姓名:華波
作品名稱:自作詩《故鄉(xiāng)早茶》
作品尺寸:248cm×110cm
創(chuàng)作感言:草書具備豐富的情感承載功能。韓愈在《送高閑上人序》中直言:“往時張旭善草書……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發(fā)之。”而在草書創(chuàng)作的實際過程中,情感積累往往被我們所忽略。對于故鄉(xiāng)特產風物、風俗人情的親近和喜愛,那種刻在骨子里的親切感,是這幅作品的情感主基調。
作者姓名:黃玉巖
作品名稱:黃庭堅《跋王觀復樂府》
作品尺寸:248cm×70cm
創(chuàng)作感言:劉熙載謂:“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愿將先賢遺訓置諸座右,不斷錘煉自己,以期窺得書法之堂奧。
作者姓名:曹波明
作品名稱:梁啟超《集宋詞句聯(lián)》
作品尺寸:180cm×15cm×2
創(chuàng)作感言:倉促應急之作,因此以小字為主。平時的臨習比較雜,蕪而不精,書寫零碎,風格難以統(tǒng)一,字法也多漏洞,期待完善。近來特別喜歡梁啟超集宋詞句聯(lián),有趣,因此以嘗試以簡帛隸書為之。
作者姓名:包文運
作品名稱:《經術虛懷聯(lián)》
作品尺寸:180cm×22.5cm×2
創(chuàng)作感言:在創(chuàng)作這件隸書對聯(lián)時,我腦海里并未浮現(xiàn)歷史上任何一件經典的隸書碑帖,字形結構一任自然,隨機生發(fā)。作品書寫完成后,整體面貌雖不甚佳,但也有些許可取之處。
作者姓名:艾宏偉
作品名稱:《傅山書論》
作品尺寸:248cm×115cm
創(chuàng)作感言:整體風格宗法唐懷素僧,參以黃山谷筆意,在書寫過程中,力求字形大小、筆墨干枯濃淡等書寫表達元素有所對比,避免雷同。
作者姓名:陳鍇生
作品名稱:《小窗幽記》選抄
作品尺寸:45cm×68cm
創(chuàng)作感言:書寫對我而言,是沉穩(wěn)從容的抒發(fā)。日常創(chuàng)作時,無論何種形式,我都力求落筆間盡顯此韻味。
作者姓名:張磊
作品名稱:《高二適論書詩一首》
作品尺寸:248cm×69cm
創(chuàng)作感言:余潛心摹寫倪元璐草書之妙,其筆勢若刺菱翻騰,澀鋒渴墨間盡顯忠義氣骨。高二適“草圣平生”之孤詣,與倪氏古拙遙相唱和。余力追晚明風骨與當代學人襟懷之貫通,于欹側跌宕中求金石之氣,亦算不負此番金陵問道之緣矣。
作者姓名:趙紫文
作品名稱:《眾享吾尋聯(lián)》
作品尺寸:230cm×35cm×2
創(chuàng)作感言:
《隨園諸子共襄展后作》
鐘山問道硯池通,玉尺裁云導窾工,
忽報瓊林催卷急,爭看星夜展屏重。
毫端或有參差意,座上堪期匠斫忠,
且共金樽祝云舸,天涯芳信待東風。
作者姓名: 王璽
作品名稱: 自作文《評趙振草書手稿》
作品尺寸: 138cm×34cm×3
創(chuàng)作感言:此文為我為趙振所寫評論(部分)的手稿,自然書寫狀態(tài)下,不計工拙,實為書寫之快事。
作者姓名:劉帥
作品名稱 :《桃李江湖聯(lián)》
作品尺寸: 240cm×30cm×2
創(chuàng)作感言:此為舊作,取法冬心先生隸書,錄山谷詩詞之妙句。金農之隸,體勢寬博若崇山巍峙,而韻致輕盈似流云出岫。其獨擅之掠筆,與漢簡用筆暗契神合,此誠仆傾心于冬心隸法之由也。
作者姓名:徐健
作品名稱:《逸興堂徐來朱跡》
作品尺寸:138cm×34.5cm
創(chuàng)作感言:根植秦漢印,破界格求通變,融金文與簡帛,以平面構成強化對比的現(xiàn)代表現(xiàn)。運刀大刀闊斧,追求大開大合寫意之境。
作者姓名:劉奇
作品名稱:《書作勤為聯(lián)》
作品尺寸:248cm×35cm×2
創(chuàng)作感言:書寫時,著重關注兩個問題的解決:一是草字大寫;二是氣脈貫通。此作品的基礎字形來源于祝允明草書,運用散鋒和鋪毫,增強點畫的殘破感和豐富性,解決了“草字大寫”字內空間的空疏。又通過字勢的擺動和字組的聚散,加大了字形動態(tài)的節(jié)奏表達,有效解決了草書入聯(lián)所面對的“氣脈貫通”的問題。
作者姓名:劉星振
作品名稱:《洛神賦》
作品尺寸:240cm×120cm
創(chuàng)作感言:曹子建《洛神賦》近千字,以八尺整張方可書寫完整。選用白色絹,一是素雅,二是想表現(xiàn)出筆觸與墨色,整體風格追求漢碑氣質。
作者姓名:何進國
作品名稱:《有余豐獲聯(lián)》
作品尺寸:180cm×33cm×2cm
創(chuàng)作感言:以歐楷嚴謹法度為骨,借康有為筆意賦予字勢開張之態(tài),融入行書靈動筆韻。在端莊與飄逸間找尋平衡,每一次提按轉折,皆傾注對碑帖精髓的理解,希望以筆墨為媒,傳遞傳統(tǒng)書法的深邃意境與獨特魅力。
作者姓名:薛飛
作品名稱:節(jié)錄趙壹《非草書》
作品尺寸:180cm×97cm
創(chuàng)作感言:以《張遷碑》《鮮于璜碑》為基調,正文大字,方整古拙,落款小字,錯落活潑,希望能在學古之上有一些自己的探索。
作者姓名:陳維
作品名稱:胡儼《題畫》
作品尺寸:170cm×83cm
創(chuàng)作感言:在創(chuàng)作篆書作品時,我一直覺得把篆書寫出靈動的感覺特別重要,所以在書寫中注重線條疏密變化,通過提按增加節(jié)奏感,同時也嘗試讓作品更有書卷氣。
作者姓名:趙作龍
作品名稱:《意在法從聯(lián)》
作品尺寸:180cm×32cm×2
創(chuàng)作感言:此聯(lián)取法趙之謙碑體行書意趣,運筆沉雄痛快。上追北碑雄強之氣,下承帖學流暢之韻,追求金石、書卷并茂之風神。
作者姓名:葛華靈
作品名稱:《正山堂賦》
作品尺寸:180cm×97cm
創(chuàng)作感言:以《石門銘》筆意書正山堂茶賦,求篆隸遺韻、開張體勢,借筆鋒傳茶禪一味之幽遠。
作者姓名:錢超
作品名稱:戴叔倫《懷素上人草書歌》
作品尺寸:248cm×129cm
創(chuàng)作感言:取法晚明張瑞圖草書風格,同時吸收唐宋大草筆意,力求在張氏書風翻折跳蕩基調上融入唐宋大草的法與意進行調和,嘗試在掌握一家之法的基礎上不斷做“加法”。創(chuàng)作中注重書寫性,在自然書寫中表達枯濕、粗細、虛實、方圓等矛盾關系,通過因勢賦形、因勢利導,營造節(jié)奏感、視覺沖擊力,也有章法布局上的不足,但求一任自然、獨抒胸臆。
作者姓名:于潔
作品名稱:李白《王右軍》
作品尺寸:180cm×80cm
創(chuàng)作感言:借鑒黃庭堅草書開張之勢,融今時氣韻,縱筆馳騁書寫李白《王右軍》詩歌。墨色跌宕間,古意與新風交織,盡顯草書狂放之魂。
作者姓名:肖智芳
作品名稱:《智芳印痕》
作品尺寸:138cm×34cm
創(chuàng)作感言:我的篆刻創(chuàng)作審美追求傳統(tǒng)中古典靜穆、端莊妍美一類,向往文人篆刻。此次作品即以此印風為主,內容選取古代優(yōu)美詩詞,印屏制作以古代印譜形式整紙鈐拓,整體追求簡潔雅致。
作者姓名:阮弦
作品名稱:《一個文士的秋夜》節(jié)選
作品尺寸:136cm×34cm
創(chuàng)作感言:《一個文士的秋夜》是朱以撒先生的書法評論,以古典的筆調,探幽趙孟頫其詩與書,寫下他的苦悶、糾結與彷徨。我以趙體抄寫此文片段,亦可視為此次評論培訓中的一個讀書小記。
作者姓名:印兆麒
作品名稱:《月色荷香聯(lián)》
作品尺寸: 248cm×41cm×2
創(chuàng)作感言:該作文辭意境契合隨園學習氛圍,以行書為之,力求正大雄強氣象。
作者姓名:王肖丹
作品名稱:《文字學堂聯(lián)》
作品尺寸:248cm×17cm×2
創(chuàng)作感言:大篆之妙,在于渾厚中見靈動。余作書以字理為根基,重書寫意趣,古人所謂“如錐畫沙”,今更求時代質感。篆法非復古摹形之術,實為跨越三千年的對話。
作者姓名:邱軍輝
作品名稱:《郭令歐陽聯(lián)》
作品尺寸:138cm×35cm
創(chuàng)作感言:學習甲骨金文的老規(guī)矩,吸收秦漢篆書的精氣神。既要守住筆墨的根本,又努力表現(xiàn)時代的面貌。追求融合古今,以見真章。
作者姓名: 吳成君
作品名稱:《自作詩一首》
作品尺寸: 245cm×70cm
創(chuàng)作感言:這首詩是駱冬青老師的課堂作業(yè),自己挺喜歡。草書主要取法小王、懷素、張旭《斷千字文》及良寬。平時注重體驗不同線、結體帶給自身的感受,創(chuàng)作中強調在即時情緒下章法結字的生成及時空節(jié)奏的表達。
作者姓名:王笑
作品名稱:自作文《論書隨筆》
作品尺寸:248cm×119cm
創(chuàng)作感言:余初至金陵,棲遲旬日。恍與散老神交。江南水鄉(xiāng),煙柳畫橋。臨池之際,忽生破繭之思,潑墨揮毫,期以墨色之變,氤氳水墨間,寫盡云煙萬象。
作者姓名:趙振
作品名稱:《明代題畫詩二首》
作品尺寸: 250cmx124cm
創(chuàng)作感言:八尺大草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創(chuàng)作方向。本件作品取法以明清草書韻致為底,筆墨流轉間多借唐人技巧,不拘泥于個別點畫的得失,雖有諸多不足,依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與完善。
作者姓名:孟安康
作品名稱:《示學子帖》
作品尺寸:138cm×34cm
創(chuàng)作感言:古之學書者以用筆為先,筆為書之充。使學字者持敬正心,援筆施于字,不求應而自應。愚也于書愿學而未能,視之心正筆正者,將執(zhí)此以為的。
作者姓名:謝孜菡
作品名稱:《古硯清言聯(lián)》
作品尺寸:180cm×24cm×2
創(chuàng)作感言:以何紹基詩句入聯(lián),運筆間墨色干濕濃淡交織,字形或收或放自如。通過強烈的左右對比,讓楹聯(lián)畫面層次豐富,盡顯筆墨意趣。
作者姓名:李鴻川
作品名稱:《批評小稿》
作品尺寸:50cm×35cm
作品感言:以小字行草記錄近期對當代書法現(xiàn)象的所思,嚴格來說,它遠稱不上典型的書法創(chuàng)作,還存在諸多書寫技法與形式上的瑕疵,但反映了我當時真實的書寫狀態(tài)。
作者姓名:王蓉
作品名稱:韋應物《橫吹曲辭?長安道》
作品尺寸:180cm×97cm
創(chuàng)作感言:吾師自然萬象,汲典籍菁華。今追“絢爛”境:入古化碑,窮盡刀筆變;積學千遍,方得游行自在。待五色閱遍,乃作減法,煉至味淡泊,以證“絢爛至極反造平淡”道。
作者姓名:李玥
作品名稱:《藏古聚德聯(lián)》
作品尺寸:180cm×24cm×2
創(chuàng)作感言:文本內容以對聯(lián)形式,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了王覺斯筆意,總結了近一個月以來的學習感悟。
作者姓名:劉磬儀
作品名稱:宋劉克莊詞《念奴嬌·隆乾間事》
作品尺寸:248cm×119cm
創(chuàng)作感言:此作書于金陵培訓期間,欲取漢碑雅正廟堂之象,更追自然古拙之意,期以拙筆表現(xiàn)隸書渾樸又不失靈動之感。心之所向,腕底猶隔,惟以砥礪求之。
作者姓名:沈嘉涵
作品名稱:鄧文原《題畫詩》
作品尺寸:180cm×81cm
創(chuàng)作感言:書法非止技法的錘煉,其翰墨之妙通于神明,尤賴人品、學識、閱歷三者兼?zhèn)?。是故積學累功,臻于心手相忘之境。當其揮毫之際,全幅在胸,精神融會,乃能悉寓于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