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德科
1.前幾天〔2025/7/25〕,中國單價地王在上海誕生,樓面地價高達20.03萬元/平米。地段當然很好,就在法國梧桐樹長得很茂盛的衡山路附近。
2.為什么這么貴?地段好僅僅只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已。地價主要由三個因素共同決定:地段、容積率與用地性質。處在上海超核心地段,這塊地是住宅用地性質(如果是商業(yè)用地性質,那么地價很可能就直接減半還不止),再加上容積率僅有1.3,所以就變得特別稀罕,單價自然就高。
3.央企中?;蛘猩躺呖诙枷胍@塊地,但最終不敵來自浙江的一家民企——「汽車模具大王」葉華彪家族以12.25億元總價拿下了「迷你地」。
4.這塊「迷你地」占地面積僅4705.49平米,容積率為1.3,只能蓋幾套合院。這塊地如果按房地產開發(fā)常規(guī)套路來做,大概會規(guī)劃5套至10套合院,規(guī)劃無論怎么排,都會顯得很擁擠;但制造業(yè)大佬拿下這塊地,很可能是蓋房子給自己住,那就不一樣了,可以規(guī)劃出一座空間很闊綽的莊園。
5.倘若幾十年或幾百年之后的有一天,葉華彪家族要把這塊地賣掉,那就更值錢了——買家不用跟其他業(yè)主商量,就可以把房子拆掉重蓋,蓋成他想要的模樣,因為這塊地就只有一個業(yè)主。在整個中國,如此地段的「迷你宅地」,實在太稀罕了。
6.買這樣一宗「迷你地」,自己蓋一套房子,這是很多有錢人的夢想。他們往往想著讓整個家族甚至一群親戚都住在一起。去年,我們寫過一篇文章,《》:他們已經經歷了「從無到有」與「從有到優(yōu)」,現在他們渴望的是「從有到親手完成」——親手建造,勢必會投入更多情感;自然人拿地,是「情感經濟」體現在樓市的一種重要形式。
當然,要像葉華彪家族那樣拿出12.25億元拿地蓋房子給自己住,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但只要不在上海這種城市,不在核心地段,很多「迷你地」還是不少人買得起的,比如去年〔2024/11/12〕普洱市就成功出讓了三宗「迷你地」,占地面積在200平米左右,都是自然人拿地,每宗地的成交價在58.5萬元至105萬元不等。
7.中國單價地王,樓面地價20.03萬元/平米,真的貴嗎?曾經先后執(zhí)掌華潤集團、中糧集團、中化集團三大央企的寧高寧先生,前段時間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說:「只要中國經濟持續(xù)發(fā)展,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就會有持續(xù)的住房改善和升級需求,因此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遠未達到頂點。比方說現在北京的平均房價大約在五六萬元每平米,香港的平均房價目前大概在15萬到20萬港幣每平米,北京還差了兩三倍?!?/p>
紐約與倫敦都有單價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平米的住宅,上海還沒有。我實在想不出來,今日之上海,哪方面不如紐約或倫敦?
主編-何玲 影像總監(jiān)-費嘉
編輯-盧丹婷 編導-沈奕飛 攝像-王德正
商務總監(jiān)-周慧慧 總策劃-王冬鶯 總編輯-劉德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