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陰在山海間悄悄流淌
有些故事也在時光里愈發(fā)清晰
在貴州黔東南的群山中
有一個叫巫梭的苗寨
那里的木屋藏著古老的歌謠
那里的溪流映著孩子們的眼睛
十年前
一個來自北侖的身影
帶著一份滾燙的牽掛走進這里
于是
“走出去”與“留下來”的故事
便在山間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花
朝霞映山花
寫在“朝霞媽媽”為愛黔行十周年之際
巫梭村
巫梭村是貴州苗家村寨,現有406戶村民2000多人口。村里木屋錯落有致,苗族文化歷史悠久。
“巫梭”系苗語音譯,意為淌流白水的地方。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有保存完好的森林和清澈見底的小溪,但這里同樣因群山環(huán)繞,位置偏僻,距離最近的方召鎮(zhèn)政府所在地有20公里。
巫梭村地理位置
一場相遇,一顆種子
楊星,2004年出生在這個群山環(huán)繞的村子。
“我不止一次地想過,當初要是沒有考上大學,我大概率早早地就嫁了人,到現在或許都是兩三個孩子的媽媽了?!?/p>
這是許多巫梭村女孩子曾經的生活狀態(tài)。
在人生的岔路口,繼續(xù)讀書、輟學打工還是早早地結婚生子?每個選擇,都通往截然不同的路。
楊星是幸運的,她沒有早早地結婚生子。
而改變源于一次相遇。
楊星
2015年的那一天,村里來了一群陌生而又熟悉的客人。
“你就是大家說的朝霞媽媽嗎?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嗎?”上小學五年級的楊星一點也不怯生,這是她第一次見到胡朝霞。
“你想去我的家鄉(xiāng)看看嗎?”胡朝霞蹲下身與楊星交談。“山外面有更寬的路,讀書能走出去,去好多好多地方?!?/p>
“好啊?!?/p>
胡朝霞的話像一顆種子,落在了楊星心底?!案鼘挼穆贰笔鞘裁绰罚叱鋈ツ芨墒裁矗克肴タ纯?。
一句“走出去”讓楊星發(fā)力學習,她的人生軌跡也因此發(fā)生變化。
楊星(左三)參加交流會
2016年,楊星就讀臺江縣第一中學。
2019年,楊星考上臺江縣民族中學。
2022年,楊星考上貴州中醫(yī)藥大學。
2025年暑假,楊星邀請胡朝霞到家里做客,她告訴朝霞媽媽,經歷了三年的大學生涯,她已經讀懂了“走出去”的深刻含義。
“走出去后,還要走回來?!?/strong>楊星說她決定“留下來”,做一名真正讀懂苗族患者的醫(yī)生。
一封書信,一盞明燈
巫梭的山,不只孕育中草藥。
姬進忠的夢想就在這片“百草園”中萌芽。
苗人看病,常常因方言問題,與醫(yī)生溝通不暢。年少時,村中長輩尋醫(yī)問診,常帶上姬進忠。當了幾年“翻譯官”,姬進忠突然說,他想當醫(yī)生。
可對于年少的姬進忠來說,夢想就像巫梭村的山路,蜿蜒曲折,連綿無盡。
“自己都不確定,在哪個彎頭就走了回頭路。”這是姬進忠追夢路上最大的難關。
與胡朝霞的書信成了破解難關的鑰匙。
胡朝霞(左)與姬進忠(右)合照
姬進忠回憶,小學四年級時,給胡朝霞的第一封信,他寫得格外認真。
他坐在桌案前想了很久,“信送到北侖要多久,朝霞媽媽會回信嗎……”下筆時,寫不端正的字,寫了又擦,擦了又寫。
朝霞媽媽很快回信了,信中語言又暖又甜。
但高中畢業(yè)前夕,朝霞媽媽的一封回信卻讓他徹夜難眠。
姬進忠家中兄弟姐妹4個,家庭生活不易。當同村有人家翻新房屋,添置家具,姬進忠的內心動搖了,覺得自己身為家里最年長的哥哥,是不是也應該像他們一樣外出務工,賺錢撐家。于是他寫信將自己的困惑告訴了朝霞媽媽。
“糊涂啊!”這是胡朝霞回信最快的一封。“人的目光分兩種,一種是短視,一種是長遠,吃苦也分兩種,一種是吃短苦,一種是吃長苦”。
姬進忠在北侖貴州青少年研學營閉營儀式上的分享
帶著朝霞媽媽的期盼,2019年,姬進忠如愿考上貴州醫(yī)科大學,2024年,他被保研至浙江大學,成為巫梭村有史以來走出的第一位研究生。
“巫梭的路都是山路,要付出很艱辛的努力才能爬上山頂,看到更廣闊的風景。”2025年,在北侖貴州青少年研學營閉營儀式上,姬進忠用這句話形容了當時看到胡朝霞回信的想法。
一群人,十年光
胡朝霞是誰?
胡朝霞,寧波市北侖人,現任北侖區(qū)公安分局副局長。
胡朝霞
2010年,還是一名車管所民警的她從一名愛心人士處聽說了貴州巫梭村。這也是胡朝霞第一次知道這個1600公里外的村子,村里還有一群“可愛”的孩子。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每一個孩子都是人間天使,都應該綻放自己的美麗?!?011年起,胡朝霞開始結對幫助巫梭孩子,四年結對了28個。
胡朝霞與巫梭孩子擁抱
“孩子們還缺哪些文具?我挑的這些他們會喜歡嗎?”
“這些衣服不錯,足夠他們過個好年了,哈哈?!?/blockquote>“家里生活還好嗎?一定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建設家鄉(xiāng)?!?/p>
姬如玉、姬團勇、張金蓮……只識字跡未謀面。
“牽掛深了,力量大了,想做的就多了。”2014年,感動于胡朝霞的執(zhí)著,越來越多的北侖愛心人士要求加入巫梭村“護長”行列。
這一年,他們一起為孩子們送去了電腦、衣服、圖書;他們發(fā)起了“陽光早餐”捐贈活動;他們點對點結對了更多的巫梭孩子……
胡朝霞愛心團隊與巫梭孩子合影
恩者仁也。2015年春節(jié),胡朝霞收到了一封集體邀請信。
“朝霞媽媽,讓我們盡一盡地主之誼,當面對你說一聲‘謝謝’”。
“我也想親眼去看看我的孩子們,隔著山??傄肽??!?015年夏,籌備了幾個月,愛心團隊經過2個小時的飛機,5個小時的車程,終于,到了巫梭村。
巫梭村民列隊相迎
蘆笙聲聲響徹苗寨。
楊星、姬進忠、姬如玉、姬團勇、張小龍、姬艷蓮……還有好多村民穿著苗族盛裝冒雨在村口列隊相迎。
正在臺江縣城念初中的張金蓮,特地讓父親趕著泥濘山路來到村寨,拍下了一張模糊的胡朝霞的照片?!?strong>就想看看朝霞媽媽長什么樣,是不是像我夢里那樣。”
“默念了無數次的名字,今天一個個對上了。”
“我們做的一切,很值得。”
胡朝霞看著一張張不曾修飾的臉,哭了。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一起努力,改變自己、改變家庭、改變村寨,好不好?”胡朝霞在小學操場上大聲說。
“好!好!好!”誓言在整個苗寨回蕩。
北侖、巫梭兩地孩子和胡朝霞愛心團隊合影
2025年7月,貴州高考分數線公布,巫梭村傳出了一個天大的消息,全村23名高中畢業(yè)生全部上了本科線。自2015年以來巫梭村已培養(yǎng)出100多名大學生。
如今的巫梭村
木屋依舊錯落
卻多了朗朗書聲
山路依舊蜿蜒
卻走出去了100多個大學生
致敬每一份“為愛黔行”的堅持
也祝福每一個在愛里成長的孩子
山花開得正盛
往后的日子,定是越來越好
來源丨記者 吳雨婷 戴金棟
編輯、一審丨支倩君 二審丨王昱嘯 三審丨謝挺
責編丨沈焰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