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單位的曠野。
家是最小單位的曠野,哪怕是一平方米的空間也藏著意想不到的可能性。也許是一張靠窗的椅子、一方陽臺的綠意,或是一角堆滿娃娃的小柜子,在這些角落里,生活被放得很細,時間也變得柔軟起來。
作為一名教育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如棲的生活比較忙碌,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兩個孩子。想一個人獨處時,閣樓書房就是如棲的首選。
十幾年前裝修時,如棲就有將自家的閣樓打造成閱讀角的想法,但閣樓最終被打造成了居家辦公的書房,更強調工作屬性,閣樓的空間也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到了2020年,一家人居家的時間增加,閣樓、露臺空間的價值就一下體現了出來,孩子們喜歡到露臺上玩,如棲則可以在閣樓放松。也是這時如棲開始重拾被遺忘在閣樓多年的閱讀角的設想。
閣樓空間比較特殊,放成品家具不合適,后期改造也不便動硬裝,所以如棲請木工按照尺寸定制了書架,將閣樓1.5平方米的空間,設計成兼具喝茶、讀書、收納功能的小角落。在她看來,挑選家具最要考慮風格的統(tǒng)一,茶具、綠植、插花相互呼應,能有效提升閣樓閱讀角的氛圍感。書架最下層的編織籃既是收納空間,也能在視覺上統(tǒng)一風格,疊放靠枕席地而坐,搭建出一個風格協(xié)調的坐讀角落。當然,各種家具軟裝根據季節(jié)進行更換也很有必要,能讓家里保持新鮮感?!叭绻笃诩尤胗耙艄δ埽蔷头浅M昝懒??!?/p>
如棲想放松、想清靜的時候就會去閣樓,坐在閣樓的地毯上,聽著露臺傳來的鳥啼聲,一個人讀書喝茶。對如棲來說,閱讀既是一種放松,也是為了自我提升。關于選書,如棲沒有特別的傾向,她不局限于某一類型的書,喜歡讀文學類的,也會看一些提升審美的書。“在打造閣樓書房的過程中,我找到了自我。以前總是忙于工作和孩子,感覺沒有自己的空間。但在這里,我可以放空自己,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時間?!?/p>
TIPS:選擇實用與美觀并重的軟裝。
我一直對“美”比較執(zhí)著,而且我認為實用性和美觀同樣重要,在挑選家具時會格外注意這一點。之前買過一款很滿意的風箏燈,不僅造型獨特、占地小,還能在照明之外和孩子一起做手影游戲,一燈兩用。這大概也是我家戶型比較老,卻仍能收獲很多人喜歡的原因吧!
天天是一名景觀設計師,對植物的季節(jié)性變化有著敏銳的感知。到了周末,天天會根據不同的花期,漫步在城市的各個公園。2023年,天天迎來了工作的轉折點,工作項目量的減少和生活節(jié)奏的放緩,讓她有了更多時間去琢磨自己的愛好,開始打造她的陽臺花園?!拔蚁M约耗鼙3植粩噍敵龅臓顟B(tài)。”
很快,花園的靈感就在她家臥室一隅的小陽臺上實現。這個陽臺只有2平方米,“空間的限制條件越多,激發(fā)的創(chuàng)意反而可能更奇妙?!睘榱顺浞掷妹恳淮缈臻g,她選擇了以長方形和方形空心磚為基礎縱向搭建,通過疊放拉出錯落有致的高低差,便于擺放植物時突出主景。應季植物不斷變化,空心磚也可以實時調整布局,適應新的擺放需求,一季一景,??闯P隆V参镌陉柵_上“蔓延”,到了最后,天花板也成了植物的棲息地。
關于挑選植物,去充滿生活氣息的線下花市是天天的首選。她養(yǎng)的植物也大多是本地花市常見的品種:琴葉榕、五彩芋、秋海棠、天竺葵……她家的陽臺向東,光照和濕度條件都有限。雖然天天挑選的植物都比較普通,卻能很好地適應天天家陽臺的環(huán)境。
“這個花園不像一個大件家具,放在那兒就一直不動了,我希望我的陽臺花園是動態(tài)的,是在調整中成長的。”天天每日都會花時間打理花園:澆水、換盆、修剪、打掃落葉。時不時地調整花園的設計、空心磚的壘放、植物的位置、裝飾品的更換——“這個過程也就是新靈感不斷生發(fā)落地的過程。”
泡一杯茶,捧一本書,或是單純地發(fā)呆。在這個小小的角落里,她可以暫時拋開社會角色,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只剩下她與植物的對話。在照顧花草的過程中,她也慢慢理解了植物有自己的物候變化。“冬天它們會休眠,你不知道它們會不會在春天重新發(fā)芽。”這種生命循環(huán)的不確定與驚喜,讓她感受到一種莫名而強烈的力量。雖然生活和工作已經趨于穩(wěn)定,但植物的物候變化讓她更清晰地感受到,時間從未停止。
TIPS:陽臺花園是一場因地制宜的實驗。
養(yǎng)植物不必去挑戰(zhàn)自己。新手挑選珍稀但難打理的植物,實際上是在給自己添堵。根據自己居住地的條件選擇適合的植物更重要,無論如何,能夠享受精心打理植物的這個過程就好。
Ada的工作與電商相關,平時很忙碌,沒有太多時間沉下心來學習。因此在設計新家的時候,她特意預留了家中的陽臺與茶室的共享空間作為書畫角。4平方米的書畫角被綠植環(huán)繞,陽光柔和地透進來打在桌前,桌邊墻面釘著沒畫完的工筆畫。Ada在這兒為自己營造了一個“被動學習”的環(huán)境。
“我骨子里是一個傳統(tǒng)派——書法喜歡一筆一畫書寫的,繪畫喜歡一筆一筆描繪的。”盡管書畫角不大,但Ada尤其重視細節(jié)的設計和家具的選擇。陽臺光照充足、通風透氣,適合養(yǎng)綠植,讓植物包圍書畫角,舒適護眼。應季鮮切花的插瓶也是不可或缺的。而黑胡桃木的書桌結構穩(wěn)定耐曬,不易開裂,正好適合書畫角面光的環(huán)境。書畫角背后的茶室有一個帶膠片播放功能的藍牙音響,Ada需要集中精力時,會播放一些安靜的音樂。除此之外,她也喜歡焚香,以點線香為主,每日早晚點上一根。
Ada習慣早起,早晚各花兩小時進行書畫練習,也經常邊喝茶邊書畫。她偶爾會將幾天的工作集中完成,擠出完整的一天宅在家里用來練字畫畫。因而書畫角的使用頻率極高,就連家里的貓咪也愛來這里曬太陽。“坐在書畫角練習時是完全自由的,乙方做久了,總是渴望有一些自由的發(fā)揮?!痹诰氉趾屠L畫的過程中,她既在尋找一種手忙心閑的狀態(tài),也希望以此修身養(yǎng)性?!拔沂莻€缺少耐心的人,但書畫需要的便是耐心,它是一種自我修復的正向選擇?!?/p>
TIPS:巧借自然光打造書畫氛圍。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燈能夠完全模擬太陽光,因此書畫角被我放在陽臺,可以讓我在白天獲得充分的自然光線。光線過強的時候,半遮光的蜂巢簾就起到了作用,類似于攝影中的柔光紙的應用,能讓光線變得舒適、柔和。
生姜自小便展現出對“物”的濃厚興趣。小時候,她喜歡悄悄收集漂亮的包裝盒和贈品,把五顏六色的紙片視若珍寶。“小時候看《哈利·波特》這類的奇幻電影,我就喜歡一些神秘學的復古物件,像是植物種子、小玻璃瓶、小書本之類的?!鄙f。
“我自己的長輩也有收藏的愛好,比如,茶壺、郵票,小時候常常能收到長輩出遠門帶回家的稀奇古怪的小東西。所以其實玩這些也是受到家里人的影響?!边@種血脈中的熱愛讓她不知不覺中開始了收藏。
隨著長大后的自由,這份熱愛變得更加專注和深刻。進入大學后,生姜開始接觸并收藏一些跳蚤市場和古董店中的物件,這也成為她收藏之路的起點?,F在,她的收藏品主要是古董娃娃、微縮場景以及可動玩具。如今,家中老房子的臥室已經是她的收藏樂園和工作室,堆滿了她的收藏戰(zhàn)利品。來自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的玩具在她的展示柜中相互依靠,構成了生姜用熱愛搭建成的小小王國。
在生姜的心中,收集物件的過程和擁有它一樣有趣。她最喜歡的物品之一,是她在日本跳蚤市場發(fā)現的一件小巧的針線盒。在市集遇到這個小巧的針線盒時她就被深深吸引。一開始她只是為了盒子的外形買單,而回家打開把玩時,她發(fā)現針線盒里竟然藏有幾個不同的微型場景。這種意外的收獲讓她深深著迷,仿佛跨越了時間和國度在與玩具的故事對話。
TIPS:利用縱向空間收納。
對于比較小又比較密集的空間,可以把柜內柜外的縱向空間和夾縫利用好。柜外整體可以將一些掛畫往高處掛,也可以在夾縫處的墻面增添一些小物件進行充分利用。柜內可以將玩具擺件的收納營造一些層次感,就比如,將后排墊高,安排大小的玩具錯落開來。
梁小鐵是一位獨立攝影師,日常奔走在各類拍攝現場,用鏡頭記錄生活的細節(jié)。他熱愛騎行,在居家生活中仍堅持著這個愛好,特地在書房的一角騰出了一塊大約一平方米的空間,布置了一個小小的騎行角。角落雖不大,但布置得頗有條理:騎行臺上架著他常用的公路車,腳邊鋪著防滑墊,旁邊掛著毛巾、水壺,日常訓練所需的東西一應俱全。對他來說,這一平方米足夠讓身體動起來,也足夠在忙碌之余讓思緒沉淀下來。
對梁小鐵來說,騎行在少年時期只是為了上下學,而成年后的他發(fā)現騎車的魅力,騎行也真正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和鍛煉習慣。從重慶到西藏、從中國臺灣到廈門,梁小鐵騎行過無數城市,單槍匹馬,一輛自行車,踏遍了大大小小的地方。
在家中進行騎行鍛煉時,騎行臺是他最理想的裝備。自行車穩(wěn)固地固定在臺子上, iPad放在面前的小桌子上,通過虛擬騎行軟件的連接,模擬各種真實的騎行場景。今天想挑戰(zhàn)體能,便選擇山坡、丘陵路段多的路段;今天只想簡單鍛煉,便選擇平原為主的城市。
這種設備比傳統(tǒng)的動感單車更加專業(yè),上坡下坡的阻力變化讓室內騎行充滿了挑戰(zhàn)與趣味,非常契合梁小鐵的需求。對他而言,這種騎行訓練是最佳的鍛煉方式,充滿儀式感地換上騎行裝,大汗淋漓的一場騎行后,生活像是重新充滿電量。如同他書房的另一個擺滿吉他的音樂角一樣,沉浸于這些愛好中的時間,是他忙碌工作中寶貴的自我修煉時光。
騎行臺旁的墻上,掛著一個車架、一些獎牌以及他曾經騎行西藏、中國臺灣等地的紀念品。那些曾經的遠行與冒險仍然在梁小鐵心中歷歷在目,而這些掛起來的紀念品靜靜地保留著那些記憶和故事。
TIPS:空間雖小,“騎上就能動”。
哪怕只是一個一平方米的角落,也要盡量保持“騎上就能動”的狀態(tài)。騎行臺的位置盡量靠墻,方便穩(wěn)固,旁邊留出一個小推車或層架放置常用物品,避免每次騎行前都要滿屋找東西。一個小的循環(huán)風扇或迷你換氣扇也值得擁有,能大大提升騎行時的舒適感。
編輯:聶麗平
撰文:丁嘉琳(如棲、天天、Ada)、徐夢然(梁小鐵、生姜)
新媒體編輯:Yuri
排版:Cecilia
設計:Lidianer
圖源:受訪者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