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jì)南的煙火氣,藏在巷弄里的魯菜館子中。
魯菜作為八大菜系里的老大哥,在濟(jì)南這塊地界上,早就不是高高在上的精致宴席,而是融進(jìn)了尋常日子的家常菜。
濟(jì)南人認(rèn)魯菜,認(rèn)的是那份扎實的味道,是刀工里的講究,是火候里的功夫,更是價格里的實在。
今天要說的這 6 家魯菜館,都是本地人常去的地方,平價實惠,味道正宗,去吃準(zhǔn)保不踩雷。
一、崔義清魯菜
在濟(jì)南吃魯菜,繞不開崔義清。
這家由 “魯菜泰斗” 崔義清大師創(chuàng)辦的老字號,在本地人心里,絕對是魯菜里 “天花板” 級別的存在。
一進(jìn)門,就能感受到老館子的厚重,墻上掛著崔老的照片,師傅們在廚房里忙得熱火朝天,鍋碗瓢盆的碰撞聲里,飄出勾人的菜香。
爆炒腰花更是刀工與火候的雙重考驗。師傅把腰花切出均勻的麥穗花刀,下到熱油鍋里猛火爆炒,幾秒鐘的功夫就出鍋。
端上來的腰花,每一片都像綻開的小花,脆嫩彈牙,醬香濃郁得裹在每一絲肉里。配上脆生生的筍片和木耳,一口下去滿是鑊氣,連湯汁都想拌著米飯吃。
來這兒,九轉(zhuǎn)大腸是必點的。
據(jù)說這道菜從清朝就有了,崔老更是把它做到了極致。
端上來的大腸,油光锃亮,一圈圈的卷得整齊,看著就透著功夫。
夾一塊放進(jìn)嘴里,先是微微的甜,接著是酸,然后是辣,最后落回咸鮮,五味在舌尖上打轉(zhuǎn),卻一點不沖突。
大腸處理得干干凈凈,一點怪味沒有,外皮帶著點焦脆,內(nèi)里軟嫩,越嚼越香,難怪老濟(jì)南人說 “沒吃過崔義清的九轉(zhuǎn)大腸,等于沒吃過魯菜”。
還有 “濟(jì)南第一湯菜” 奶湯蒲菜,用老母雞和肘子熬出的奶白濃湯,看著就厚實。
蒲菜是濟(jì)南的時令菜,脆嫩得像嫩筍,帶著清甜,在濃湯里浸過,吸足了鮮味,一口下去,鮮得人直咂嘴,連湯都想喝個精光。
儀式感滿滿的硬菜!鯉魚炸至金黃酥脆,澆上酸甜醬汁,上桌時“魚躍龍門”的造型超吸睛,魚肉外焦里嫩,蘸汁吃絕了。
這幾道經(jīng)典菜,是本地人打小就認(rèn)的味道,來這兒吃的,不光是菜,更是對魯菜的那份敬意。
二、匯泉樓
匯泉樓藏在老城區(qū)里,說是小館子,名氣卻不小,是濟(jì)南人心里的寶藏魯菜館。
住在附近的居民,家里有個大事小情,比如長輩過生日,都愛往這兒鉆,常常要提前好幾天預(yù)約才能訂到桌。
這兒的菜,沒有花哨的擺盤,卻勝在實在。
就拿糖醋鯉魚來說,選的都是鮮活的黃河鯉魚,炸得金黃酥脆,身子彎成月牙形,澆上濃稠的糖醋汁,酸甜的香味能飄出老遠(yuǎn)。
夾一筷子魚肉,外皮脆得掉渣,內(nèi)里的肉嫩得能抿化,糖醋汁酸甜得恰到好處,多一分則膩,少一分則淡,連魚骨頭都炸得酥香,讓人忍不住啃干凈。
除了硬菜,匯泉樓的家常菜也做得地道。炒合菜里的豆芽脆嫩,粉絲爽滑,雞蛋金黃,大火快炒出來的鍋氣,配著煎餅吃,香得人直點頭。
還有燉得酥爛的紅燒肉,肉皮 Q 彈,瘦肉不柴,肥的部分入口即化,甜咸口的湯汁泡米飯,能讓人多吃兩碗。
來這兒吃飯,就像到了親戚家,菜量大,價格公道,吃得舒坦又暖心,難怪老主顧們來了一波又一波。
三、春水鍋貼 魯菜家常菜
春水鍋貼在濟(jì)南開了好些年,說是魯菜家常菜,其實最出名的是鍋貼,但老食客都知道,他家的魯菜小炒也一點不含糊。
附近的老街坊,從小孩吃到成家,都說 “他們家的鍋貼盲點不會出錯”。
鍋貼的餡料有好幾種,牛肉大蔥的,肉香混著蔥香,咬一口能嘗到牛肉的顆粒感;肉三鮮的,里面有蝦仁、豬肉和韭菜,鮮得很;
素三鮮的則清爽,雞蛋、木耳、粉絲混在一起,適合不愛吃肉的人。剛出鍋的鍋貼,底部煎得金黃酥脆,像一層薄脆的殼,咬下去咔嚓響,湯汁順著嘴角流,燙得直哈氣也舍不得松口,得趕緊吸溜著吃。
除了鍋貼,風(fēng)味茄子也是必點的。茄子炸得金黃,裹著甜面醬,外皮帶著點焦脆,內(nèi)里軟綿,甜中帶咸,帶著蒜香,配著鍋貼吃,解膩又下飯。
蛋黃獅子頭也做得不錯,個頭不算大,但肉緊實,里面混著咸蛋黃,咬開能嘗到沙沙的蛋黃香,淋上的醬汁咸鮮,泡米飯正好。
來這兒吃飯,不用點太多菜,一份鍋貼配個小炒,十幾塊錢就能吃得飽飽的,實惠又對味。
四、老董家菜館
老董家菜館藏在巷子里,店面不大,幾張桌子擺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營業(yè)時間從中午 11 點開始,一到點就坐滿了人,好在出菜快,排隊也有序,不會等太久。
沒上菜前,老板會端上免費的果盤和瓜子零食,讓人坐著不心急,透著股實在勁兒。
他家的菜性價比很高,黃燜雞是招牌,用的是本地的小公雞,燉得爛糊,雞肉入味,里面的土豆吸足了湯汁,粉糯香甜,湯汁濃稠,拌米飯能吃一大碗。
炸蘑菇也做得好,蘑菇裹著面糊炸得金黃,撒上椒鹽,外酥里嫩,帶著蘑菇的鮮,像零食一樣,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盤。
風(fēng)味茄子和別家做法不同,茄子切得粗條,炸得更透,醬汁里多放了點醋,酸甜口更重些,吃起來更開胃。還有烤得焦香的羊肉串,肥瘦相間,撒上孜然和辣椒面,香得人直咽口水。
來這兒的多是附近的上班族和學(xué)生,點幾個菜,喝點小酒,花不了多少錢,吃得卻自在。
五、魁盛居
魁盛居是家百年魯菜館,門頭古色古香,木格窗上掛著紅燈籠,一進(jìn)門就透著股老濟(jì)南的韻味。
雖然是百年老店,人均消費卻只要 100 多,在魯菜館里算是比較實惠的。
爆炒腰花是他家的拿手菜,味沒得說。腰花切得均勻,麥穗花刀綻開得漂亮,猛火爆炒后,脆嫩爽口,一點腥味沒有。
醬汁收得剛好,裹在腰花上,咸鮮中帶著點微辣,配著脆生生的配菜,一口下去滿是滿足感。
九轉(zhuǎn)大腸也做得地道,選料就夠講究,每段都厚實瓷實。
外皮炒得帶點脆皮,咬開內(nèi)里軟嫩,味道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酸甜口,五味調(diào)和得平衡,吃著不會覺得某一味特別突出,反而越嚼越有層次。
來這兒吃飯,既能嘗到正宗的魯菜功夫,又不用花太多錢,難怪年輕人也愛來這兒小聚。
六、梅飛酒家
梅飛酒家在濟(jì)南魯菜圈子里名氣不小,脾氣卻有點 “倔”—— 他們家只有現(xiàn)場取號一種方式,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預(yù)約,所以想吃的話,最好提前去取號,不然就得排上老半天。
但老食客都說,這隊排得值。
爆炒腰花是一絕,腰花處理得干凈,刀工利落,炒得火候剛好,脆嫩得像在嘴里跳舞,醬香濃郁,一點不膩。風(fēng)味茄子炸得外酥里軟,醬汁裹得均勻,甜咸口帶著蒜香,每次來都有人點。
九轉(zhuǎn)大腸也做得有特色,大腸洗得干凈,炒得火候足,外皮帶著點焦香,內(nèi)里軟嫩,五味的比例調(diào)得剛好,吃著過癮。
還有咸蛋黃獅子頭,個頭大,肉緊實,里面的咸蛋黃沙沙的,香得很,淋上的醬汁咸鮮,配米飯吃再好不過。
來這兒吃飯,雖然要排隊,但看著端上來的菜,吃著那口地道的魯菜味,就覺得值了。
濟(jì)南的魯菜館,就像濟(jì)南人一樣,實在、熱情,不玩虛的。
這些館子能在濟(jì)南扎根這么久,靠的就是本地人一張張認(rèn)賬的嘴,一份份實在的回頭客。
在這些館子里,吃著熱乎的菜,聽著周圍的濟(jì)南話,你才能真正摸到濟(jì)南的脈搏,嘗到這座城市最本真的味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