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印度期間,菲總統(tǒng)馬科斯的一句話,讓印度總理莫迪當場變了臉,當時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
1.馬科斯高調訪印,達成重磅合作
最近,馬科斯帶領著龐大的團隊,浩浩蕩蕩奔赴印度。這次訪問絕對稱得上是大動作,隨行的內閣成員多達10人,整個行程持續(xù)了整整5天,是馬科斯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海外出訪,這似乎在向世界宣告:菲律賓對于拉攏印度絕對是真心實意。
(馬科斯訪問印度尋求合作)
雙方這次簽了13份重磅協(xié)議,直接把兩國關系升級為"戰(zhàn)略伙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菲律賓最看重的就是“布拉莫斯”導彈的合作協(xié)議。背后隱藏著菲律賓對地區(qū)軍事格局的深遠圖謀。
該導彈射程可達290公里,速度接近3馬赫,被菲律賓視為封鎖南海航道的"海上殺手"。
目前菲律賓已經砸下3.75億美元買了3套系統(tǒng),去年4月到貨第一套,今年4月第二套也海運到位。此外,他們還計劃追加6套,總預算超過7億美元!這些導彈將部署在從呂宋島西部到巴拉望島的位置,形成一條1200公里的"海上火力封鎖鏈"。一旦9套系統(tǒng)全部到位,從巴士海峽到民都洛海峽的關鍵航道就都在菲律賓的導彈射程之內了。
菲律賓打的什么算盤,大家都清楚,而在這背后還有更大的野心。
(“布拉莫斯”導彈被菲律賓視為封鎖南海航道的"海上殺手")
2.馬科斯的一句話,讓莫迪變了臉色
馬科斯這趟印度之行最讓人意外的,是他突然在采訪中“跑題”,大談特談臺海問題,甚至冷不丁地拋出了一句:“如果臺海有事,菲律賓無法置身事外?!币驗橐Wo在臺的菲公民。
這話聽著耳熟嗎?沒錯,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那句“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簡直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馬科斯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樣的表態(tài)可能會引發(fā)連鎖反應。
一方面,中方早已明確聲明任何外部勢力干涉臺灣問題都將遭到堅決反制。菲律賓若敢越過紅線,極有可能面臨中國強硬的反制措施。
另一方面,臺海與南海局勢的聯(lián)動升溫也不容忽視。菲律賓位于巴士海峽的咽喉之地,一旦成為外部勢力介入臺海的“跳板”,恐怕將使地區(qū)安全架構面臨崩潰的風險。試圖火中取栗的菲律賓不止可能得不到利益,反而會被卷入兩大熱點交織所引發(fā)的地緣沖突中,成為“陪葬品”。
(菲律賓揚言介入臺海沖突)
最關鍵的是,他這一句話不僅讓在場的印度官員一臉懵,連莫迪的臉色也瞬間黑了下來。
印度方面壓根沒想蹚這趟渾水。新德里的態(tài)度很明確:和菲律賓搞防務合作可以,賣導彈也行,但臺海?免談!印度官員事后趕緊澄清,強調印度在臺海問題上的立場“沒有變化”,甚至私下向媒體抱怨馬科斯“不按套路出牌”。
3.現(xiàn)在的菲律賓,走到了懸崖邊緣
馬科斯在臺海局勢上的急不可耐,或許正是菲方對失去美國支持的擔憂。
特朗普上臺后,美方對臺海問題的態(tài)度并沒有拜登政府那么激進,這讓菲律賓憂心忡忡。畢竟,曾經作為堅定靠山的美國,一旦在關鍵時刻選擇策略性退避,菲律賓可能會在南海問題上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于是,馬科斯政府向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示好,表示希望在所謂“維護航行自由”方面展開更深入的合作。
(特朗普對臺態(tài)度的轉變,讓馬斯克感到擔憂)
但菲律賓選擇以臺灣問題施壓,卻是打錯了算盤。尤其是在與印度合作中,過度牽引臺海事務不僅不能強化印菲關系,反倒讓印度感到威脅,想盡辦法撇清關系,合作恐怕也會受到影響。
國際關系中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中國絕對的實力面前,菲律賓妄圖拉攏更多國家當炮灰,只會適得其反,將自己推向懸崖邊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