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湯叫什么名字?” 朱元璋放下青瓷碗,抹了抹嘴角。
“老身胡亂做的,哪有什么名字?!?老嫗笑得滿臉褶子都舒展開了。
“青菜碧綠如翡翠,豆腐潔白似美玉,就叫翡翠白玉湯如何?”
誰能想到,就是這碗普通的湯,竟讓這位老嫗丟了性命。
01
洪武十三年深秋,太湖邊上薄霧如紗。
三個身著粗布衣衫的男人牽著馬,在湖畔小道上緩緩而行。為首那人四十來歲,方臉闊額,雙目炯炯有神,正是微服私訪的朱元璋。他化名朱商,扮作徽州布商,身后跟著的是貼身侍衛(wèi)韓忠和內(nèi)侍曹福。
“陛……朱東家,前面就該到錢塘了?!?韓忠差點說漏了嘴,趕緊改口。
朱元璋沒有接話,只是望著遠處隱約可見的村落。此次南下,明面上是體察民情,實則是要暗查江南豪強隱匿田產(chǎn)之事。那些世家大族,仗著朝中有人,私下圈占良田無數(shù),卻在冊籍上瞞報,讓朝廷稅賦大減。
天色漸晚,秋風(fēng)蕭瑟,卷起地上的枯葉打著旋兒。三人走到一處岔路口,竟不知該往哪邊走。
“曹福,你不是說認得路?” 韓忠皺眉。
曹福縮了縮脖子:“小的十年前來過一次,這地方變化太大了……”
朱元璋環(huán)顧四周,只見荒草叢生,斷壁殘垣隨處可見。前面那個小村子,看著只有七八戶人家,大部分房屋都已倒塌,門窗破敗,顯然早已無人居住。
“先找個地方歇腳?!?朱元璋指了指村子,“天黑前總得有個落腳處?!?/p>
三人牽馬進村,泥濘的村道兩旁,殘破的院墻東倒西歪。偶爾能看到幾只野貓竄過,更顯得凄涼。走了大半個村子,終于在村尾看到一處還算完整的茅屋,屋頂上正飄著裊裊炊煙。
韓忠上前敲門:“有人在家嗎?”
“誰呀?” 屋內(nèi)傳來一個蒼老的女聲。
木門吱呀一聲打開,一位六旬老嫗探出頭來。她頭發(fā)花白,用一根木簪挽著,身上的粗布衣裳洗得發(fā)白,卻很干凈。見到三個陌生男人,老嫗明顯愣了一下。
“老人家,我們是徽州來的布商,趕路迷了道,天色已晚,能否借宿一宿?” 朱元璋拱手道。
老嫗打量了三人一番,見他們雖然衣著樸素,言談舉止卻頗有禮數(shù),便點點頭:“三位客官不嫌棄寒舍簡陋,就請進來吧。”
02
茅屋內(nèi)陳設(shè)簡單,一張破舊的八仙桌,幾把竹椅,墻角放著一口大缸,灶臺上的鐵鍋還冒著熱氣。
“老人家貴姓?” 朱元璋坐下后問道。
“老身姓沈,村里人都叫我沈婆婆。” 老嫗一邊說,一邊給三人倒水,“客官們趕了一天路,想必餓了。家中沒什么好東西,老身這就給你們做點吃的。”
沈婆婆轉(zhuǎn)身去了灶房。朱元璋環(huán)視屋內(nèi),墻上掛著一幅泛黃的字畫,看筆跡倒也有幾分功底。桌上擺著一個青花瓷瓶,插著幾枝干枯的野菊。這老嫗雖然貧寒,倒也有幾分雅致。
不多時,沈婆婆端來一個大海碗,里面盛著熱氣騰騰的湯。湯色清澈,漂浮著翠綠的青菜葉,幾塊嫩白的豆腐若隱若現(xiàn)。
“寒舍沒什么好招待的,只有自家種的青菜,還有早上剛做的豆腐,三位客官將就著吃吧?!?/p>
朱元璋端起碗,輕輕吹了吹,喝了一口。湯雖清淡,卻有一股特別的鮮味,青菜脆嫩,豆腐滑嫩,雖是粗茶淡飯,卻別有一番滋味。
“好湯!” 朱元璋放下碗,贊道,“青菜碧綠如翡翠,豆腐潔白似美玉,老人家這湯,可稱得上是翡翠白玉湯了?!?/p>
沈婆婆被逗笑了:“客官說笑了,不過是些粗菜淡飯。”
“老人家一個人?。俊?曹福忍不住問。
提到這個,沈婆婆的笑容淡了幾分:“老頭子十五年前就沒了,就剩我一個老婆子?!?/p>
“沒有兒女?”
沈婆婆沉默了一會兒,眼圈有些發(fā)紅:“有個兒子,叫明遠。十年前說要去投軍,之后就再沒了音信?!?/p>
朱元璋心中一動:“令郎投的是哪路軍馬?”
“他說要跟著一位真英雄打天下?!?沈婆婆擦了擦眼角,“臨走時還說,等打完了仗,就回來接我享福。這一去就是十年……”
韓忠和曹福對視一眼,都沒有說話。這年頭,投軍十年沒音信的,多半是已經(jīng)戰(zhàn)死沙場了。
“可是投了張士誠的軍?” 朱元璋試探著問。
沈婆婆搖頭:“不是,明遠說了,張士誠不是真英雄。他要投的是朱將軍的軍?!?/p>
朱元璋手中的筷子微微一顫:“哪個朱將軍?”
“還能有哪個朱將軍?就是當(dāng)今圣上唄?!?沈婆婆嘆了口氣,“明遠走的時候,圣上還在跟陳友諒打仗呢。他說朱將軍是真正為百姓打天下的人?!?/p>
屋內(nèi)一時安靜下來,只有灶火噼啪作響。
“老人家,能否讓我看看令郎的家書?” 朱元璋突然說道。
沈婆婆愣了愣,起身走到里屋,過了一會兒,捧著一個破舊的木盒出來。她小心翼翼地打開盒子,里面躺著幾封泛黃的信箋。
“這是明遠最后一封信,都十年了?!?沈婆婆將信遞給朱元璋。
借著油燈的光,朱元璋展開信箋。字跡工整,看得出寫信人是讀過書的:
“母親大人膝下:兒明遠叩首。兒已在濠州投入朱將軍麾下,將軍待士兵如手足,兒甚感其恩。前日攻城,兒立了些小功,將軍親自嘉獎。兒聽軍中老兵說,將軍早年也是苦出身,家中赤貧,曾在皇覺寺出家。更有傳言說……”
信到這里,有幾個字被水漬模糊了,看不清楚。
朱元璋的臉色微微一變,繼續(xù)往下看:
“將軍說,待平定天下,必讓百姓安居樂業(yè)。兒相信將軍所言非虛。母親保重身體,兒必凱旋歸來,接您享福。”
03
次日清晨,薄霧還未散去。
韓忠在院中練武,刀光霍霍。沈婆婆端著茶水出來,正要招呼,突然看到韓忠腰間露出的一塊令牌。那令牌是黑鐵所制,上面刻著一條金龍。
沈婆婆雖不識字,卻認得這圖案——這是禁軍的標(biāo)記!她的手一抖,茶碗差點掉在地上。
“老人家,您怎么了?” 曹福趕緊扶住她。
“沒……沒什么。” 沈婆婆強作鎮(zhèn)定,聲音卻有些顫抖,“幾位客官,莫非是從京城來的?”
韓忠收起刀,和曹福交換了一個眼神。
這時,朱元璋從屋內(nèi)走出來。晨光照在他臉上,那種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的威嚴(yán),讓沈婆婆心中的猜測更加確定了。
“老身眼拙,不知貴人駕臨,還請恕罪?!?沈婆婆突然跪了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