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嘮嘮雜貨鋪直播間】持續(xù)營業(yè)中!?。?/strong>
新疆當?shù)啬翀龅募兣D?,口感醇厚的駝奶粉,嘎嘎香的奶酪包,讓人流口水的新疆辣子雞、牛肉干...
還有限時抽獎!
如果你一不小心把幾億家產(chǎn)扔進了垃圾桶,會是什么心情?
不知道別人,反正英國威爾士的程序員詹姆斯·霍偉爾是絕對咽不下這口氣——
八千枚比特幣,九億多美元,就埋在離他家?guī)坠锏睦鴪隼?。他天天惦記,年年想挖,甚至還起訴過政府。
可十二年過去,這個月他終于宣布:不找了。
(示意圖)
故事要從 2009 年說起。那時,比特幣還只是技術(shù)論壇里的小眾話題。
按照詹姆斯的話說,當時他覺得這玩意聽起來像是 Napster(盜版音樂分享)和 SETI@home(一起找外星人)結(jié)合的怪胎項目:把很多電腦連起來,幫忙記賬、驗證交易,然后系統(tǒng)會回饋你一些數(shù)字貨幣。
抱著“玩玩看”的心態(tài),他把游戲筆記本改成“礦機”,晚上開著通宵挖礦。
那時候全球才 5 臺電腦在挖,他的機器是其中之一。
幾個月下來,他攢了8000 枚比特幣——當時幾乎沒人愿意要的“虛擬幣”,算電費都虧,他花了大約 10 英鎊電費。
但挖礦讓筆記本過熱,風扇嗡嗡響到女友哈菲娜受不了,他就停了。
半年后,他一杯檸檬水潑壞了鍵盤,拆下硬盤塞進抽屜——比特幣文件夾也懶得轉(zhuǎn)移。畢竟,那時候比特幣的價格連杯檸檬水都不如。
時間,就這么一晃過去了四年。
(示意圖)
2013年8月,28歲的詹姆斯和女友哈菲娜已經(jīng)有了三個孩子。
有次出門度假前,詹姆斯在書房一邊抽煙一邊清理雜物,順手把舊硬盤扔進黑色垃圾袋,還拜托女友哈菲娜第二天送孩子時幫忙扔掉。
哈菲娜照做了。
(示意圖)
幾個月后,詹姆斯在電視上看到一條新聞——挪威小伙用 1000 枚比特幣買了套房。他猛地一激靈:自己那塊硬盤上,可是有 8000 枚?。?/p>
按當時的幣價,一枚 175 美元——那就是 140 萬美元的寶藏。
但此時,硬盤早已埋進垃圾場。
沒有私鑰,比特幣永遠無法訪問。詹姆斯曾認為這是好事——沒人能沒收你的幣。可如今,他徹底傻眼。
他想去垃圾場看看,但又不好意思——更怕沒人相信這事:
“當時解釋比特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p>
他憋了一個月,誰也沒說,只眼睜睜看著比特幣一路飆升,損失越來越大。那段時間他天天想:
“哦,該死——這錯得越來越離譜了?!?/p>
在幣值飆到 600 萬美元時,他終于忍不住向哈菲娜坦白了一切。
哈菲娜得知這筆意外之財后大吃一驚,連忙讓他找垃圾場負責人看看,而后者聽說他在幾個月前丟掉了幾百萬的垃圾也傻了眼。
負責人帶他站到高處看場地——大約有十五個足球場那么大,成堆的翻動過的泥土、垃圾和泥土混雜的倉庫,以及廢棄垃圾填埋場的草地。
理論上,只要定位到那一片區(qū)域,硬盤是有機會挖出來的——
但他需要市政府的許可。
(示意圖)
起初政府官員想當然地表示,能找到當然就還給他,但評估之后他們態(tài)度就變了:你怎么證明硬盤真在這?就算在,也可能早壞了;再說挖出來風險大、污染重。
詹姆斯不信,找來NASA合作的數(shù)據(jù)恢復公司咨詢:只要磁盤沒碎,數(shù)據(jù)有八九成的機會能救回來,而他需要的文件只有區(qū)區(qū)32KB。
(示意圖)
可政府,一直拖著不批。
那一年多,他還在正常上班,但不敢看比特幣行情,連路過垃圾場都繞道走,想著就當沒這回事算了。
……但是,當比特幣飛漲時,這些被他扔掉的“寶藏價值”壓垮了他的生活。
從 2014 年起,他一門心思地想挖硬盤:自己出錢、分層開挖、機器篩選、環(huán)保封裝,還承諾挖到后捐錢給社區(qū)。
市議會每次都拒絕,理由千篇一律——垃圾場結(jié)構(gòu)復雜,挖掘會釋放有毒氣體;成本和風險極高,萬一出事故,誰負責?
2017年底,比特幣沖到 2 萬美元一枚,那塊硬盤上的 8,000 枚,已經(jīng)接近1.6 億美元。
可市議會的態(tài)度依然沒松動:
“似乎沒有任何切實可行的方法可以恢復硬盤?!?/p>
慢慢的,這件事情成了他的心魔,他失業(yè)了,將找回比特幣看做自己人生唯一的目標。最后,哈菲娜帶著孩子走了。
有人問他,比特幣的事是不是他們分手的導火索。
“老實說?”他沉默了一下,
“我在公開和日常生活里,一直努力不去怪她,但我想,在潛意識里,我一直在怪她。”
“如果沒丟硬盤,也許我們還在一起,也許結(jié)了婚,過著完全不一樣的日子——就像我們原本的那樣。
而如果我找回了比特幣,我們可能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游艇上了——她是我的女朋友,你明白嗎?我20歲、她22歲的時候,我們就在一起了。”
哈菲娜承認,硬盤確實是扔掉了。
“是的,我把他的垃圾扔掉了,是他讓我這么做的。電腦零件和其他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一起被裝在一個黑色的袋子里,他懇求我把它拿走。”
“丟了又不是我的錯。我最希望的就是他能找到它。我已經(jīng)聽膩了,再也聽不下去了。”
只是,兩人的人生軌跡終究走向了兩個方向,他再也沒談過戀愛,孩子們也不再來看他。
他的人生,只剩下這一個執(zhí)念。
到2018 年,詹姆斯的硬盤已經(jīng)在紐波特垃圾堆里埋了5年。
這幾年,他想盡了各種辦法:給議員打電話、找律師、雇工程師、請數(shù)據(jù)恢復專家,甚至畫好垃圾場地圖,提出環(huán)保分層挖掘方案。他試過自己出錢挖,也找投資人出錢挖,還動過直接買下垃圾場的念頭。
2021 年,為了打動市民支持,他提出——如果挖到硬盤,會拿出 25% 的比特幣分給紐波特市民,人均約 175 英鎊。
2022 年,他再次升級方案:引入 AI 無人機、波士頓動力機器狗全程搜尋,還請來了曾幫 NASA 找回哥倫比亞號硬盤的專家,預算直接拉到 1100 萬英鎊。
可市議會還是拒絕:
“即使我們能夠同意他的請求,但如果硬盤找不到或者損壞到無法恢復數(shù)據(jù),那么費用由誰來承擔呢?”
2024 年,詹姆斯徹底失去耐心,把市政府告上法庭,要求賠償 4 億多英鎊,并申請阻止垃圾填埋場的其他工程。
2025 年 1 月,高等法院駁回訴訟,理由是“無勝訴可能”,還判他支付十幾萬英鎊的法律費用。
在這筆錢沒還清之前,市政府放話:不會再浪費一秒鐘處理他的請求。
與此同時,還宣布將在 2025-2026 年封掉垃圾填埋場,并拒絕賣地給他。
官司輸了,錢也賠不起,垃圾場還要封了,詹姆斯心里清楚——挖硬盤這條路,恐怕徹底走不通了。
終于,在今年5月,他換了一個賽道。
他和一家美國制作公司簽了約,拍紀錄片把這十二年的波折拍下來——從2009年挖礦、2013年丟盤,到后來一次次碰壁、跟市議會的交鋒、法庭上的較勁。
上周,他在社交媒體發(fā)了一條長文,宣布不再向市議會申請挖掘許可——那塊硬盤,大概率會永遠埋在垃圾場深處。
與此同時,他還打算把硬盤的“所有權(quán)”數(shù)字化,發(fā)行一種叫Ceiniog Coin(INI)的代幣,總量 8000 億枚,對應硬盤里的 8,000 枚比特幣。買了代幣,就等于擁有了這筆“埋在垃圾山里的寶藏”的一部分
——雖然誰都知道,這硬盤大概率永遠挖不出來,這筆錢也動不了,但是和虛擬代幣一樣,這錢還是可以交易。
只能說,也理解他的心情。
畢竟,誰能輕易放下九億美元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