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油車是“老能源”,汽油味難聞、汽油價格貴、發(fā)動機加速慢。
在“新能源”電車面前,油車哪哪都不對,但很有意思的是,2025年上半年,選擇油車的用戶群體依然有50%,剩下的50%新能源車用戶中,有大約25%買的是混合動力汽車。
也就是說,買不帶發(fā)動機的純電用戶群體占比,好像只有25%。
放在高端車市場中,大家選擇油車的執(zhí)念更深一些,25萬以上市場,做出成績的新能源車就那幾臺,Model Y(參數(shù)丨圖片)、SU7、理想L6/L7、AITO M8/M9。
高端市場中更走量的,其實是在網(wǎng)上沒有聲量優(yōu)勢的油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A6L過去一年賣了17萬臺、奔馳GLC賣了14萬多,價格上升到40萬,幾乎就沒有新能源車的影子了,都是燃油車在相互廝殺。
真正讓你花30萬買車,有多大概率你會買電車,摸著良心說。
油車有短板,動力的確沒有新能源車好,但不是油耗高這個問題,都花30萬買車了,能加不起7塊錢一升的汽油嗎?
油車的主要問題,多數(shù)都集中在故障率、頓挫這兩個問題上。
還有就是油車的科技感差,智能體驗感落后兩個問題,但如果把動力、科技這兩個問題解決了,是不是就有很多人買?
好像還真是這樣!
前兩天,上汽奧迪發(fā)布了全新的A5L Sportback,核心車型放在25萬-30萬價格區(qū)間,用網(wǎng)友的話來說:
都什么年代了,誰還買油車,而且這個定價也不低,售價25.59萬-36.99萬。
大概信息是:
1、加長之后的A5L Sportback還挺受歡迎,鎖單量在8000臺上下,估計截止發(fā)稿時鎖單量逼近1萬臺。
2、首發(fā)限量版已經售罄,這是30萬的版本,因為提供了更多的限定配置,所以更加吸引消費者。
A5L Sportback的訂單量還算不錯,充分說明了一點:大家只是厭倦了傳統(tǒng)燃油車,對有新潮、能提供情緒價值、更強的燃油車,根本就不抵觸。
你想想,進口的A5其實是很香的,流線型側面、大開口后尾箱、溜背造型,可以說是轎跑的典型代表,但當時太貴了。
45TFSI(高功率)+Quattro(四驅)版本的裸車價就得50萬。
A5L Sportback的高功率四驅指導價32.99萬,在配置更高的情況下,價格只要當年的6折多,價格更低了,誰不喜歡?
當然,這么多年EA888這臺發(fā)動機經過了多輪優(yōu)化,說真的150kW的版本夠用了。
150kW的功率、204Ps的馬力,原廠動力不能說多強,但不肉也是真的,更何況EA888那是可以刷程序的神機,一階就能提升幾十匹馬力。
其實說白了,A5L Sportback的用戶群體對動力沒有特別高的要求。
人家要的就是好看,BBA陣營中,能做到A5L Sportback這樣造型的產品太少了,現(xiàn)款3系、A4L和C級太中庸了,A5L Sportback卡的就是其他競品的改款空檔期。
而且,A5L Sportback也不是只有好看。
比如說,華為ADS、智能座艙,都是非常好的加分項,加長之后的后排空間也足夠大,至少應對日常家用、長途出行是沒問題了。
油車最重要的動力系統(tǒng),A5L Sportback用的也是第五代EA888發(fā)動機,汽油噴射壓力500bar,可變截面渦輪等等,新技術都是加分項。
將這些產品點放在一臺25萬-30萬的油車上,更何況還是一臺豪華車上,沖擊力還是很強的。
油車這幾年的銷量的確在下滑,但市場不是淘汰所有油車,而是淘汰不行的油車,什么叫不行?就是技術、科技、定價不愿意和現(xiàn)在消費者匹配的產品。
定價高、沒亮點,自然會被淘汰。
但A5L Sportback這臺車從頭到尾都是新的,定價也是“國產新勢力”的策略,所以就能吸引很多人,加上本身30萬預算購車的群體,預算相對充足,根本不存在加不起汽油的情況。
這種轎跑本身就省油,百公里油耗7L、8L,也不是養(yǎng)不起。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一個點,油車、電車都有好的車型,誰能捅到消費者心窩里,誰就能走量,這個道理太簡單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