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四行書」關(guān)注我 每晚十點伴你入眠
文 | 月夏 · 主播 | 紅葉 · 攝影 | 從看見到發(fā)現(xiàn) · 編輯 | 一白
桌上的茶漸漸涼了,青瓷杯底沉淀著幾片舒展的茶葉。窗外的樹影靜默,偶爾有風(fēng)穿過,葉子沙沙作響,又很快歸于平靜。這樣的時刻,人容易想起“生活”二字——不是宏大的敘事,而是細(xì)微處的質(zhì)地。
人常以為“簡潔”是舍棄,是清空,是剝落繁華后的寡淡。其實不然。簡潔是心的歸位,是紛亂中認(rèn)出本真的能力。陶淵明辭官歸田,不是逃避,而是選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彼暮?,是剔除官場虛禮后,與山月對酌的自在。張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寫:“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绷攘葞坠P,天地澄澈。這種簡,是心靈的留白,是喧囂中辟出的靜氣。
現(xiàn)代人困于物質(zhì)的豐饒,卻常感到精神的貧瘠。櫥柜里堆滿衣物,仍覺得“無衣可穿”;手機里存著千張照片,卻難尋一張值得凝視。我們誤以為占有即滿足,卻忘了審視:何為必需,何為負(fù)累?希臘哲人第歐根尼住木桶中曬太陽,對亞歷山大大帝說:“請別擋住我的陽光。”他的簡,是認(rèn)清生命本質(zhì)后的自由。我們未必學(xué)他極端,但可問自己:若只剩一束陽光、一本書、一盞茶,是否仍能活得飽滿?
簡潔的生活,始于對內(nèi)心的誠實。王陽明說:“心外無物?!蓖馕锏亩逊e,常是內(nèi)心彷徨的投射。有人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實則是用囤積緩解焦慮;有人頻繁更換器物,不過是用新鮮感填補空虛。而真正的簡潔,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蘇軾被貶黃州,寫下“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困頓中,他仍有滋有味地活著——因為心未困于境。
如何實踐簡潔?非關(guān)斷舍離的技巧,而在培育心的覺知。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是禪宗的智慧。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說:“幸福是細(xì)小事物的累積?!币槐煤鹊目Х?,一段無人打擾的閱讀,一次專注的散步。刪繁就簡,不是生活的減法,而是專注力的加法。
人總怕“少”意味著匱乏,卻不知“少”才能“見”。中國畫講究計白當(dāng)黑,八大山人畫魚,往往只一尾,滿紙空白皆是水。生活的藝術(shù)亦如此:留出空隙,才有氣息流動;剔除冗余,方顯本心珍貴。
茶已盡,余味猶存。簡潔的生活,不過是這樣——知道何時停下,何時凝視,何時讓一杯茶只是茶,讓一刻心只是心。素心若簡,萬物自然清明。
-作者-
月夏,我愿意為了文字熱愛生活
-主播-
燕麥【磐礪】,擔(dān)任多家網(wǎng)絡(luò)平臺主播。曾出版?zhèn)€人文集《來自天籟的聲音》詩集《陀螺》。
-攝影-
從看見到發(fā)現(xiàn),插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