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屯的一聲巨響,直接改變的整個東北的局勢,“東北王”張作霖意外離世后,他留下的帥位就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最有希望繼承這一位置的,除了他的親生兒子張學良,還有一個名叫張作相的人。張作相是誰?他為什么沒有跟張學良爭奪東北大權呢?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沈陽皇姑屯遭遇了一場精心策劃的暗殺。當時,他乘坐的列車被炸藥炸得粉碎,張作霖本人也不幸身亡。
他的突然離世,瞬間讓奉系軍閥陷入了群龍無首的混亂局面。許多人擔心,東北會因為帥位的爭奪陷入更大的紛爭,局勢也將變得更加動蕩不安。此時,推選一位新的領袖就成了當務之急。
很快,奉系軍閥召開了內部會議,目的就是推舉出能夠繼承張作霖位置的人。會議上,大多數人都認為張作相最為合適,因為他資歷最老,為人也備受認可。就連張學良本人,也有相同的看法。
就連張學良也在會議中表示:“大元帥殯天,群龍無首,輔帥(張作相)是父執(zhí),功在東北,德高望重,愿即擁為首長,共濟時艱,請大家同意?!?br/>
誰知道張作相對眾人的推舉卻一再推辭。他不僅以母親生病為由回到老家回避,還將東三省議會聯(lián)合會送來的公推書全部退回,多次明確表示,在他心中,最適合繼任的人選只有張學良。
對于張作相推辭繼位的行為,外界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民國時期的軍閥雖然沒有明確規(guī)定以血緣繼承權力,但實際上,這一繼承方式早已被大家默認。按照常理,張學良繼位才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張作相的放棄是明智之舉,體現(xiàn)了他識大體、顧大局的一面。
也有人覺得,張作相此舉不過是“故作姿態(tài)”,先假意推辭,最后再順理成章地繼位,這樣可以減少支持張學良的年輕一派的反對意見。
但從歷史事實來看,事情并沒有這么復雜。結合張作相日后的言行以及他一貫的為人處世風格,可以判斷出他的“不爭”是發(fā)自內心的。
張作相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張作霖的死可不是偶然,那是日本人精心策劃的陰謀。日本人這么做,有兩個主要目的。一是想激怒張作相、張學良等人,讓他們先動手,這樣日本關東軍就能以此為借口挑起戰(zhàn)爭。
第二點就是企圖挑起奉系軍閥內部的派系爭斗。當時,支持張學良和支持張作相的人各占一方。如果張作相繼位,支持張學良的新派肯定會心生不滿。一旦內部爭斗爆發(fā),日本人就能渾水摸魚,讓東北政局徹底陷入混亂,借此實現(xiàn)他們的侵略野心。
張作相看穿了日本人的險惡用心,他知道只要自己真心拒絕繼任,支持自己的那一派就算是有意見,也不好多說什么。這樣一來,就算是日本人有心破壞也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其次,張作相心里一直都深深地記著張作霖的知遇之恩。二十歲的時候,張作相只是一個來自窮鄉(xiāng)僻壤的少年,要不是張作霖的賞識和提拔,他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
除了和張作霖的情份以外,張學良也是張作相看著長大的,兩人還曾一起出國游學,感情十分深厚。不管是出于對張作霖的感恩,還是念及與張學良多年的叔侄情分,張作相都不想和張學良爭奪權力。
最后,張學良的膽識和才干也確實配得上帥位。張作相雖然資歷老,但他自己也清楚,自己只接受過幾年私塾教育,知識儲備有限。張學良卻是從小就被張作霖當作繼承人培養(yǎng),論知識肯定比他自己豐富。
不管從哪一方面來看,張學良都比張作相更適合成為“少帥”。
值得一提的是,張作相推舉張學良繼位后,并沒有一味地迎合奉承,而是作為張學良身邊敢于直言進諫的得力助手。他盡心盡力地協(xié)助張學良,主持東北后方的事務,讓張學良能夠安心在前線拼搏。
此外,張作相還有個十分難能可貴的優(yōu)點,那就是有自知之明,他以前就從來都不和張作霖爭權奪利。同時期的馮德麟和湯玉麟,都有過與張作霖一爭高下的想法,結果都被排除在了東北政壇的核心圈子之外。
張作相就一直都很識大體,始終堅定地站在張作霖一邊,這才能成為張學良的輔帥。
并且,成為新一任的“東北王”其實也并不是什么好事。當時,全國局勢一片混亂,東北內部也是矛盾重重。
張作霖被炸死后,東北軍就分裂成了好幾個派系,不管是哪個派系上臺,都會遭到其他派系的反對。就算張作相有不少擁護者,也一樣會面臨各種反對的聲音。
而且,張作相和張作霖一樣都是反日派,只要他上臺,就肯定會會成為日本人暗殺的目標。比起冒著這樣的生命危險,還不如就安心做個輔帥。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的時候,張作相正在錦州為父親舉行葬禮,沒來得及組織兵力抵抗日軍,這件事就成了他心里最大的遺憾。1933年初,日軍進犯熱河,張作相領兵抵抗,卻不幸大敗,隨后他就請辭隱居天津。
在天津期間,日軍多次拉攏他,許以高官厚祿,但都被他堅決拒絕。憤怒的日軍甚至炸毀了他父親的墳墓泄憤,但張作相依然不為所動,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民族氣節(jié)。
1948年10月,錦州解放,張作相在家中被解放軍俘虜。解放軍知道他的身份以后,不僅立即將他釋放,還護送他上了火車。之后,蔣介石多次派人勸說張作相前往臺灣,都被他置之不理。
1949年,張作相在天津病逝,享年68歲。張作相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么是忠誠、什么是擔當,他值得后世尊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