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周大軍一路南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突破了雀鼠谷,抵達了河東,和蒲坂的守軍遙相呼應。 當時李唐政權是非常被動的,甚至一度要放棄河東,退守關中。 這時李淵派李世民統(tǒng)帥軍隊北上組織山西的防御作戰(zhàn),而李世民通過柏壁之戰(zhàn),完勝宋金剛和劉武周,將戰(zhàn)線推回了山西以北。 李世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我們今天就來讀一讀《資治通鑒》中記載柏壁之戰(zhàn)這段歷史。
《資治通鑒》原文
武德二年己卯、公元六一九年
劉武周將宋金剛進攻澮州,陷之,軍勢甚銳。裴寂性怯,無將帥之略,唯發(fā)使駱驛,趣虞、泰二州收民入城堡,焚其積聚。民驚擾悉怨,皆思為盜。夏縣民呂崇茂聚眾自稱魏王,以應武周,寂討之,為所敗。詔永安王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陜州總管于筠、內史侍郎唐儉等將兵討之。
時王行本猶據(jù)蒲坂,未下,亦與武周相應,關中震駭。上出手敕曰:“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大河以東,謹守關西而已?!鼻赝跏烂裆媳碓唬骸疤?,王業(yè)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若舉而棄之,臣竊憤恨。愿假臣精兵三萬,必冀平殄武周,克復汾、晉?!鄙嫌谑窍ぐl(fā)關中兵以益世民所統(tǒng),使擊武周,乙卯,幸華陰,至長春宮以送之。
甲子,上祠華山。
十一月,己卯,劉武周寇浩州。
秦王世民引兵自龍門乘冰堅渡河,屯柏壁,與宋金剛相持。時河東州縣,俘掠之馀,未有倉廩,人情恇擾,聚入城堡,征斂無所得,軍中乏食。世民發(fā)教諭民,民聞世民為帥而來,莫不歸附,自近及遠,至者日多,然后漸收其糧食,軍食以充。乃休兵秣馬,唯令偏裨乘間抄掠,大軍堅壁不戰(zhàn),由是賊勢日衰。
世民嘗自帥輕騎覘敵,騎皆四散,世民獨與一甲士登丘而寢。俄而賊兵四合,初不之覺,會有蛇逐鼠,觸甲士之面,甲士驚寤,遂白世民,俱上馬,馳百馀步,為賊所及,世民以大羽箭射殪其驍將,賊騎乃退。
十二月,庚申,上獵于華山。
于筠說永安王孝基急攻呂崇茂,獨孤懷恩請先成攻具,然后進,孝基從之。崇茂求救于宋金剛,金剛遣其將善陽尉遲敬德、尋相將兵奄至夏縣。孝基表里受敵,軍遂大敗,孝基、懷恩、筠、唐儉及行軍總管劉世讓皆為所虜。敬德名恭,以字行。
上征裴寂入朝,責其敗軍,下吏,既而釋之,寵待彌厚。
尉遲敬德、尋相將還澮州,秦王世民遣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邀之于美良川,大破之,斬首二千馀級。頃之,敬德、尋相潛引精騎援王行本于蒲坂,世民自將步騎三千,從間道夜趨安邑,邀擊,大破之,敬德、相僅以身免,悉俘其眾,復歸柏壁。
諸將咸請與宋金剛戰(zhàn),世民曰:“金剛懸軍深入,精兵猛將,咸聚于是。武周據(jù)太原,倚金剛為搟蔽。金剛軍無蓄積,以虜掠為資,利在速戰(zhàn)。我閉營養(yǎng)銳以挫其鋒,分兵汾、隰,沖其心腹。彼糧盡計窮,自當遁走。當待此機,未宜速戰(zhàn)?!?/p>
永安壯王孝基謀逃歸,劉武周殺之。
武德三年庚辰,公元六二零年
春,正月,將軍秦武通攻王行本于蒲坂。行本出戰(zhàn)而敗,糧盡援絕,欲突圍走,無隨之者,戊寅,開門出降。辛巳,上幸蒲州,斬行本。秦王世民輕騎謁上于蒲州。宋金剛圍絳州。癸巳,上還長安。
二月,庚子,上幸華陰。
劉武周遣兵寇潞州,陷長子、壺關。潞州刺史郭子武不能御,上以將軍河東王行敏助之。行敏與子武不葉,或言子武將叛,行敏斬子武以徇。乙巳,武周復遣兵寇潞州,行敏擊破之。
壬子,開州蠻酋冉肇則陷通州。
甲寅,遣將軍桑顯和等攻呂崇茂于夏縣。
初,工部尚書獨孤懷恩攻蒲坂,久不下,失亡多,上數(shù)以敕書誚讓之,懷恩由是怨望。上嘗戲謂懷恩曰:“姑之子皆已為天子,次應至舅之子乎?”懷恩亦頗以此自負,或時扼腕曰:“我家豈女獨貴乎?”遂與麾下元君寶謀反。會懷恩、君寶與唐儉皆沒于尉遲敬德,君寶謂儉曰:“獨孤尚書近謀大事,若能早決,豈有此辱哉!”及秦王世民敗敬德于美良川,懷恩逃歸,上復使之將兵攻蒲坂。君寶又謂儉曰:“獨孤尚書遂拔難得還,復在蒲坂,可謂王者不死!”儉恐懷恩遂成其謀,乃說尉遲敬德,請使劉世讓還與唐連和,敬德從之,遂以懷恩反狀聞。時王行本已降,懷恩入據(jù)其城,上方濟河幸懷恩營,已登舟矣,世讓適至。上大驚曰:“吾得免,豈非天也!”乃使召懷恩,懷恩未知事露,輕舟來至;即執(zhí)以屬吏,分捕黨與。甲寅,誅懷恩及其黨。
突厥處羅可汗迎楊政道,立為隋王。中國士民在北者,處羅悉以配之,有眾萬人。置百官,皆依隋制,居于定襄。
三月,乙丑,劉武周遣其將張萬歲寇浩州,李仲文擊走之,俘斬數(shù)千人。
改納言為侍中,內史令為中書令,給事郎為給事中。
甲戌,以內史侍郎封德彝為中書令。
甲申,行軍副總管張倫敗劉武周于浩州,俘斬千馀人。
西河公張綸、真鄉(xiāng)公李仲文引兵臨石州,劉季真懼而詐降。乙酉,以季真為石州總管,賜姓李氏,封彭山郡王。
蠻酋冉肇則寇信州,趙郡公孝恭與戰(zhàn),不利。李靖將兵八百,襲擊,斬之,俘五千馀人;己丑,復開、通二州。孝恭又擊蕭銑東平王阇提,斬之。
夏,四月,丙申,上祠華山;壬寅,還長安。
置益州道行臺,以益、利、會、鄜、涇、遂六總管隸焉。
劉武周數(shù)攻浩州,為李仲文所敗。宋金剛軍中食盡;丁未,金剛北走,秦王世民追之。
羅士信圍慈澗,王世充使太子玄應救之,士信刺玄應墜馬,人救之,得免。
壬子,以顯州道行臺楊士林為行臺尚書令。
甲寅,加秦王世民益州道行臺尚書令。
秦王世民追及尋相于呂州,大破之,乘勝逐北,一晝夜行二百馀里,戰(zhàn)數(shù)十合。至高壁嶺,總管劉弘基執(zhí)轡諫曰:“大王破賊,逐北至此,功亦足矣。深入不已,不愛身乎!且士卒饑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糧畢集,然后復進,未晚也。”世民曰:“金剛計窮而走,眾心離沮;功難成而易敗,機難得而易失,必乘此勢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計立備成,不可復攻矣。吾竭忠徇國,豈顧身乎!”遂策馬而進,將士不敢復言饑。追及金剛于雀鼠谷,一日八戰(zhàn),皆破之,俘斬數(shù)萬人。夜,宿于雀鼠谷西原,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軍中止有一羊,世民與將士分而食之。丙辰,陜州總管于筠自金剛所逃來。世民引兵趣介休,金剛尚有眾二萬,戊午,出西門,背城布陳,南北七里。世民遣總管李世勣等與戰(zhàn),小卻,為賊所乘。世民帥精騎擊之,出其陳后,金剛大敗,斬首三千級。金剛輕騎走,世民追之數(shù)十里,至張難堡。浩州行軍總管樊伯通、張德政據(jù)堡自守,世民免胄示之,堡中喜噪且泣。左右告以王不食,獻濁酒、脫粟飯。
尉遲敬德收馀眾守介休,世民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往諭之,敬德與尋相舉介休及永安降。世民得敬德,甚喜,以為右一府統(tǒng)軍,使將其舊眾八千,與諸營相參。屈突通慮其變,驟以為言,世民不聽。劉武周聞金剛敗,大懼,棄并州走突厥。金剛收其馀眾,欲復戰(zhàn),眾莫肯從,亦與百馀騎走突厥。
世民至晉陽,武周所署仆射楊伏念以城降。唐儉封府庫以待世民,武周所得州縣皆入于唐。
未幾,金剛謀走上谷,突厥追獲,腰斬之。嵐州總管劉六兒從宋金剛在介休,秦王世民擒斬之。其兄季真,棄石州,奔劉武周將馬邑高滿政,滿政殺之。
武周之南寇也,其內史令苑君璋諫曰:“唐主舉一州之眾,直取長安,所向無敵,此乃天授,非人力也。晉陽以南,道路險隘,縣軍深入,無繼于后,君進戰(zhàn)不利,何以自還!不如北連突厥,南結唐朝,南面稱孤,足為長策?!蔽渲懿宦牐艟笆厮分?。及敗,泣謂君璋曰:“不用君言,以至于此?!本弥渲苤\亡歸馬邑,事泄,突厥殺之。突厥又以君璋為大行臺,統(tǒng)其馀眾,仍令郁射設督兵助鎮(zhèn)。
庚申,懷州總管黃君漢擊王世充太子玄應于西濟州,大破之;熊州行軍總管史萬寶邀之于九曲,又破之。
上聞并州平,大悅。壬戌,宴群臣,賜繒帛,使自入御府,盡力取之。復唐儉官爵,仍以為并州道安撫大使;所籍獨孤懷恩田宅資財,悉以賜之。
世民留李仲文鎮(zhèn)并州,劉武周數(shù)遣兵入寇,仲文輒擊破之,下城堡百馀所。詔仲文檢校并州總管。
初,尉遲敬德將兵助呂崇茂守夏縣,上潛遣使赦崇茂罪,拜夏州刺史,使圖敬德,事泄,敬德殺之。敬德去,崇茂馀黨復據(jù)夏縣拒守。秦王世民引軍自晉州還攻夏縣,壬午,屠之。
辛卯,秦王世民至長安。
秦王世民之討劉武周也,突厥處羅可汗遣其弟步利設帥二千騎助唐。武周既敗,是月,處羅至晉陽,總管李仲文不能制;又留倫特勒,使將數(shù)百人,云助仲文鎮(zhèn)守,自石嶺以北,皆留兵戍之而去。
《資治通鑒》譯文
唐高祖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年)
劉武周的將領宋金剛進攻并攻克了澮州,軍勢很猛。裴寂性格怯懦,沒有將帥的才干,只是不斷地派出使者,催促虞、泰二州的居民進入城堡,并焚毀了他們的積蓄。百姓驚恐不安憂愁抱怨,都想去當強盜,夏縣居民呂崇茂聚眾自稱魏王,響應劉武周,裴寂去討伐,被呂崇茂打敗。唐下詔命令永安王李孝基、獨孤懷恩,陜州總管于筠、內史侍郎唐儉等人帶兵討伐呂崇茂。
當時王行本還占據(jù)著蒲反,沒有被攻下,也與劉武周相互呼應,關中震驚,高祖下親筆敕書道:“賊勢到如此地步,很難與他們抗爭,宜放棄黃河以東地區(qū),謹守關西?!鼻赝趵钍烂裆媳矸Q:“太原是王業(yè)的基礎,國家的根本;河東地區(qū)富饒,京城靠它供給,如果全部放棄,臣深感憤恨。希望給臣三萬精兵,必定可望消滅劉武周,收復汾、晉?!庇谑歉咦嬲靼l(fā)關中所有兵力擴充李世民的部隊,讓他攻打劉武周。乙卯(二十日),高祖駕臨華陰,至長春宮為秦王送行。
十一月,己卯(十四日),劉武周侵犯浩州。
秦王李世民乘冰凍堅硬,帶兵從龍門渡過黃河,駐扎在柏壁,與宋金剛對峙。當時黃河以東的州縣遭搶劫后,沒有糧倉,人情懼怕侵擾,聚居在城堡中,征集不到東西,軍隊缺糧。李世民發(fā)布王教曉諭百姓,百姓聽說李世民率軍前來,無不前來歸順,由近及遠,前來的人日益增加,然后唐軍逐漸征收糧食,軍糧因此充足。于是休兵喂馬,只命非主力部隊的將佐找空子抄掠,大軍則堅壁不戰(zhàn),宋金剛的勢力因此日益衰落。
李世民曾經(jīng)親自帶輕騎兵去偵察敵情,隨從的騎兵四下分散,世民只和一名穿鎧甲的士卒登上山丘睡覺。不久,敵人從四下包圍了二人,開始二人毫不知覺,恰巧蛇追老鼠,碰到了甲士的臉,甲士驚醒后告訴了李世民,二人一起上馬,才走了百余步,就被敵人追上,李世民用大羽箭射死了敵人的驍將,敵騎兵于是退去。
十二月庚申(二十五日),唐高祖在華山打獵。
于筠勸永安王李孝基抓緊攻擊呂崇茂,獨孤懷恩請求先準備好攻城器械,然后進攻,李孝基答應了他的請求。呂崇茂向宋金剛求援,宋金剛派遣手下將領善陽人尉遲敬德、尋相帶兵很快趕到夏縣。李孝基腹背受敵,于是打了大敗仗,李孝基、獨孤懷恩、于筠、唐儉以及行軍總管劉世讓都作了俘虜。尉遲敬德名叫尉遲恭,平素稱其字敬德。
高祖征召裴寂入朝,責備他打了敗仗,交給有關部門審問,不久又釋放了他,對他的優(yōu)寵有增無減。
尉遲敬德、尋相就要回澮州,秦王李世民派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人在美良川截擊,大敗尉遲敬德,殺了二千多人。不久,尉遲敬德、尋相又秘密帶精騎往蒲反援救王行本,李世民自己率領三千步兵騎兵從小路連夜趕到安邑,截擊并大敗尉遲敬德。尉遲敬德、尋相二人只身逃脫,部下全部被俘,李世民又回到柏壁。
各位將領都請求與宋金剛交戰(zhàn),李世民說:“宋金剛孤軍深入,麾下集中了精兵猛將,劉武周占據(jù)太原,依仗宋金剛為屏障。宋金剛的軍隊沒有儲備,靠掠奪補充軍需,利于速戰(zhàn)。我們關閉營門不出,養(yǎng)精蓄銳,可以挫敗他的銳氣;分兵攻汾州、隰州,騷擾他的要害之地,他們糧盡無計可施,自然會退軍。我們應當?shù)却@個機會,目前不宜速戰(zhàn)。”
永安壯王李孝基謀劃逃歸,被劉武周殺死。
武德三年(庚辰,公元620年)
春季正月,唐將軍秦武通在蒲反攻打王行本。王行本出軍迎戰(zhàn),打了敗仗,糧草已盡,沒有后援,打算突圍逃走,又沒有跟隨的人。戊寅(十四日),開城門出城投降。辛巳(十七日),唐高祖臨幸蒲州,斬王行本。秦王李世民輕騎到蒲州謁見高祖。宋金剛包圍了絳州。癸巳(二十九日),高祖返回長安。
二月庚子(初六),唐高祖臨幸華陰。
劉武周派兵侵犯潞州,攻陷長子、壺關二縣。潞州刺史郭子武不能抵御劉武周軍的攻勢,高祖派將軍河東人王行敏援助郭子武。王行敏與郭子武不和,有人說郭子武要叛唐,王行敏殺了郭子武以示眾。乙巳(十一日),劉武周又派兵侵犯潞州,被王行敏擊退。
壬子(十八日),開州蠻冉肇則攻陷通州。
甲寅(二十日),唐派遣將軍桑顯和等人在夏縣攻打呂崇茂。
當初,工部尚書獨孤懷恩攻打蒲反,長期不能攻克,損失慘重,唐高祖幾次下敕書責備他,于是懷恩心生怨氣。高祖曾經(jīng)和懷恩開玩笑說:“你姑姑的兒子都做了皇帝,下面是否該輪到我舅舅的兒子當皇帝了?”懷恩頗以此自負,有時也惋惜道:“難道我們家唯獨女人才尊貴嗎?”于是便和手下的元君寶謀反。時值懷恩、元君寶和唐儉都被尉遲敬德俘虜,君寶對唐儉說:“獨孤尚書近來在謀劃一件大事,如果能早些決定,哪會受這番屈辱呢!”待秦王李世民在美良川打敗尉遲敬德,獨孤懷恩便逃回唐朝,高祖重又讓他帶兵攻打蒲反。元君寶又對唐儉說:“獨孤尚書終于逃脫得以回唐,重到蒲反,這真稱得上是王者不死!”唐儉恐怕獨孤懷恩陰謀得逞,于是說服尉遲敬德,請求讓劉世讓回唐,與唐講和,尉遲敬德聽從了他的意見,于是通過劉世讓報告了獨孤懷恩謀反的情況。當時王行本已經(jīng)降唐,獨孤懷恩進駐蒲反,高祖正過黃河準備臨幸懷恩的營地,已經(jīng)登上了渡船,劉世讓恰好趕到。高祖大驚,說:“我能夠免于禍事,這難道不是天意嗎?”于是召見懷恩,獨孤懷恩不知道事情已經(jīng)敗露,駕小船來見高祖,立即被抓起來交給有關官員,又分頭搜捕獨孤懷恩的同黨。甲寅(二十日),處決獨孤懷恩及其同黨。
突厥處羅可汗迎接楊政道,立他為隋王。在突厥的中原官員百姓,處羅全部配給楊政道,共有一萬人。楊政道設置百官,全部依照隋朝制度,居住在隋朝時的定襄郡。
三月乙丑(初二),劉武周派遣手下將領張萬歲侵犯浩州,李仲文擊退來敵,殺傷俘虜數(shù)千人。
唐改納言為侍中,內史令為中書令,給事郎為給事中。
甲戌(十一日),任命內史侍郎封德彝為中書令。
甲申(二十一日),唐行軍副總管張綸在浩州打敗劉武周,俘虜、斬首一千多人。
西河公張綸、真鄉(xiāng)公李仲文帶兵逼近石州,劉季真膽怯,假稱投降。乙酉(二十二日),唐任命劉季真為石州總管,賜姓李,封為彭山郡王。
蠻族首領冉肇則侵犯信州,趙郡公李孝恭與冉肇則交鋒,失利。李靖率八百兵馬襲擊,殺了冉肇則,俘虜五千多人。己丑(二十六日),唐收復開州、通州。李孝恭又襲擊蕭銑手下的東平王提,殺了他。
夏季,四月丙申(初三),唐高祖祭祀華山。壬寅(初九)返回長安。
設置益州道行臺,將益、利、會、鄜、涇、遂六州總管劃歸益州道行臺統(tǒng)轄。
劉武周幾次進攻浩州,都被李仲文打敗。宋金剛的軍隊糧食吃光,丁未(十四日),宋金剛向北逃竄,秦王李世民帶兵追擊。
羅士信圍攻慈澗,王世充派太子王玄應救援慈澗,羅士信把王玄應刺下馬,有人搭救,王玄應才逃脫。
壬子(十九日),唐任命顯州道行臺楊士林為行臺尚書令。
甲寅(二十一日),加封秦王李世民為益州道行臺尚書令。
秦王李世民在呂州追上尋相,將他打得大敗,并乘勝追擊逃敵,一晝夜走了二百多里,打了幾十仗。到高壁嶺,總管劉弘基抓住馬韁繩規(guī)勸道:“大王打敗敵人,追擊逃敵到了這里,功勞也足夠了,不斷深入,就不愛惜自己嗎?況且士兵們饑餓疲憊,應當在此停留扎營,等到兵馬糧草都齊備了,然后再進擊也不晚?!崩钍烂裾f:“宋金剛無計可施才逃跑,軍心渙散;功勞難立,失敗卻很容易,機會難得,失去卻很容易,一定要趁此機會消滅他。如果我們滯留不前,讓他有時間考慮對策加強防備,就不可能輕易打敗他了。我盡心竭力效忠國家,怎么能只顧惜自己的身體呢?”于是打馬追擊,將士們也不敢再提饑餓。唐軍在雀鼠谷追上宋金剛,一天交鋒八次,都打了勝仗,殺死、俘虜了幾萬人。當夜,在雀鼠谷西原宿營,李世民已經(jīng)兩天沒有吃東西,三天沒有脫下戰(zhàn)袍了,全軍只有一只羊,世民與將士們分吃了這一只羊。丙辰(二十三日),唐陜州總管于筠從宋金剛手下脫身逃回唐軍中。李世民帶兵赴介休,宋金剛還有二萬人,出西門,背對城墻排列戰(zhàn)陣,南北長七里。李世民派總管李世出戰(zhàn),不利,稍稍退卻,宋金剛乘機反撲,李世民率領精騎從宋金剛背后襲擊,宋金剛大敗,唐軍殺了三千人。宋金剛騎馬逃走,李世民追出幾十里,來到張難堡。唐浩州行軍總管樊伯通、張德政占據(jù)堡壘自衛(wèi),李世民摘下頭盔示意堡內,堡中守軍見后歡呼雀躍,高興得流下淚來。隨從告訴守軍秦王還未進食,守軍獻上濁酒、粗米飯。
尉遲敬德收拾殘部守介休,李世民派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前去曉諭,尉遲敬德于是和尋相以介休、永安二縣降唐。李世民得到尉遲敬德非常高興,任命尉遲敬德為右一府統(tǒng)軍,并讓他仍然統(tǒng)領八千舊部,和各營相雜在一起。屈突通恐怕尉遲敬德會反復,屢次向李世民提起,但李世民不聽。劉武周聽說宋金剛失敗,大為驚恐,放棄并州逃入突厥。宋金剛收拾殘部,準備再戰(zhàn),但眾人都不肯跟隨他與唐作戰(zhàn),于是宋金剛也和一百多騎兵逃往突厥。
李世民到晉陽,劉武周任命的仆射楊伏念以晉陽城投降。唐儉封存了劉武周的倉庫留待李世民處置,劉武周先后所占領的州縣全部并入唐。
不久,宋金剛打算跑回起兵初占的上谷,被突厥追上捉回,突厥腰斬了宋金剛。去年五月投降宋金剛的唐嵐州總管劉六兒跟著宋金剛在介休,秦王李世民活捉并殺了他。劉六兒的兄長劉季真,丟棄石州,逃奔劉武周的將領馬邑人高滿政,高滿政殺了他。
劉武周向南侵犯唐時,他的內史令苑君璋曾經(jīng)規(guī)勸道:“唐主以一個州的兵力,直取長安,所向無敵,這是上天有助,不是人力。晉陽以南,道路狹窄險要,孤軍深入,后無援軍,假如進軍攻戰(zhàn)不利,怎么回軍?不如北面聯(lián)合突厥,南面與唐結交,在此一方稱王稱霸,才是良策。”劉武周不聽,留苑君璋守衛(wèi)朔州。待劉武周失敗后,流著淚對君璋說:“我沒有采納您的意見,以至于到了現(xiàn)在這種地步。”過了一段時間,劉武周策劃從突厥逃回馬邑,事情泄露,突厥殺了劉武周。突厥人任命苑君璋為大行臺,統(tǒng)領劉武周的余部,仍然令郁射設督兵協(xié)助鎮(zhèn)守。
庚申(二十七日),唐懷州總管黃君漢在西濟州襲擊王世充的太子王玄應,重創(chuàng)王玄應;熊州行軍總管史萬寶在九曲截擊王玄應,又打敗了他。
辛酉(二十八日),王世充攻陷鄧州。
唐高祖聽說平定了并州,非常高興。壬戌(二十九日),宴請群臣,賜給繒帛,讓人自己進御府,盡力自取。又恢復了唐儉的官爵,仍然任并州道安撫大使;將官府沒收的獨孤懷恩的田地房屋資財,全部賞賜給了唐儉。
李世民留李仲文鎮(zhèn)守并州,劉武周屢次派兵侵入并州境內,都被李仲文擊退,李仲文還攻克了一百多座城堡。唐下詔以李仲文為檢校并州總管。
當初,尉遲敬德帶兵幫助呂崇茂保衛(wèi)夏縣,唐高祖暗中派人赦免了呂崇茂的罪過,拜他為夏州刺史,讓他謀取尉遲敬德,事情泄露,尉遲敬德殺了呂崇茂。尉遲敬德離開夏縣后,呂崇茂余部又占據(jù)夏縣拒守。秦王李世民率軍從晉州回師攻夏縣,壬午(二十四日),屠城。
辛卯(二十九日),秦王李世民到長安。
秦王李世民討伐劉武周時,突厥處羅可汗派弟弟步利設率二千騎兵協(xié)助唐軍。劉武周失敗后,當月,處羅可汗到晉陽,唐檢校并州總管李仲文不能統(tǒng)制處羅;處羅又留下倫特勒,讓倫特勒統(tǒng)領數(shù)百人,聲稱幫助李仲文鎮(zhèn)守,從石嶺關以北,都留下突厥兵戍守,然后離去。
看這段歷史解讀可以關注《讀史學文》,
解碼更多王朝興衰密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