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面前,人類實在是太渺小脆弱了。
五家人、四輛車、13個人,本是一場周末放松的露營之旅。
卻因為找了個野景點,沒有提前看好天氣,露營地成了埋骨之地。
一場山洪,最終獲救的只有1人,剩下的10人已確認死亡,還有兩人被洪水沖的失蹤了。
更悲哀的是,事發(fā)前曾有一個放牧的羊倌多次提醒過他們,但這一行人卻十分自信覺得沒有問題。
最終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大城市里呆久了,人們總是向往好山好水好風景。
要是能找到郊外一個沒有商業(yè)開發(fā)過的原生態(tài)的地方,那就更好了。
8月16日,來自臨河區(qū)一家醫(yī)院的幾個同事就找到了這么一個地方,在位于巴彥淖爾烏拉特后旗的棺材山。
這里是平坦開闊的河床,地勢低平,四面環(huán)山,晚上坐在露營椅上能看見滿天星光,小水流不大,洗個瓜果蔬菜正好。
支上燒烤架和帳篷,吃吃燒烤聊聊天,可以短暫的逃離緊張的工作,第二天還能早早起床看日出,想想就太美了。
當天,他們相約帶著自己的家人,一起組團來這里露營。
浩浩蕩蕩四輛車開到這里,開始安營扎寨。
據說,當時他們旁邊還有3臺車,也是在市區(qū)工作的人來放松的。
就在他們扎帳篷的時候,路過了一個當地放牧的羊倌,他看這些人想在這里留宿,便提醒他們這個地方晚上千萬不能住。
因為這里是山洪的必經之地,別看現在天氣很好,一旦上游下雨,瞬間這里就會被吞沒,連逃跑的時間都沒有。
而且山區(qū)的雨來得快,走得也快,一般沖擊力都非常大。
力勸他們趕緊重新找個地方去露營。
但這幾個人正在興頭上,而且看晴空萬里根本不像是有雨的樣子。
所以他們嘴上雖然說著馬上就走,卻絲毫沒有要走的意思。
羊倌走后沒有多久,因為天氣不好,當地的河長又來這里按例巡河。
看見這些人后,也說出了和羊倌一樣的話,勸他們趕緊離開,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險的境地。
兩個人輪流勸說,讓旁邊幾家露營的人生了恐懼,沒一會兒就離開了。
但這是5家人,還是覺得根本不可能下雨,而且車子就在旁邊,就算是下雨,再跑也來得及。
所以他們并沒有走,還是喜滋滋的該扎營扎營,還燒烤燒烤。
當天夜里,烏蓋蘇木東烏蓋溝上游突然下起了大暴雨,四面八方的水沖著下游滾滾而來。
洪水裹挾著石子、樹枝形成了泥石流,瞬間下游汪洋一片,根本來不及反應,洪水就將這片河床完全吞噬。
這一行人也被洪水卷走,只有一個19歲的女孩拿著手機報了警。
凌晨三點,救援人員才在距離事發(fā)地三公里之外的樹杈上找到女孩。
當時她已經渾身都是淤泥,腿上被石頭砸的肉都翻了出來,全身都被碎石刮傷,還出現了失溫、脫水的情況。
據知情人說,女孩是在災難發(fā)生的一瞬間,被父母用盡全身的力氣推到了車頂上,這才保住了一條命。
也多虧的小姑娘的求生意識強烈,這才使勁握住手機,有機會打出去這個救援電話,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第二天洪水褪去,昨天還風景秀美的河床被沖刷的一地狼藉。
救援人員在疑似露營點的附近,發(fā)現地上有燒烤器具,還有扎帳篷用的地釘。
在上游和下游找到了那4輛車,位于下游的兩輛車已經被洪水沖成了廢鐵,車身框架嚴重扭曲,零件散了一地。
汽車尚且如此,不難想象親歷這一切的13人經歷了怎樣的恐怖景象。
但話說回來,這一切又該怪誰呢?
人無法和自然抗衡,更何況在事發(fā)之前,明明已經有兩撥人都苦口婆心的勸阻過。
他們一個是當地的居民,一個是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自然會比旅客對環(huán)境更加的了解。
還有另外的幾波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俗話說“夏不走溝,東不走崗”,明知是河床還要去那里露營。
而且稍微了解過就該知道,當地夏季幾乎每年那里都會發(fā)生山洪,找這樣的地點露營,本身就是對自己生命的極其不負責任。
更讓人難過的是,組織這次露營的五家人,都是醫(yī)院的同事。
作為白衣天使,他們在給病患看病的時候,肯定也遇見過不聽勸的人,卻還是不能推及自身。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了看,這場悲劇,本可以避免的,但還是發(fā)生了。
這10人用生命的代價,和血淋淋的事實告誡大家,要敬畏自然!
不要在任何情況下將自己置于險地,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會發(fā)生意外,也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五個家庭就此破碎,可千金難買“如果那時候,聽勸就好了”。
參考信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