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報道
編輯:KingHZ 好困
【新智元導讀】ACM SIGGRAPH新執(zhí)委正式公布!今年,一共選出3名執(zhí)委,其中北京大學的陳寶權教授從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功當選Director A。
ACM SIGGRAPH 2025年度執(zhí)委選舉結果,正式出爐!
剛剛,北京大學陳寶權教授正式當選為ACM SIGGRAPH執(zhí)委 (Director)。
本次2025 ACM SIGGRAPH評選出3位執(zhí)委。
據(jù)悉,這是清華大學胡事民院士當選ACM SIGGRAPH執(zhí)委之后,國內高校教授再次當選這一職位。
本屆執(zhí)委任期為2025年9月1日至2028年8月31日。
ACM SIGGRAPH旨在培育、支持和連接計算機圖形學和交互技術的研究人員及從業(yè)者,由執(zhí)行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包括九名選舉產生的執(zhí)委(Director)和兩名任命成員。
每年,執(zhí)委都會選出主席、候任主席、財務主管和候任財務主管。
執(zhí)行委員會成員主要負責ACM SIGGRAPH的監(jiān)督和戰(zhàn)略規(guī)劃。他們還擔任與組織常設委員會的聯(lián)絡人,領導策略團隊和會議顧問小組。
ACM SIGGRAPH每年舉辦SIGGRAPH(舉辦地北美)和SIGGRAPH Asia(舉辦地亞洲和澳洲)姊妹會議,吸引數(shù)萬名行業(yè)專家參加。
SIGGRAPH 2025電子影院獎會場
這些會議被認為是全球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計算機圖形和交互技術會議。
陳寶權教授簡介
陳寶權,現(xiàn)任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智能學院副院長。研究領域為計算機圖形學、三維視覺與可視化。
在2018年加入北京大學之前,他曾擔任山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2013-2018年),并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SIAT)可視計算中心的創(chuàng)始主任(2008-2013年)。
此前,他任教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校區(qū)(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2000-2008年),并在紐約大學擔任博士后研究員(1999-2000年)。
在ACM SIGGRAPH、IEEE VIS、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TOG) 等國際會議和期刊發(fā)表論文200余篇。
他多次擔任計算機圖形與可視化領域幾乎所有重要國際會議的程序委員會PC成員。
他獲過多個大獎:
ACM SIGGRAPH 十年時間檢驗獎(Test-Of-Time Award);
多個最佳論文獎,包括:ACM SCA 2025,SIGGRAPH Asia 2022、SIGGRAPH 2022 (Honorary Mention) 、IEEE Visualization 2005等;
中國計算機圖形學大會杰出獎(2014);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杰出青年學者獎(NSF CAREER Award 2003)
他還入選多項國家計劃:
中科院百人計劃(2008)、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0)、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5)、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017)。
之前,他已當選多個國內或國際重要學會的Fellow:
2017年,他當選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
2020年,當選IEEE Fellow;
2021年,入選IEEE Visualization Academy,當選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會士。
2024年,他作為首位中國學者入選ACM SIGGRAPH Academy。
他于1999年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并于1994年在清華大學獲得電子工程碩士學位。
他本科畢業(yè)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yè)論文導師是謝維信教授(后任深圳大學校長)。
讀博首次參加會議,二十余年后終當執(zhí)委
在候選人聲明中,陳寶權教授回憶1998年在奧蘭多,他作為一個博士生第一次參加了ACM SIGGRAPH會議。
他積極參與了SIGGRAPH的相關工作:
2013–2015年,SIGGRAPH Asia大會咨詢小組成員(SACAG),
2011–2012年,SIGGRAPH Asia指導委員會成員,
2013年,SIGGRAPH Asia技術簡報項目主席(Program Chair, Tech Brief)
2025年,SIGGRAPH Asia特邀專題項目主席(Program Chair, Featured Session)
多次擔任SIGGRAPH和 SIGGRAPH Asia技術論文委員會成員、仲裁人及論文分類評審員(Technical Papers Committee member/moderator/sorter)
特別是,在2014年,他擔任SIGGRAPH亞洲會議主席,深度參與了SIGGRAPH相關組織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他具有豐富的組織會議經驗。早在2005年,他擔任明尼蘇達大學助理教授期間,就擔任過可視化領域旗艦會議IEEE Visualization的大會主席。2021年,他發(fā)起創(chuàng)建了中國三維視覺大會(China3DV),現(xiàn)在已成為三維視覺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大會,每年吸引1500人參加。
他還與電影和藝術跨界合作,曾擔任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首席科學家,現(xiàn)在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推動圖形技術與影視藝術領域的融合發(fā)展。
當今人工智能發(fā)展風起云涌,要知道,AI與圖形學淵源頗深:英偉達的GPU最初用于計算機加速圖形處理,由于它超級高效的并行計算能力,如今成了「AI之芯」。雖然GPU以3D渲染而聞名,但它們對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算法尤其有用。對于某些計算,GPU比傳統(tǒng)CPU速度快10倍至100倍。
而反過來,AI領域前所未有的進步給計算機圖形學和ACM SIGGRAPH這個組織帶來挑戰(zhàn)甚至沖擊,但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比如,英偉達發(fā)布的計算機圖形與仿真模擬平臺Omniverse,可用于視覺特效與數(shù)字孿生,但也特別用于推動空間智能與具身智能的發(fā)展。
在此背景之下,計算機圖形學研究需要更具前瞻性和包容性,而ACM SIGGRAPH作為該領域的組織機構,也更需要新的思維和新的作為。
本次入選的其他執(zhí)委
Director B的入選的是Kalina Borkiewicz。
目前,她在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攻讀博士學位。
她的職業(yè)生涯橫跨科學可視化、電影制作和以人為本的計算。擁有超過十年的學術界、新聞業(yè)和超級計算領域跨學科團隊領導和工作經驗。
她先后在Autodesk Research、紐約時報、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NCSA)等從事可視化、計算攝影學等工作。
她的專業(yè)興趣廣泛,包括:科學可視化、視覺效果、電影制作、數(shù)據(jù)故事化、圖像處理、計算攝影、計算機視覺、以人為中心的計算、用戶體驗設計。
2024年1月,她開始在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攻讀計算機圖形學與數(shù)據(jù)可視化專業(yè)博士學位。
2019年–2021年,她在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攻讀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2012年,她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獲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
Jenny Dana入選Director C。
Jenny Dana是一位獨立的計算機圖形(CG)軟件從業(yè)者。
在其職業(yè)生涯中,她主要在企業(yè)的CG研究實驗室工作,比如Interval Research和索尼。
1992年在芝加哥,她作為作為學生志愿者第一次參加ACM SIGGRAPH。
她的職業(yè)旅程涵蓋了學術界、政府機構、初創(chuàng)公司、財富100強企業(yè)以及創(chuàng)業(yè)領域。
她當前的研究興趣包括實時圖形、擴展現(xiàn)實(XR)和人工智能(AI)。
1987年,她獲得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UCSC)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
1994年,她獲得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ACM SIGGRAPH簡介
ACM是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CM SIGGRAPH是一個全球性的非營利組織,致力于推動計算機圖形學和交互技術的發(fā)展。成員來自全球各自,包括研究人員、藝術家、開發(fā)者、電影制作人、科學家以及商業(yè)專業(yè)人士。
這些成員共同構建著數(shù)字藝術和互動設計的未來。
ACM SIGGRAPH在計算機圖形學領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卓越的聲譽,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
1960年代:ACM董事會成員Sam Matsa(當時在IBM工作)和布朗大學的Andy Van Dam組織了一場關于「交互式計算機圖形」的職業(yè)發(fā)展研討會。
1967年:鑒于研討會的成功,ACM正式認可了一個專門的圖形興趣委員會,并任命Sam Matsa為創(chuàng)始主席,Andy Van Dam為秘書。
1969年: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化管理,ACM建立了一個正式的治理流程,選舉了官員,并將該組織正式命名為計算機圖形專業(yè)組,或「特殊興趣小組」(SIG),即 ACM SIGGRAPH。
SIGGRAPH是由ACM SIGGRAPH組織的計算機圖形學頂級年度會議,固定在北美召開。
第一屆SIGGRAPH會議于1974年在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市召開;自九十年代開始,迅速發(fā)展成為萬人大會,會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除了學術報告,還包括工業(yè)界的技術報告和產品展示、數(shù)字藝術展覽和新興技術展示(Emerging Technologies),其計算機動漫節(jié)(Computer Animation Festival)是奧斯卡認可的全球權威動畫節(jié)之一。SIGGRAPH會議也一直是ACM旗下最大的學術會議。
2008年,為了擴大全球影響力并支持亞太地區(qū)的專業(yè)人士,ACM SIGGRAPH推出了SIGGRAPH Asia,舉辦地在亞洲(近年來擴大到澳洲),由同一個專業(yè)人士群體來組織,論文收錄于同一個頂刊ACM TOG,形成了分別在北美和亞洲舉辦的姊妹會議。
2014年,SIGGRAPH ASIA在深圳舉行,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中國大陸舉辦,時任會議主席就是陳寶權教授。當時,參會人員已高達6000人。
更多內容見:
參考資料:
https://www.acm.org/binaries/content/assets/sigs/elections/2025_siggraph_bios.pdf
https://www.acm.org/elections/sigs/2025-sig-election/siggraph-2025-result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