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國產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映。由小豬妖、猩猩怪、黃鼠狼精和蟾蜍精組成的西天取經“草根團隊”,給大家?guī)硪粋€有笑有淚的動人故事。電影第一主角小豬妖,它的原型,想必大家看出來了,是野豬。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戰(zhàn)斗力爆表的野豬。
野豬
野豬(Sus scrofa),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大巽他群島和北非,全世界共有至少16個亞種(《豬的遺傳學》,萊夫·安德森等),我們最熟悉的家豬(Sus scrofa domesticus)便是其中之一。
o成體野豬的毛偉深褐色或黑色
驚人的適應性
作為全世界分布廣泛的哺乳動物之一,從原產的北非和歐亞大陸到入侵的美洲、澳洲,野豬均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適應性,甚至在一些缺乏大型食肉動物的地方泛濫成災。與其他分布廣泛的動物相同,野豬也有三個特點:能吃,能生,能抗。
o幼年野豬毛色為淺棕色,通常帶有深褐色條紋
能吃
野豬是不折不扣的機會主義者,它們幾乎無所不吃,不論是樹葉瓜果還是飛禽走獸(包括尸體),只要能提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統(tǒng)統(tǒng)來者不拒。它們甚至進化出了適合挖掘的長長的頭骨和嗅覺靈敏的拱鼻,來發(fā)掘埋藏在地下的美味—土壤中植物的塊莖、昆蟲、菌類等。對比鮮明的是,家豬因為長期圈養(yǎng)生活并不需要掘地尋找食物,因此頭骨縮短了許多,拱鼻也不如野豬那樣靈活。
o野豬的腳有四趾,僅中間兩趾著地
o野豬頭骨(左)和家豬(右)對比圖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發(fā)現(xiàn),在挖掘地下食物的過程中,野豬以頭為犁,強大的肩頸肌肉能支撐它們翻轉大量的泥土:它們能夠挖掘8~10厘米的土層,翻動重達40~50千克的巖石。相比之下,習慣了安逸生活的家豬70%的體重集中在身體后部,這也是家豬看起來大腹便便而野豬看起來精壯剽悍的原因。
能生
這里的能生包含兩層含義。第一是能生長。野豬出生后第一年體重能長到40~50千克,體重增長近百倍,這在大型哺乳動物中頗為罕見。而更夸張的是,經過多年的品種改良,現(xiàn)在的家豬從出生至長到100千克只需不到半年的時間。除了生長速度快,野豬的生長效率同樣驚人,以其家豬亞種為例,即便是以人類的殘羹剩飯粗放養(yǎng)殖,它們都能吃4千克飼料就長1千克肉。
o長長的獠牙是野豬的武器
第二層是能生育,繁殖能力強。通常野豬的壽命可達8~14年,它們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繁殖,經過三個月的孕期,一胎可產8~12頭小豬。隨后經過一年的時間,雌性個體即可達到性成熟,次年雄性成熟,母豬開始進入發(fā)情期,繁殖過程周而復始。
能抗
最后說能抗,這里的抗是指的抗逆性強,除了驚人的嗅覺和發(fā)達的拱鼻能幫助它們在食物短缺的冬季和初春吃喝不愁,野豬的一雙大耳朵也是它們野外生存的法寶之一。野豬出色的聽力不僅可以幫助它們發(fā)現(xiàn)并獵捕小動物,更重要的是可以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中潛在的危險,比如捕食者和獵人,一有風吹草動便立馬逃之夭夭。
除此之外,野豬的抗病和抗毒能力都頗為出眾。野豬因為活動量大,食物來源廣泛,很少患上圈養(yǎng)環(huán)境下的疾病,受傷的野豬會在泥坑打滾防止傷口感染。此外野豬具有突變的煙堿乙酰膽堿受體,可以防止蛇毒對它的傷害。
o野豬擅長發(fā)掘埋藏在地底下的美味
野豬非常兇猛,戰(zhàn)斗力不容小覷。長長的獠牙有時令老虎都望而生畏,民間甚至有“一豬二熊三老虎”的說法。這要得益于它們身上的“武器”和“鎧甲”了。武器指的是雄性野豬突出的大獠牙,配合野豬巨大的體重和飛快的奔跑速度,被它正面頂?shù)綍虚_膛破肚的風險,所以捕食者通常會繞后偷襲野豬。另外,野豬的防御力同樣驚人,除了體被堅韌的厚皮外,它還有一層皮下脂肪作為緩沖,免受或減少傷害。
作為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豬在人類文明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見證著人類文明一步步走到今天,或許這便是為什么《西游記》中豬八戒的形象會隨著歲月從“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的野豬模樣,演變到如今大家耳熟能詳?shù)姆暑^大耳、憨態(tài)可掬的家豬模樣。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
編輯:未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