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出車禍去世,兒媳改嫁,2年后她又帶著孩子回來了
“人走茶涼,親情也能涼透。”
這話我年輕時聽得多了,總覺得太悲觀。
可直到我兒子出車禍去世,兒媳改嫁,兩年后又帶著孩子回到我門前,我才明白,有些情分,是靠時間和心來驗證的。
我叫趙秀蘭,今年六十五歲,江蘇南通人,退休前是小學(xué)老師,丈夫早年去世,我一個人把兒子林建國拉扯大。
建國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南京工作,三十歲那年娶了媳婦周婉清,是個城里姑娘,性子直爽,婚后育有一子林嘉寧。
那幾年,我搬去南京幫他們帶孩子,洗衣做飯、接送幼兒園,日子雖忙但心里踏實。
建國是我全部的希望,我常說:“我這輩子沒別的指望,就盼著兒子一家平安順?biāo)??!?/p>
可天不遂人愿。
三年前的一個雨夜,建國出車禍,當(dāng)場去世。
那天我在家熬著雞湯,等他下班回來,結(jié)果等來的卻是醫(yī)院的電話。
我哭得昏天黑地,婉清也崩潰了。
葬禮后,她帶著嘉寧搬回了娘家。她說:“媽,我想靜一靜?!?/p>
我理解她,沒多問。
可沒過半年,她改嫁了,對方是她單位的同事,離異帶一女。
我聽說后,心里像被撕開了一道口子。
我不是怪她改嫁,我只是難過——建國才走半年,她就另尋歸宿,嘉寧也不再來看我。
那兩年,我一個人住在老屋里,院子里的桂花樹年年開,我卻年年落淚。
鄰居王嬸勸我:“秀蘭啊,人得往前看?!?/p>
我點頭,卻怎么也放不下。
直到那天,門鈴響了。
我打開門,愣住了——婉清站在門口,懷里抱著嘉寧,眼圈紅紅的。
“媽,我……我能回來住幾天嗎?”
我沒說話,只是讓開了門。
她進屋后,低頭不語。
我給嘉寧做了他愛吃的糖醋排骨,他吃得滿臉是油,像從前一樣。
吃完飯,婉清終于開口:“媽,我離婚了?!?/p>
我一愣:“怎么回事?”
她眼淚掉下來:“他對嘉寧不好,孩子天天哭著要找您。我才知道,家不是房子,是心安的地方。”
我沉默了許久:“你回來,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你自己?”
她抬頭:“都有。我知道我當(dāng)初走得太快,太絕,但我真的后悔了?!?/p>
我看著她,心里五味雜陳。
“媽,我不是來討原諒的,我只是想讓嘉寧有個真正的家?!?/p>
我輕輕點頭:“家門一直開著,但心門得慢慢敲。”
那天晚上,我睡得很沉。
嘉寧在隔壁房間打著呼嚕,婉清在廚房洗碗,像從前一樣。
故事的最后,我只想說:“親情不是交易,是守候?!?/p>
老話說得好:“血濃于水,情深不悔?!?/p>
誰若只在順境時講親情,逆境時轉(zhuǎn)身離去,那就別怪人心涼透。
做人不能太算計,算來算去,連根都算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