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阻撓國際參與抗戰(zhàn)紀念 中方嚴正交斥歷史認知偏離 北京回應傳遞和平信號
昨天下午的外交部記者會上,有件事讓很多網友瞬間刷屏——日本政府竟私下鼓動各國別參加咱們的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活動。
說中國搞紀念就是"反日",喊大家繞著走。
咱們當場回懟三個重點:這事兒已提嚴正交涉、紀念活動就是要傳承歷史記憶、日本連自己歷史都還沒整明白。
外交部發(fā)言人當場掏出幾個實錘。
日本專門派大使館給歐洲亞洲國家遞話,明著說中國紀念活動是搞反日宣傳。
更離譜的是,他們強調活動"過度聚焦歷史"。
這話聽著真讓人上火——1937年盧溝橋的槍聲能忘嗎?南京城三十萬同胞的冤魂能忘嗎?中國人辦自己的紀念活動,倒是犯了某些人的心???
有個細節(jié)特別值得琢磨。
日本這次行動專門繞開官方聲明,走的是外交私下溝通的渠道。
表面上裝得體面,背地里搞小動作。
這些年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倒退明擺著:政客參拜靖國神社、教科書淡化侵略罪行、在臺灣問題上搞小動作。
如今連別國參加紀念活動都要管,活脫脫印證了發(fā)言人那句"正確認識歷史才是日本的發(fā)展基礎"。
前幾天北京剛公布紀念活動安排,規(guī)格確實空前。
有參加過彩排的群眾說,這回首次集中展示抗戰(zhàn)時期的武器裝備復制品,現場布置特意還原了敵后根據地的場景。
原本想著通過這種沉浸式體驗,讓年輕人直觀感受歷史。
沒想到日本的過激反應,倒給活動做了波免費宣傳。
有國際關系學者指出,日本的焦慮源于現實戰(zhàn)略考量。
眼看著中國主導的和平發(fā)展理念在亞非拉國家越來越受歡迎,某些國家坐不住了。
咱們這邊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他們偏要搞"小圈子政治"。
這次近百個國家確定出席的名單里,東南亞國家占了四成——當年被日本侵略最慘的地區(qū),現在集體用實際行動表態(tài)。
年輕人這幾天在網上翻出老照片。
1938年的臺兒莊戰(zhàn)役現場,1945年芷江受降儀式,1995年首次抗戰(zhàn)勝利紀念大會。
三條時間線拼出清晰答案:紀念不是為了延續(xù)仇恨,恰恰為了確保悲劇不再重演。
就像網友說的"防著有人想重走老路",這種集體記憶的構建,才是守護和平最硬的底牌。
日本其實有個現成的學習榜樣。
你看德國總理能在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人家波蘭紀念館里照樣留著勃蘭特的跪像。
國家正視歷史不丟人,死要面子硬撐才真跌份。
現在安倍經濟學那套不靈了,日本更需要的是歷史經濟學——認真清算軍國主義舊賬,才能輕裝上陣搞發(fā)展。
觀察最近五年的抗戰(zhàn)紀念日,外賓出席比例每年遞增12%。
這次即便遭遇干擾,報名國家數量還是創(chuàng)了新高。
有位東歐外交官私下透露,他們專門調看了往年紀錄片,發(fā)現中國搞紀念從來不忘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貢獻。
這種開闊胸襟,或許就是國際社會用腳投票的原因。
站在2024年回看這場交鋒,實質是兩種歷史觀的較量。
咱們主張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有人卻總想著篡改記憶。
外交部這次的回應特別點出"檢驗日本和平承諾的標尺",既是警告,也給臺階。
接下來要看某些人能不能順著這個臺階下來,畢竟全球觀眾都盯著呢。
世界早就不是列強割據的時代,和平發(fā)展才是正經出路。
這次事件給我們提了個醒:守護歷史真相就像跑馬拉松,得一代代接力傳下去。
只要還有人想給侵略史洗白,咱們的紀念活動就永遠有必要辦得更響更亮。
畢竟,忘記歷史的民族沒有未來,而歪曲歷史的國家,終將失去現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