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和自己較勁。
年輕時透支身體拼命干,年紀大了又瘋狂補救,
買各種保健品、盯著養(yǎng)生文章,每天算著怎么才能多活幾年。
可我叔完全不一樣,他活得很通透,不作、不強求,也不自虐。
既不拿命換錢,也不拿錢買命。
他就像看透了生死,活得比大多數(shù)人輕快得多。
細想下來,他不過是掌握了三個生活智慧。
01
不拿命去拼,也不和身體較勁
很多人年輕時,覺得自己是鐵打的,連軸轉(zhuǎn)幾天沒問題。
可一旦跨過中年,身體的賬就會像催債一樣全數(shù)奉還。
我叔年輕時也吃過虧。
那時候他單位效益好,經(jīng)常加班到深夜,熬夜趕項目是常態(tài)。
三十五歲那年,一次體檢查出血壓高到嚇人,醫(yī)生勸他立刻休息。
他當時就醒悟了:命只有一條,拼掉了可沒人替你活。
后來他換了節(jié)奏,不再透支健康,也不盲目追求升職加薪。
他常說:“人要懂得和身體講和,你不愛惜它,它就會反咬你。”
很多人嘴上說“健康重要”,可行為上依舊跟命死磕。
我叔卻明白:人生的上半場拼的是能力,下半場拼的是身體。
這份清醒,讓他活得自在。
02
不為長壽焦慮,更不迷信所謂的養(yǎng)生秘笈
我認識的很多人,到了五十歲之后,幾乎被“長壽”兩個字拿捏得死死的。
每天算卡路里,戒油戒鹽,朋友圈里全是“包治百病”的偏方。
甚至有人一年到頭吃著各種保健品,卻從沒去過醫(yī)院做個體檢。
可我叔從不這樣,他對養(yǎng)生的態(tài)度很簡單:
順應身體,而不是折騰身體。
比如他不強迫自己早起跑步,也不追求網(wǎng)紅食譜。
他更愿意保持規(guī)律作息、清淡飲食、適量運動。
每年體檢是必做的事,該看醫(yī)生就看醫(yī)生,絕不盲目信偏方。
我曾問他:“你不擔心老得快嗎?”
他笑著說:“人都得老,焦慮是最沒意義的折磨。”
他深知,長壽本身是概率事件,與其把心思放在追命上,不如讓每一天活得踏實。
相比一百歲躺在病床上,我叔更愿意六七十歲還在健步如飛地旅行。
03
不為無謂的人和事消耗情緒
我叔最大的智慧,是他懂得情緒比道理更重要。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太執(zhí)著于證明自己。
比如家族聚會里,總有人喜歡炫耀房子車子,順便貶低別人。
過去的我叔會據(jù)理力爭,非得爭個高低;
后來他干脆不爭了,笑笑就過,根本不往心里去。
他也不再揪著舊賬不放,誰欠他點人情,誰說過什么不中聽的話,他統(tǒng)統(tǒng)不計較。
他說:“情緒是最貴的消耗品,別浪費在不值得的人身上?!?/p>
很多人老得快,其實不是身體不行,而是被情緒拖垮的。
我叔懂得斷舍離:不為過往糾結(jié),不為外人起伏。
他的精力,全部用在讓生活舒服、讓自己開心上。
結(jié)語:
我叔這一生,看似沒什么驚天動地的成就,
可他活得通透、活得自在,比很多人都幸福。
不作死,不透支;
不焦慮,不強求;
不糾結(jié),不攀比。
這三點看似簡單,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
人生說到底,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活得值不值。
與其盯著長壽不放,不如學學我叔:
與身體和解,與情緒和解,與人生和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