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的離世引發(fā)整個娛樂圈的轟動,如今也有百余天了,但是沒想到對朱媛媛及其家屬的傷害一直就沒停過。
就在滿百天的這一天,網(wǎng)上的論調(diào)又變了,現(xiàn)在才知道當時“吃人血饅頭”的王小騫原來只是冰山一角。
朱媛媛離世百天這天到底發(fā)生了什么?為什么這些離譜的事會發(fā)生在她的身上?
終身之約誰來打破
5月17日51歲的演員朱媛媛因癌癥病逝,她的丈夫辛柏青在發(fā)布了一則簡短的訃告后,社交媒體便陷入了長達三個多月的沉寂,這份沉寂讓人感受到了他的悲傷,但同時也讓網(wǎng)友們“激動不已”。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還只是對朱媛媛的歷史表示傷心和悼念,但逐漸這份情感就有些不對勁了,因為很多人悼念的歧視并不是朱媛媛本人,而是對他們理想化愛情走向不完美結(jié)局的一種惋惜。
辛柏青與朱媛媛的愛情始于大學校園,是真正意義上的從校服到婚紗,他們相愛了整整32年,在光怪陸離的娛樂圈里始終保持著零緋聞的記錄,是公認的“模范夫妻”,辛柏青不止一次公開告白。
他說朱媛媛是他“生命的力量源泉”,他完全無法想象沒有她的生活會是怎樣,這是多么浪漫的愛情,試問誰不想擁有這樣純粹的愛呢?兩人愛情的起點就如同小說里描繪的一樣,辛柏青最初對朱媛媛的印象是漂亮但衣品不佳。
他第一次借著酒勁表白被朱媛媛認為不夠真誠而直接無視,兩人感情的轉(zhuǎn)機發(fā)生在他贏得一場校內(nèi)跳高比賽之后,他沒有選擇時髦的禮物,而是當著眾人的面,將贏來的一袋洗衣粉和兩塊肥皂,鄭重地送給了朱媛媛,這份樸實無華的真誠打動了女孩的心。
但他們的戀情并非一帆風順,兩人曾因老師勸告以學業(yè)為重而短暫分手,那次分開后,辛柏青極度難過,僅僅一周便無法忍受,兩人迅速復合,在辛柏青的人生中,朱媛媛影響的不是一點半點。
說是他的精神支柱也一點不為過,她幫助沉迷網(wǎng)吧的辛柏青戒除惡習,促使原本對未來規(guī)劃模糊的他認真對待演藝事業(yè),甚至教會了他做飯、做家務,讓他從一個男孩成長為男人,長久以來點點滴滴的愛一直在辛柏青的心中。
在朱媛媛離世之后,辛柏青的悲愴就是最好的證明,朱媛媛的好不是說說這么簡單的,就連她的好友兼鄰居的蔣勤勤在7月30日接受采訪時同樣數(shù)次哽咽,她說因為怕觸景生情,自己已經(jīng)不敢在小區(qū)的院子里散步,因為那里處處都是與朱媛媛聊天說笑的記憶。
她還清晰地記得,在最后一次通話時,朱媛媛依然樂觀地約定,等病好了要一起去吃火鍋,蔣勤勤的母親擔心辛柏青一家因悲傷影響身體,特地送去米和果蔬,而朱媛媛的父母則因過度思念女兒而拒絕見客。
辛柏青本人更是仿佛“和朱媛媛一起消失了”,獨自承擔起照顧女兒與安撫岳父母的重擔,公眾也隨之感到悲傷,一部分也是源于對這完美的愛情感到遺憾,在現(xiàn)在這個連戀愛都是快餐式的年代里,一份純真的、持久的戀愛是那么不可及。
百日之后,荒唐的“云配對”
然而這份共情在朱媛媛離世百日之后卻變了味道,公眾急于“修復”這段悲傷,雖然聽上去是網(wǎng)友們的“好心”,但細細品味卻處處充滿著不對勁,或者說是對辛柏青的情感綁架都不為過。
就在朱媛媛逝世剛滿百天之后,網(wǎng)絡上悄然出現(xiàn)了一種聲音,建議將沉浸在喪妻之痛中的辛柏青與同樣經(jīng)歷過婚姻變故的馬伊琍湊成一對,這些“網(wǎng)絡紅娘”講著兩人的共同點,人品都很好、可以互相慰藉、幫助彼此走出悲傷。
看似充滿善意,實際上卻是一種“中國式勸慰”的線上投射,人們總覺得沒有婚姻是不完美的,婚姻發(fā)生變故是不完美的,但是這種觀念不能2強加在別人身上,辛柏青依舊持續(xù)在悲痛當中,人們沒有權利幫助他做選擇。
這種“拉郎配”式的建議不僅侵犯了兩位當事人的隱私,更徹底無視了人家的主觀選擇,辛柏青剛剛失去了他的“生命力量源泉”,他的深情需要時間去沉淀,而馬伊琍也曾公開表示,“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她更注重的是自我成長和獨立。
兩人的價值觀根本就不匹配,網(wǎng)友們卻硬是靠著“臆想”把兩人強行綁定在一起,還大言不慚的說這才是對兩人好,你以為的善意偏偏是讓把兩個人的情感推向了流量和輿論的舞臺,這是對兩人的二次傷害。
悲傷舞臺上的流量小丑
現(xiàn)在的這批網(wǎng)友確實有些“瘋魔化”了,他人的悲劇本應該是需要共情和尊重的,但現(xiàn)在有人就是惡意利用別人的悲傷給自己創(chuàng)造流量,或者讓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開始對立,辛柏青現(xiàn)在的處境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且這也不是個例了,前主持人王小騫也深受其害,她發(fā)布了一段悼念朱媛媛的視頻,視頻中的她妝容精致、衣著名牌,臉上卻看不出絲毫的悲傷,而且就在這段視頻發(fā)布后不久,她便開啟了直播帶貨。
在直播間里,她頭戴可愛的貓耳發(fā)箍,全程歡聲笑語,與“悼念”形成了巨大反差,而且確實她當天的流量非常不錯,但這根本就是在“吸人血饅頭”,是“有預謀的蹭熱度”,當然這種行為也被網(wǎng)友怒斥。
同樣蹭熱度的人不止一個,作家“魯班”充滿了惡意,他發(fā)文質(zhì)疑為何“名字不如角色紅”的朱媛媛逝世,能引發(fā)遠超名氣更大的大S的關注度,并以此指責公眾“雙標”,這種對比本身就毫無邏輯。
朱媛媛生前深受李雪健等老戲骨的認可,默默為藝術和培養(yǎng)新人貢獻力量,公眾形象純粹而正面,而大S臨終前幾年的公眾形象能說是正面嗎?將藝術貢獻與話題度混為一談,其目的并非為了探討,而是為了制造爭議來博取關注。
當面對網(wǎng)友的批評時,他更是惡語相向,辱罵網(wǎng)友為“無腦”、“菲傭”,徹底暴露了他只想引戰(zhàn)的本質(zhì),不論是哪種蹭流量,這些人都是在對朱媛媛極其家屬造成二次傷害,我們需要真誠的共情,它是人類情感中最溫暖的部分。
但我們更要警惕那些越界的“善意”,它們往往會帶來始料未及的傷害,我們擁有表達的自由,但也必須堅決唾棄那些消費悲劇、踐踏底線的無良行徑。
舉報
評論0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