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判了!
誰能想到,華為的技術總監(jiān)竟然是一個美國人。
而且這個美國人還帶著手下13名員工一起偷公司技術,轉(zhuǎn)頭賣給美國賺大錢。
就在7月28日,上海某法院對華為公司的14名技術精英進行了審判。
在這之前,任誰也想不到,這起華為內(nèi)鬼案件的主謀,竟然會是技術總監(jiān)張琨。
說起張琨這個人,在芯片行業(yè)里他的名字可謂是如雷貫耳。
北大保送生、中科院碩士、美國雙碩士加博士后,在高通干過5年拿過最佳技術獎,2011年加入華為后,十年就升到21級資深主管。
要知道,華為整個公司能到21級的技術人員,一只手都數(shù)得過來。
那時候的張琨,圈里人都叫他“Wi-Fi之王”,手里攥著華為花9億、用3年時間、幾千名工程師熬出來的Wi-Fi6/7全套技術。
連華為手機、路由器里的“心臟”Hi1101到Hi1105系列芯片,都是他帶著團隊啃下來的硬骨頭。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這位被華為捧著當“寶貝”的人,早就不是中國人了。
他在美國讀碩士的時候,悄悄改了國籍,成了美國公民,回國進華為時壓根沒提這事兒。
華為那時候正缺Wi-Fi領域的人才,沒在意國籍,一門心思盼著他能幫公司突破技術難關。
誰能想到,這份信任最后換來了一場技術盜竊。
張琨的歪心思,是在2020年底動的。
那時候美國對華為下了狠手,芯片供應被卡,海思只能拼了命搞自主研發(fā)。
張琨在華為待了十年,比誰都清楚自主研發(fā)有多難,燒錢、耗時間、風險還大。
他看著手里現(xiàn)成的Wi-Fi技術,心里打起了小算盤:“與其在華為拿死工資,不如把這些技術搬出去自己干,賺的錢可比600萬多得多?!?/strong>
說干就干,他先找了自己的下屬劉某,又用“工資翻三倍、給足期權”的誘惑,拉來了顧某、周某等3個華為核心技術人員。
2021年2月,張琨從華為離職,才過了一個月,就在南京注冊了尊湃通訊,對外喊著“研發(fā)國產(chǎn)芯片,打破國外壟斷”的口號,背地里卻讓還在華為的同伙偷偷“搬”技術。
他們的竊密手段,說出來讓人瞠目結(jié)舌,根本就是在螞蟻搬家:有人怕直接拷貝文件被發(fā)現(xiàn),就用手機對著電腦屏幕,一張一張拍電路圖。
有人更實在,拿個筆記本,把核心代碼一行一行抄下來。
還有人還玩起了“高科技”,把數(shù)據(jù)拆成小壓縮包,用智能手表一點一點帶出華為。
最離譜的是,有人把華為的代碼改了個名字,偽裝成開源項目發(fā)到網(wǎng)上,再下載回尊湃,等于把華為的技術洗了一遍。
更荒唐的是,尊湃60%的員工都來自華為海思,有些人為了拿雙份工資,工作日在華為打卡上班,休息日就去尊湃干活。
顧某和王某甚至演了半年的無間道:白天在華為正常工作,晚上偷偷跑到尊湃的實驗室,調(diào)試從華為偷來的技術。
為了不被認出來,周某和顧某在尊湃用的全是假名字。
張琨心里清楚,偷來的技術經(jīng)不起查。
2022年11月,尊湃推出第一版Wi-Fi6芯片后,他立馬讓團隊刪了所有原始數(shù)據(jù),還給員工統(tǒng)一換了新手機,把公司的電腦、郵箱、云端數(shù)據(jù)全清了一遍。
可他忘了,一家才成立兩年的公司,能這么快搞出高端芯片,本身就是個奇跡,怎么可能不引來行業(yè)巨頭的關注。
張琨能快速把這家竊密公司撐起來,靠的不僅是偷來的技術,還有他那亮眼的履歷。
“前高通工程師”“華為21級高管”“Wi-Fi領域?qū)<摇?,光是這些標簽一擺出來,投資機構就蜂擁而至。
尊湃剛成立3個月,高榕資本就砸了1個億。
成立才1個月時,小米旗下的投資公司就先投了一筆,緊接著,湖杉資本、FutureX天際資本等近10家機構也跟著入局。
短短8個月,尊湃的估值從5億飆到了10億,小米甚至間接成了它的第四大股東。
張琨還對外吹牛,說他們的研發(fā)速度比華為快30%,手里有好幾項專利。
可很顯然,假的永遠成不了真的。
尊湃一年內(nèi)拿到的9項專利和3項著作權,底子全是偷來的華為技術。
2023年4月,就在尊湃的芯片快要量產(chǎn),投資機構等著賺錢的時候,上海警方聯(lián)合江蘇警方突然突襲了尊湃公司。
7臺存著侵權技術的服務器被查扣,賬上9965萬元資產(chǎn)被凍結(jié),14個核心涉案人員一個都沒跑掉。
司法鑒定結(jié)果一出來,所有人都傻了:尊湃的芯片和華為的芯片,40個關鍵技術點相似度高達90%,有些地方甚至還留著華為的內(nèi)部標識。
這哪里是“研發(fā)”,分明是赤裸裸的剽竊。
出事后,那些曾經(jīng)追著投錢的機構慌了,紛紛發(fā)聲明撇清關系,說自己只是財務投資,不參與經(jīng)營。
可網(wǎng)友根本不買賬:“這么大的竊密漏洞,你們的盡職調(diào)查是擺設嗎?”
最后,這些機構投進去的錢全打了水漂,尊湃成了科技圈炸的最狠的雷。
張琨這群人的竊密行為,給華為造成的損失遠不止技術丟失那么簡單。
在Wi-Fi7的國際標準談判中,華為因為核心技術被竊,被迫放棄了部分專利主張,直接導致中國在相關專利池的分成減少了15%。
更直接的是,華為單年因為這件事的損失就高達2億美元,而且很多商業(yè)秘密一旦泄露,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這等于幾千名工程師十幾年的心血,被張琨用一點利益就偷得一干二凈。
更讓人起疑的是美國高通公司。
張琨曾經(jīng)在高通干了5年,而就在尊湃案發(fā)后,高通上海的Wi-Fi7研發(fā)中心突然解散,轉(zhuǎn)頭就在美國緊急注冊了2項Wi-Fi7關鍵專利。
更反常的是,這幾年高通總是先于華為發(fā)布Wi-Fi6、Wi-Fi7的路由器產(chǎn)品。
時間點這么巧,網(wǎng)友忍不住猜測:“張琨是不是不僅偷了華為的技術,還把它給了老東家高通?”
雖然目前沒有實錘,但這些疑點,至今還在科技圈里討論不休。
這件事也給整個行業(yè)敲了警鐘。
華為立馬升級了保密措施:芯片不再標注關鍵參數(shù),內(nèi)部文檔全加水印,員工的每一步操作都有記錄。
其他科技公司也跟著學,核心崗位的離職審查時間延長了30%,競業(yè)協(xié)議簽得比以前嚴了好幾倍,大家都怕自己變成下一個華為。
其實,科技圈類似的竊密案不是第一次發(fā)生:有的高管離職后帶著核心團隊跳槽,把原公司的技術直接平移到新公司。
有的技術人員離職前偷偷下載資料,轉(zhuǎn)頭就賣給競爭對手。
可這些人最后都沒好下場,要么像張琨一樣坐牢,要么被行業(yè)拉黑,一輩子抬不起頭。
芯片行業(yè)本來就是個“靠創(chuàng)新吃飯”的領域。
華為從無到有搞出Wi-Fi芯片,花了十幾年,砸了9個億,幾千名工程師日夜加班。
而張琨這群人,靠偷技術,兩年就“搞出”了芯片,如果抄比研發(fā)更容易,誰還愿意沉下心來做創(chuàng)新?
如今,張琨面臨的是長達6年的牢獄之災,以及高達300萬元的罰款。
當然,也有很多網(wǎng)友指出,這樣的判罰是不是有點太輕了,畢竟他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可是高達十幾億,怎么才判了6年。
至于那300萬的罰款,對于他這個級別的人來說,更是灑灑水。
也正因如此,很多網(wǎng)友表示,這種間諜在出獄之后,也應該永久禁止他從事這個行業(yè)。
對于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參考信息:
界面新聞:《尊湃剽竊華為芯片技術被罰1350萬,14人被判刑》2025-08-01
魯中晨報:《“一鍋端”!竊取華為技術,14人被判刑,罰款超千萬》2025-08-08
喜歡本期節(jié)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內(nèi)容、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