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wǎng)-上海頻道
昆侖山脈的雪水滋養(yǎng)著葉爾羌河的碧波,千年絲路的駝鈴聲在澤普的土地上回響。這座在維吾爾語中意為“漂著金子的河”的小城,不僅承載著古絲綢之路的繁盛記憶,更在對口援疆的春風里,成為滬疆兩地文化交融的“新驛站”。
“人民大舞臺”文化潤疆項目走進澤普。將“文化互鑒、民族團結”的理念,化作可聽、可看、可感的舞臺盛宴。
彩排現(xiàn)場,滬疆兩地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早已開啟深度融合的探索。身著民族服飾的舞蹈達人們裙擺輕揚,花紋隨舞步流轉,古再麗努爾與阿曼尼薩正為《麥西來普之情》打磨細節(jié),她們談及即將到來的融合演出,眼神里滿是期待:“希望用我們的熱情感染在座所有人,盼著能和大家一起互動!”
而不遠處,笛聲與歌聲交織,澤普縣文工團的阿扎提古麗正與上海閔行梅隴鎮(zhèn)的曹志超排演《葉爾羌河上的月光》。
“這首歌曲原作是《賽里木湖的月光》,但我們現(xiàn)在在澤普,美麗的葉爾羌河是我們的驕傲,所以特意改編成了《葉爾羌河上的月光》?!卑⒃峁披愄寡?,和上海演員合作難免緊張,但滿心期待演出圓滿成功。
傍晚,“人民大舞臺”擂臺賽澤普縣晉級賽正式拉開帷幕。16支來自澤普縣各鄉(xiāng)鎮(zhèn)、藝術團的隊伍依次登臺,上海達人以“藝術助力官”身份融入每一個節(jié)目,讓滬疆融合的魅力在舞臺上盡情釋放。
熱瓦普的傳統(tǒng)琴聲與薩克斯的西洋旋律在《我和我的祖國》中碰撞,完成表演后,上海的朱麗明拉著小搭檔的手介紹:“這是我的小搭檔,我們是臨時搭檔,卻把作品完美呈現(xiàn)給了大家,特別感謝他,他彈熱瓦普的樣子特別棒!”
作為七寶少數(shù)民族代表,陳明在與澤普同胞共同完成樂器彈唱、載歌載舞后動情表示:“澤普是對口援疆項目的合作地,來到這里就像回到家一樣,和各族同胞在一起特別開心、自豪,感覺我們就是一家人,這次合作十分圓滿?!?/p>
表演結束后,上海交通大學丁曉萍教授作為評委對節(jié)目進行點評,用三句話概括整體感受。她提到,現(xiàn)場有獨唱、獨奏、獨舞、群舞、彈奏,還有非遺展示,充分體現(xiàn)澤普作為多民族聚居地對多元文化的兼容并蓄;不僅縣歌舞團的表演出色,各鄉(xiāng)鎮(zhèn)推薦的節(jié)目也展現(xiàn)出表演者深厚的功力與扎實的功底,評委打分時都覺得難以抉擇;更難得的是融合創(chuàng)新,不少節(jié)目是不同藝術形式的融合,上海與澤普本土藝術達人的合作也十分完美。丁教授表示,這場演出展現(xiàn)了澤普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澤普人民積極昂揚的精神風貌,期待晉級的8支隊伍在總決賽中帶來更精彩的表現(xiàn)。
最終,晉級決賽的名單揭曉——《頂碗舞》《木卡姆片段(融合:陳明)》《葉爾羌河上的月光(融合:曹志超)》《蒙古族舞蹈〈萬麗〉》《喀群塞乃木》《我和我的祖國(融合:朱麗明)》《漂亮姑娘》《麥西來普之情(融合:羅馨蓉)》,舞臺上的歡呼與掌聲超越了比賽本身的意義。自2010年上海對口援疆工作啟動以來,閔行區(qū)與喀什地區(qū)澤普縣締結了山海之盟,在民生、產(chǎn)業(yè)領域播撒合作種子,而“人民大舞臺”正是文化領域對口支援的生動實踐,它讓上海的藝術活力與澤普的文化底蘊深度交融,讓“一個舞臺,兩地星光”的口號成為滬疆情誼的生動見證。
隨著更多滬疆文化交融活動的開展,文化潤疆的力量將持續(xù)滋養(yǎng)民族團結之花,讓昆侖山下的文明交融之路越走越寬廣,讓滬疆人民的心越貼越緊密,共同書寫新時代兩地合作發(fā)展的新篇章。(“人民大舞臺”項目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