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是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可謂是僅次于新中國建立的歷史大事件。
因此中央也在那一年召開了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紀(jì)念大會,當(dāng)時周總理的遺孀鄧穎超也受邀參加了這次紀(jì)念大會。
而在那次會議上,鄧穎超見到了一個人后,一瞬間就落下了眼淚,兩人的雙手緊緊握在了一起:“這些年你都去哪里了?恩來他臨終前一直都在想著你!”
那人聽完后,也是淚流滿面,那么他到底是誰呢?
總理愛徒
李默庵是黃埔一期生,而周總理則是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李默庵也因此和周總理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
早年李默庵相當(dāng)刻苦,各項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周總理因此將他調(diào)到了軍校政治部工作,但是后來在關(guān)乎命運的選擇中,李默庵卻選擇了國民黨。
李默庵在1926年1月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十師第二團擔(dān)任黨代表,當(dāng)時那個團的團長是葉劍英,兩人因此搭檔。
據(jù)葉劍英后來回憶,兩人“相處甚好”,李默庵這個人其實沒啥架子,而且出身也很苦,是標(biāo)準(zhǔn)的我黨黨員模板。
李默庵是湖南長沙人,貧農(nóng)出身,12歲才讀完小學(xué),長沙師范畢業(yè)后自籌三十塊大洋和陳賡等人一起前往廣州加入黃埔軍校。
然而李默庵和葉劍英的搭檔只有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那一年的3月,蔣介石制造了中山艦事件。
隨后蔣介石要求第一軍的我黨黨員,要么退黨,要么退軍,兩者只能選擇其中一個。
當(dāng)時第一軍中有二百五十多人選擇退軍,只有29人選擇退黨,李默庵就是其中第一個退黨的。
當(dāng)時的葉劍英并不是我黨黨員,所以兩人還在一起工作,但是到6月,蔣介石就任命李默庵當(dāng)連長北伐去了,葉劍英也當(dāng)了旅長。
反倒是葉劍英,在此時秘密加入了我黨。
作為周總理的學(xué)生之一,李默庵的退黨無疑是讓周總理非常扼腕的,但是正所謂人各有志,這種事情也不能強求。
1933年,李默庵率軍和紅軍作戰(zhàn)時,因為看到血流遍地,心生悲哀,于是給妻子發(fā)了一封電報,電報上是一首反戰(zhàn)詩。
這首詩恰好被紅軍截獲,周總理看后覺得李默庵是一個可以爭取的對象,于是便在1936年的西安事變中,再次恢復(fù)了和他的聯(lián)系。
但是那就是后話了。
當(dāng)時的李默庵還是我黨的敵人,他后來在國軍中做到了師長。1931年5月他率部到江西進攻我軍,葉劍英也是在這一時間出任了紅軍總參謀長。
兩人雖然在江西沒有見過面,但是卻互為對手,在圍剿蘇區(qū)的過程中,李默庵其實非常的賣力,多次充當(dāng)攻擊前鋒。
陳賡知道后,氣憤的說:“這個李默庵,簡直是瘋了!到處亂咬!”
再相見
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東北軍陷入內(nèi)訌,同時中央軍也開始向西安開進,其實西安的局勢非但沒有變好,反而更加混亂了。
李默庵所指揮的國軍第十師,就是在此時開進了西安城。有一天下午,衛(wèi)兵突然報告有訪客。
李默庵心里奇怪,他在西安也沒有朋友,無論是對于東北軍還是西北軍來說,他李默庵和他的中央軍都是敵人。
不打黑槍也就算了,竟然還有人來拜訪他?
李默庵當(dāng)即就問:“是誰啊?”
衛(wèi)兵還沒回答,兩個男人就走了進來,其中為首的一人穿著藏青色西裝,精神抖擻,雙目炯炯有神。
李默庵只覺得此人非常的眼熟,莫名其妙的被握住手后,李默庵才認出來:“周主任!真的是你??!”
來人正是周總理和他的隨從,兩人黃埔一別已經(jīng)是十年未見,李默庵也顧不上什么“政治影響”,趕緊將其請入內(nèi)室。
這次見面,兩人可謂是相談甚歡,10月李默庵又和周總理見了一次,而下一次李默庵再和我黨高層打交道,就是和老朋友葉劍英了。
1939年4月,時任國軍第33軍團軍團長的李默庵奉命離開山西前線,到湖南出任南岳游擊干部訓(xùn)練班教育長,而副教育長恰恰就是葉劍英。
這也是兩人的第二次搭檔,只不過這一次,李默庵是正,葉劍英是副。
雖然分屬兩黨,但是兩人是老朋友了,所以合作起來也非常順利。期間李默庵又見了周總理一面,這次還是李周葉三人會面。
只不過這一次又是不到一年,李默庵就和葉劍英分開了,1940年初,李默庵被改任湘鄂編曲挺進縱軍總司令。
這一次李默庵和葉劍英搭檔是8個月,比上一次多了3個月,這一次看似是李默庵高升了,其實卻是蔣介石擔(dān)心李默庵被我黨影響。
畢竟李默庵和我黨的兩位高層,關(guān)系實在是太密切了。
1946年解放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李默庵在蘇中七戰(zhàn)七敗,被粟裕給打了個明明白白,之后也沒有什么機會和我黨再度交手。
之后李默庵被程潛調(diào)到了湖南,很大程度上參與了程潛和陳明仁的湖南起義,但是李默庵并沒有堅持到最后的起義。
他半途就前往了香港,唯一做的不錯的地方就是,他人雖然跑了,但是卻沒有出賣程潛和陳明仁,湖南和平解放仍然順利完成。
逃到香港后,張發(fā)奎邀請他加入第三勢力,李默庵拒絕;蔣介石邀請他去臺灣,李默庵拒絕;我黨邀請他回大陸,李默庵拒絕。
黃紹竑在香港組織的和平通電,李默庵倒是同意簽字,他還是主張兩黨合作的,但是李默庵也因此得罪了蔣介石。
蔣介石下令通緝了參與通電的44人,這些人中的大多數(shù)都前往了北平,唯有李默庵還是不肯走。他甚至重金聘請香港的便衣警察保護自己,也不愿意離開。
1951年1月,李默庵帶領(lǐng)全殲前往南美洲的阿根廷生活,之后李默庵在這里開了十多年的農(nóng)場。
1964年,李默庵移居美國,還是開農(nóng)場。
1981年,全國政協(xié)邀請李默庵回國參加辛亥革命70周年紀(jì)念儀式,這一次李默庵答應(yīng)了。
他見到了兩位故人,一位是鄧穎超,一位是葉劍英。
在鄧穎超這里,他是哭著的,因為他沒有機會從恩師最后一程。
在葉劍英這里,他是笑著的,因為自己的搭檔仍然尚在人世。
他非常誠懇地對葉劍英說:“兩次和你一起工作,一起搭檔,卻都沒有跟上你,我沒有默契,很對不起。”
葉劍英卻大笑:“這一次,你算是跟上了啊!也不遲嘛!”
三年后的1984年,李默庵和宋希濂、蔡文治等人一起回國參加黃埔軍校同學(xué)會成立大會,徐向前被推舉為會長,李默庵,宋希濂為副會長。
1990年,李默庵回到大陸定居,他終歸還是回到了自己的祖國,跟上了隊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