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將收官,錢包還撐得住嗎?
為了讓孩子過個充實的假期,不少家長吐槽,自己的錢包一鍵“返貧” ,假期比開學更 “燒錢”。
興趣班、補習班、夏令營、托管班、旅游、正畸…… 哪個抄起來都是動輒幾千,不參與對不起娃,參與了對不起自己。看著銀行卡里的余額一點點減少,說不心疼就是裝,可在孩子面前,還得使勁兒裝。
近幾年,出游已經(jīng)成了暑假的“標配”,隨便規(guī)劃一趟旅行,即便退而求其次,選擇消費相對低的短途游,算上交通費、酒店費、餐飲費和景點門票,最后湊出的也是一長串讓人頭疼的賬單。
可就算不出門,家里的開銷照樣 “燒錢”。不少家長無奈吐槽,自家孩子吃飯像 “挑食大賽”—— 這也不吃,那也不碰。正餐挑三揀四,零食海納百川,外賣不絕于耳……家里電費、水費也跟著水漲船高。要是同學來做客,還得一通張羅,又是一筆額外開銷。
開支驟增、情緒腰斬……作為家長,這個暑假你過得還好嗎?
暑假支出,“大頭”在哪?
暑假即將結(jié)束,7、8月開支“猛如虎”的聲音,不絕于網(wǎng)絡……
日前,有廈門記者做了一份關(guān)于“學生暑期賬單”調(diào)查問卷,并對部分家長做了訪問——
老大學科補習6960元、老二托班費2200元、兩個孩子的興趣班7000元,還有“準高一”新生入學買校服、床墊等生活用品3000多元……家有二孩的家長陳先生細數(shù)著暑期的開銷,感嘆道:
“都快2萬元了,花了不少啊!”
“給孩子報了兩個興趣班,花了6000多元,孩子學有所成,我們都很滿意!”小學生家長葉女士說,加上一些剛性支出,暑期總開銷在1萬元左右。也有家庭選擇“輕裝上陣”:
“我們只報了體能課,不到2000元。”
小學生家長朱女士說,
“強身健體就很好啦,錢要花在刀刃上!”
39.67%的受訪家庭表示,今年暑期支出比去年多,新增的支出項以牙齒矯正、學科補習為主,38.84%的家庭表示支出與去年差不多。從支出占比來看,超半數(shù)家庭的暑期支出占家庭月收入的20%以內(nèi),支出占家庭月收入20%至50%的家庭為32.23%。
暑期花銷在5000元至1萬元之間的家庭占比最高,達28.93%;
其次是2000元至5000元,占比25.62%;
花費1萬元至3萬元的家庭占比23.14%,位列第三;
花費2000元以下及3萬元以上的家庭占比分列第四、第五位,消費區(qū)間的跨度較為明顯。
盡管各家賬單豐儉由人,但選擇了旅行和興趣班這兩個項目的家庭分別占調(diào)查總數(shù)的66.94%和51.24%。學科學習以23.14%的選擇率位列第三,研學游或夏令營、配近視鏡或牙齒矯正并列第四,均為15.7%。暑期托管、演唱會等娛樂支出緊隨其后。
多位家長認為,旅行能讓孩子親身感受自然與文化,這種沉浸式體驗比說教更能拓寬視野。同時,他們更傾向于為孩子安排體育類和藝術(shù)類的興趣班,既鍛煉身體,也提升綜合素養(yǎng)。不少家長感慨:“孩子的童年和青春期是短暫且不可逆的,暑期是培養(yǎng)習慣、塑造性格、培養(yǎng)興趣的黃金窗口?!?/strong>
重返鄉(xiāng)土,味道失真?
瘋狂安排孩子暑假的同時,總讓不少家長想起自己童年的夏天。
沒有密密麻麻的課表,沒有沒完沒了的打卡任務。白天肆意奔跑、傍晚暢享晚風,有祖父母的疼愛,有自在的星空……暑假好像很簡單,回味起來卻分外甜美……
一些家長帶孩子回農(nóng)村老家,卻發(fā)現(xiàn)記憶中的鄉(xiāng)村已變。雖基礎設施改善,但也偶有24小時熱水缺失、網(wǎng)絡不穩(wěn)、蚊蟲多,且鄉(xiāng)村垃圾隨意丟棄,讓久居城市生活的家庭難適應。
不少家長轉(zhuǎn)向鄉(xiāng)村民宿,或是給孩子報名鄉(xiāng)村研學。這些民宿雖主打 “體驗式鄉(xiāng)村生活”,卻也浮現(xiàn)出淡淡的商業(yè)氣息。裝修精致、設施全,卻缺鄉(xiāng)村韻味,農(nóng)事勞作更多象征性體驗,各種收費盤算下來性價比并不高,體驗感也打了折扣。“游而不學”的現(xiàn)象更是比比皆是。
家長累吐血,孩子不買賬?
雖然勞心勞力的暑期檔,也能獲得不少“皆大歡喜”的認可。但家長煞費苦心“大出血式”地為孩子安排暑假,最終沒能得到孩子的歡心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出發(fā)時眼里有光,沒多久就只剩一句句‘累了’‘太熱’”,再美的風景,似乎也比不上酒店里的空調(diào)涼意。父母精心準備的旅程,有時只換來孩子的一句:“到底什么時候回家?”
暑假期間,熱門景點人太多,體驗不算友好:“熱門景點排隊兩個小時以上,很無奈”。很多家長安排出行計劃并沒有跟孩子商量,而且把行程安排得特別滿,孩子的興致也不高。“累得孩子情緒不穩(wěn)定,還得我們哄著點才能走”。有的家長費盡心思規(guī)劃出游,沒想到孩子卻并不享受出游的樂趣,“可能對一些文物什么的,孩子可能了解比較少,就是不太感興趣,導游講講他就著急要走”。
家長希望出游、研學意義豐富,讓孩子可以增長知識、提高能力、豐富體驗,同時又希望暑假是很有趣、很好玩的,讓這筆不菲的開銷花得有價值。或許,是我們讓暑承擔了太多的功能,對效率有過高的追求。
暑期帶娃出行、研學、興趣班,很多已經(jīng)成了“必選項”,其中不乏存在攀比心理,擔心開學后孩子們交流,孩子“沒面子”。
帶孩子出游不要盲目攀比,興趣班不是非報不可,親子游不是走得越遠越好,玩得越貴越好。有些近處的博物館、動物園,都可以成為很好的親子游地點選擇。比“碎鈔”過暑假更重要的是,作為家長要善于在玩的項目中挖掘樂趣。
自得其樂需要內(nèi)心定力
開銷數(shù)據(jù)卻是肉眼可見的標準
暑假余額、錢包余額
都不足了
不過還好
十一長假,又要來了
這個暑假,
你家暑假花了多少錢?
有哪些靈光小算盤?
十一假期,有預算嗎?
編 輯 | 馬媛
綜合 | 新華社 廈門日報 視覺志 人民論壇網(wǎng) 新浪微博 浙江宣傳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