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勞動午報)
轉(zhuǎn)自:勞動午報
王女士 博物館工作人員 兒子15歲
父親的參與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底色
在孩子成長中,父親的“在場”,從來不是可有可無的選項,而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堅實的支撐。
我兒子從小由我一個人帶大,孩子他爸常年在外工作,一年難得見幾次面。孩子上小學后變得格外怯懦,被同學欺負不敢反抗,遇到一點困難就哭著找媽媽。后來孩子他爸調(diào)回本地,堅持每天陪孩子打半小時籃球,輸了會教他“輸?shù)闷鸩攀悄凶訚h”,贏了會提醒他“別驕傲,對手也很努力”。半年后,孩子不僅敢主動和同學組隊比賽,面對矛盾時還會學著理性溝通——父親的言行,無形中為孩子注入了勇氣與分寸感。
反之,在小區(qū)里,有個叫軒軒的小男孩,他的爸爸是一名銷售人員,經(jīng)常全國各地出差,在家的時間少之又少。軒軒上初中后,學習成績開始下滑,面對難題,他總是逃避,不愿主動鉆研。學校組織親子運動會,軒軒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其他同學和爸爸一起參加項目,滿臉羨慕。
我認為,父親的教育方式更能補足母親的“溫柔盲區(qū)”。在軒軒身上,可以看出長期缺乏父親的陪伴,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沒有汲取力量的榜樣,性格也變得愈發(fā)內(nèi)向、不自信。這鮮明地體現(xiàn)出,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缺席”,會給孩子帶來多么嚴重的負面影響。
平先生 公司職員 女兒12歲
女兒成為我忠實的運動搭子
我們是雙職工,老人在外地過不來,只能自己帶孩子。以前我認為女兒應(yīng)該由媽媽負責帶,懶得操心家務(wù)事,但是女兒上四年級時,妻子換了工作,每天早出晚歸,還經(jīng)常出差,養(yǎng)育孩子的重任只能由我接手。
我告別了過去經(jīng)常和朋友下班后喝酒聊天的習慣,每天接送孩子,周末也要帶她去興趣班,看似栓住了我,沒想到我卻從中感受到親子相處的樂趣。接送路上,女兒會和我聊校園和生活趣事,我也會和她談?wù)撋鐣侣?,講述我的觀點,她是特別合格的小聽眾,我說什么她都附和。晚上回到家,她做完作業(yè)后也纏著我一起看書,或者玩益智游戲,我的圍棋居然下不過她,父女倆說說笑笑,讓她媽媽都羨慕。
周末上完興趣班,我就帶孩子去公園散步、跑步,或者到籃球場打籃球,一起放松身心。我跑步時會刻意放慢腳步等她,她不服氣,自己上網(wǎng)查找跑步科學方法,然后挑戰(zhàn)我,我們就比賽誰跑得快,跑輸?shù)娜讼赐搿?/p>
兩年過去,孩子和我的身體素質(zhì)都有了顯著提升,我的大肚子鍛煉沒了,她的體測在全班排到前三,而且我有了忠實的運動搭子和小“粉絲”,只要我投出三分球,或者來個迷你馬拉松,她都會為我叫好,互相給予滿滿的情緒價值。在日復(fù)一日的陪伴中,父女關(guān)系更加親密,現(xiàn)在朋友再叫我出去,我都要先看女兒的時刻表,照顧孩子不再是我的負擔,我很享受與她相處的時光。
周女士 行政助理 兒子11歲
多給爸爸創(chuàng)造融入孩子成長的機會
孩子是我從小帶大的,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我來操辦,我習慣了,孩子也更依賴我,而父親這個角色像外圍的人,整天玩游戲、刷視頻,孩子也不跟他親近。
孩子小的時候,我照顧居多,也看不出什么,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發(fā)現(xiàn)孩子比較內(nèi)向,而且有點自卑,膽小,于是我就經(jīng)常帶孩子出去。盡管這樣,孩子也沒有太大起色。
直到一次,我給孩子買了一輛兒童自行車。我?guī)谛^(qū)里學騎了很久,孩子摔了好多跤也沒學會,看著孩子疼的表情,我特別心疼,覺得實在不行就放棄吧,等孩子大點再學。這時候,正好爸爸下班回來,就到小區(qū)廣場上找我們,看到孩子正在學騎車,就說:“兒子,沒事。當年爸爸學騎車的時候,摔得比你還慘呢?!彪S后,爸爸還講了很多自己小時候的“丑事”,孩子聽了直樂,后來孩子堅持要繼續(xù)學習騎車,在爸爸的陪伴下,他慢慢學會了??粗⒆右荒樞θ葑孕诺卦趶V場上奔馳,我心里特別開心,那一刻我明白了爸爸在孩子成長中的榜樣力量,以后要多創(chuàng)造些活動,讓爸爸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
于是在隨后的生活中,我經(jīng)常會出各種游戲,讓大家互動?!爸苣┮黄鹑ヲT車吧?!薄白罱袀€好看的電影,一起去看吧?!薄@樣的家庭活動讓父子關(guān)系越來越好,孩子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性格也變好了。
其實爸爸也想?yún)⑴c孩子成長,只是找不到合適的參與方法,這就需要媽媽多創(chuàng)造父親參與家庭教育的機會。
國家開放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基礎(chǔ)教育系主任 王海平
父親應(yīng)該從“供養(yǎng)者”轉(zhuǎn)變?yōu)椤敖甜B(yǎng)者”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在一些家庭教育活動上具有特定的價值,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應(yīng)該承擔很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
第一,父親在帶領(lǐng)孩子做運動方面具有優(yōu)勢?,F(xiàn)在的孩子可能把精細化動作做得不錯,像是做插圖、手工等,但是大肌肉運動方面可能有些欠缺。父親可以發(fā)揮所長,帶領(lǐng)孩子做一些戶外運動。親子運動能幫助孩子認識到社會規(guī)則,因為很多社會規(guī)則最早是在游戲中樹立的,孩子在參加這些運動中會建立規(guī)則意識,對于其將來走向社會有好處。
第二,父母對孩子具有性別榜樣作用。孩子生下來最早接觸的男性一般來講是爸爸,最早接觸的女性一般來講是媽媽。孩子會從父母身上學到怎樣成為一個好的男孩,將來成為好的男人,怎樣成為一個好的女孩,將來成為優(yōu)秀的女人。有的女孩長大以后找對象可能會以爸爸為標準,或者反著來。無論哪種,都證明父親對性別角色的榜樣作用很大。因此,一定要給孩子樹立正面積極的性別形象,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將來的擇偶觀。
此外,父親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妻子教育孩子的最重要的伙伴。爸爸跟媽媽應(yīng)該在一條戰(zhàn)線里,合力把孩子教養(yǎng)好。
以前所謂“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情況比較普遍,父親可能更多承擔供養(yǎng)任務(wù),在外面掙錢去支持家庭,讓孩子上好學?!,F(xiàn)代社會家庭發(fā)生變化,特別是在AI時代,男女分工沒有那么明確了,父親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回歸家庭,要從“供養(yǎng)者”轉(zhuǎn)變?yōu)椤敖甜B(yǎng)者”,父親不僅要掙錢,還要在家庭中做一些教育性的工作。
首先,父親要對孩子進行生活能力的教育,教育孩子掌握自理能力。父親可以適當參與家務(wù)勞動,同時也給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其次,加強親子閱讀,這里不是讓孩子必須認識多少字,更多的是給孩子培養(yǎng)閱讀習慣。父親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溫馨時刻,能夠給孩子留下一生的溫暖記憶。再次,父母可以跟孩子做一些肢體類游戲,包括戶外運動,一起探索大自然。
孩子對父母的陪伴需求,特別是對爸爸的需求很強烈,不管爸爸多忙都要想辦法陪孩子,而且要做到高質(zhì)量陪伴。高質(zhì)量陪伴不是說孩子在這兒打游戲,爸爸在那兒玩手機,而是應(yīng)該有互動、有支持。具體做法可以是盡量設(shè)置親子的共同時光,比如每周安排一個親子時間,開展戶外探索、體育運動、親子閱讀、一起聊天等,可以根據(jù)孩子的情況來決定。時間最好是確定的,哪怕只有20分鐘,父親要盡量放下工作,放下手機,用固定時間跟孩子交流互動。
如果父親不能經(jīng)常陪伴孩子,也可以做到自然狀態(tài)下的高質(zhì)量陪伴,就是共同去做自己的事情。這些事最好是孩子如果不忙也能參與的事,比如看書、做家務(wù),雖然相互沒有交流,但是彼此之間有一種默契的感覺。當孩子做完功課后,就可以參與到父親正在做的事情中,這也是一種陪伴。
本報記者 任潔 周美玉 楊琳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