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nóng)歷七月初七,是傳說中牛郎織女一年一次的“跨銀河約會”,于是大家紛紛把這個節(jié)日過成了“中國情人節(jié)”,朋友圈里滿屏的秀恩愛、鮮花禮物綠茶,單身狗只能關(guān)起門來吃泡面。
但說真的,七夕,真不是為戀愛而生的!
七夕本不是戀愛節(jié)目
標(biāo)題叫“七夕節(jié)”,很多朋友以為這天應(yīng)該是“撒糖安排日”,可惜……歷史圖個真:
七夕的本名,其實是“乞巧節(jié)”。
古人沒想著讓姑娘去茫茫人海撈牛郎,人家正忙著“開天眼”和“求技能”!
女子們在月下擺上瓜果梨桃、點上香蠟燭,然后正襟危坐,祈求能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那才是最標(biāo)準(zhǔn)的“七夕打開方式”。
(這才是真正的“手可摘星辰”,不是摘玫瑰)
來七夕,主打的就是“乞巧”技能
你以為古人七夕是發(fā)“你今晚吃什么”、搶玫瑰文案?
錯!他們是一群在閃閃發(fā)光“做功課”的人。
那會兒七夕流行三大行為藝術(shù):
1
穿針比巧
一場月下穿針比賽,
拼的是手速、眼力、和一顆專注的心。
古人沒有相機,
但照樣在光影中較量自己的手藝:
誰能最快在月光下穿進七孔針,
誰就是當(dāng)晚的“MVP織女星”!
2
親手祈福
點香擺果,對著織女星拜一拜。不許愿脫單?才不是,人家的愿望五花八門:
有人:“愿我針針到位,花樣翻新?!?/p>
有人:“愿五谷豐登、女紅如意。”
還有人:“愿我單身依舊幸福,銀河不用渡?!?/p>
3
吃巧果
如果說穿針求巧是儀式,
祈福許愿是內(nèi)核,
那巧果,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吃到巧”。
巧果,不是巧克力,
也不是什么低卡甜品DIY,
它是古人在七夕夜晚
親手揉、親手烙、親手剪出各種花樣的小點心
一來應(yīng)景,二來飽腹,
三來還是展示手巧的進階操作!
你做出來的不是點心,
是你對生活的專注和熱愛。
七夕其實是一個鼓勵女性成長的“傳統(tǒng)文化技能認(rèn)證日”。
還沒愛情?沒關(guān)系,先織好布、繡好花、算好賬、做熟飯,你也是星辰下閃閃發(fā)光的“小織女”。
而牛郎織女的故事被融合進來,逐漸演變成愛情象征,是在漢朝以后。愛情只是七夕的“附加項”。
所以,請別再把七夕打造成“虐狗日”!
問題來了:七夕必須有對象才浪漫嗎?
你說牛郎織女一年就一夜,那你的這一年沒脫單,可能是織女星欽定你來人間修煉“單身貴族技能”!
別誤會,七夕的浪漫,不是情侶的專屬套餐,而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生活美學(xué)課。
它要的從來不是“情話連篇”,而是“心靈手巧、有趣有愛”。
所以——不是七夕沒愛情,而是愛情太浮躁。
七夕想讓我們慢下來,學(xué)會用巧思過日子,用熱愛愛生活。
七夕的“愛”,可以有很多種模樣
在這一天,除了熱戀情侶可以曬幸福,我們也可以:
給爸媽打個電話,說聲“我很好”;
約上死黨吃頓宵夜,感謝他們不嫌棄自己的“社畜本性”;
對自己說一句:你已經(jīng)很棒了,單身又怎樣!
畢竟,真正的七夕,并不教你談戀愛,而是教你“如何去愛”。
所以呀,別因為今天沒有牽手,就覺得自己孤單。
七夕最美的心意,不只是送花送奶茶,也是——
學(xué)會熱愛生活,熱愛自己。
銀河萬里,看得見風(fēng)景的人,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浪漫。
來源丨 陽光和樹香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作者!
如有侵權(quán)請立即與我們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