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東南山區(qū)的密林里,藏著一種通體黑褐、被稱為“黑色精靈”的珍稀動物,黑麂。
作為我國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的全球野生數(shù)量不足6000只,每一只都堪稱自然界的“活化石”。
可誰能想到,2017年底,浙江常山縣的一戶村民家中,執(zhí)法人員打開冷庫的瞬間,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倒抽冷氣。
里面300多只各類動物尸體堆積成山,其中竟還有4只早已失去生命的黑麂。
被查獲的冷庫內(nèi)野生動物
314只動物與4只黑麂的絕望處境
2017年寒冬,浙江常山縣林業(yè)局接到“讓候鳥飛”公益護鳥組織的舉報,稱天馬街道村民夏某家中藏有大量野生動物。
當(dāng)執(zhí)法人員敲開夏某家門,打開那間看似普通的冷庫時,眼前的場景足以讓任何人心頭一沉。
冰冷的貨架上,動物尸體層層堆疊,有的被褪去皮毛,露出青紫的皮肉,有的還保持著完整形態(tài),前腿以詭異的角度彎折,明顯是被獵夾夾斷的痕跡。
另外,這些尸體中,還有4只通體黑褐、體型壯碩的動物混在其中,經(jīng)鑒定,正是全球不足6000只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麂。
黑麂
經(jīng)清點,冷庫里共藏有20余種、314只動物,除了黑麂,還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角鸮4只、鷹科動物1只,以及豹貓、鼬獾、尖吻蝮等多種受保護物種。
這些動物大多已失去生命,僅剩的少數(shù)蛇類活體也奄奄一息。
夏某冷庫中的4只黑麂,每一只都承載著物種延續(xù)的希望,它們本應(yīng)在浙閩贛皖的深山密林中穿梭,以常綠闊葉林的嫩葉為食,可最終卻淪為冷庫中的凍貨。
黑麂
“野味大亨”的生意經(jīng)
這堆凍成小山的動物尸體,絕非夏某偶然收購的“意外”,而是他經(jīng)營多年的“生意”成果。
經(jīng)辦案檢察官補充偵查發(fā)現(xiàn),56歲的夏某在當(dāng)?shù)匾拔敦滀N行業(yè)早已是“名人”,村民們私下都稱他為“野味大亨”。
他的“生意版圖”,從深山里的捕獵村民,延伸到街頭的餐館飯店,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黑色閉環(huán)。
在常山的芳村、新昌鄉(xiāng)等地,不少村民仍保留著“靠山吃山”的舊習(xí),常用鐵夾、套索、陷阱等原始工具捕獵野生動物。
黑麂
一旦捕獲野物,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夏某,要么直接送到夏某家人開的肉鋪出售,要么聯(lián)系夏某上門收購。
而夏某收購后,會將這些動物分類處理,一部分存入冷庫,一部分則通過分布在各地的“下線”餐館轉(zhuǎn)賣。
只要有食客想“嘗鮮”,餐館就會把買主介紹到夏某處,形成“捕獵-收購-分銷-消費”的完整鏈條。
夏某為了脫罪,曾辯解“沒參加過培訓(xùn)不認(rèn)識黑麂”“以為是小麂才收購”,可他20余年的野生動物經(jīng)營經(jīng)驗,早已戳破了這些謊言。
黑麂
辦案人員在他家中搜出的視頻里,夏某正熟練地給麂類動物去毛,動作流暢且熟練。
另外,黑麂與小麂的區(qū)別肉眼可見,黑麂通體黑褐,成年個體體重可達30公斤,頭頂還有黑色鬃毛,而小麂毛色偏紅棕,體型僅為黑麂的一半,他不可能分不清,這不過是明知故犯的借口。
夏某的“生意經(jīng)”,本質(zhì)上是用瀕危動物的生命換取利益,那些被獵夾夾斷腿的動物,那些在冷庫里失去溫度的黑麂,都是這條鏈條上無辜的犧牲品。
黑麂與小麂
黑麂的滅絕危機
在夏某冷庫中的4只黑麂,其實早已面臨著“滅絕危機”。
它們不光要躲避人類的盜獵工具,還要應(yīng)對棲息地的不斷縮減,這種我國特有的麂類動物,天生依賴原始森林,卻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黑麂的棲息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西西部、安徽南部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海拔600至1800米的密林是它們的家園。
這里植被茂密,既能提供充足的食物,也能躲避天敵??山陙恚S著山區(qū)砍伐、農(nóng)業(yè)開墾、道路建設(shè)的推進,大片原始森林被破壞。
黑麂
其中有不少黑麂的棲息地被分割成“孤島”,種群間難以進行基因交流,這對本就不足6000只的野外種群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而不幸的是,黑麂的肉質(zhì)被部分人奉為“山珍”,市場上的非法售價一度高達每公斤300元,在利益驅(qū)使下,盜獵者不惜深入深山,布設(shè)鐵夾、陷阱,讓黑麂的種群數(shù)量大幅減少。
這些冰冷的金屬工具,成了黑麂的“死亡陷阱”,而夏某這樣的收購者,又為盜獵者提供了“銷贓渠道”,進一步刺激了盜獵行為。
當(dāng)棲息地不斷縮減、盜獵行為屢禁不止,即便全球還有6000只野生黑麂,若不及時干預(yù),未來我們可能真的只能在標(biāo)本館里見到這種“黑色精靈”了。
黑麂
結(jié)語
夏某案已經(jīng)過去多年,但常山山區(qū)偶爾出現(xiàn)的黑麂身影,仍在提醒我們,野生動物保護從來不是“一判了之”的事,而是需要監(jiān)管部門、公益組織、村民、消費者共同參與的長期工程。
那4只在冷庫里失去生命的黑麂,是自然界給人類的一次警告,當(dāng)我們?yōu)榱丝诟怪?、眼前利益,不斷擠壓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最終破壞的,將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平衡。
如今,我國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律體系不斷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訂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基層監(jiān)管也在逐步加強,科技手段的應(yīng)用讓違法者無處遁形。
但這些還不夠,還需要每一個人都行動起來,餐館拒絕采購野味、消費者拒絕“嘗鮮”、村民主動保護棲息地……
只有當(dāng)“保護野生動物”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像黑麂這樣的“黑色精靈”,才能在深山密林中安心繁衍。
畢竟,我們守護的不只是一只黑麂、一個物種,更是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未來。
當(dāng)多年后,我們的孩子還能在山林中看到黑麂穿梭的身影,那才是對這起案件最好的“后續(xù)”,也是對那些逝去生命最好的告慰。
信息來源:全世界的黑麂不足6000只,他家冷庫就有4只!
人民日報 2019-04-03
信源截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