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真順風車車主越來越少?近日,一名新手順風車司機分享了自己接完第一單之后,成功被勸退的經(jīng)歷,引起了不少真車主的共鳴。
據(jù)這位女司機介紹,她之前沒有接過順風車,聽別人說順風車能夠補貼一點路費,就在某平臺上注冊了賬號,注冊之后第一單就是一筆“95%順路”的加價訂單,當時看到順路度如此之高,她都沒有仔細看行程就搶單了。
等行程開始的時候,她直接傻眼了。所謂的“95%順路”,起點居然離她8公里,終點就跟離譜,距離15公里。既然接了單就硬著頭皮開了,全程花了2個多小時才到。本以為這么遠的距離價格應(yīng)該不會太低,沒想到結(jié)賬時只有76.8元,其中35元是獎勵,也就是說這一單實際只有40塊錢,而且還是3個人,以后再也不想帶人了。
現(xiàn)在順風車的價格,不只是新手感到吃驚,一些老師傅也嚇了一跳,原來現(xiàn)在獨享不到1塊錢一公里了。
順風車說白了,就是“真順路”+“分攤點油費”。它最初是個好事兒 。對車主來說,自己本來就要開車去某地,順路捎個人,能分攤點油費和過路費,降低出行成本。 對乘客來說:用比較低的價格解決了出行問題。 對社會來說,提高了交通資源利用,緩解擁堵,還環(huán)保 ,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要想跑順風車不鬧心,前提是你自己真有出行計劃,不是專門去拉活,不是用來賺錢的,收的錢只是覆蓋部分成本(油費、路費),不算車輛磨損、保險這些。而且要接受它的價格比較低,跟以盈利為目的的“黑車”或網(wǎng)約車不一樣。
再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為什么現(xiàn)在真順風車車主越來越少? 因為現(xiàn)實和理想有差距,很多車主覺得“不值當”。一是錢給得少還事兒多:平臺抽成后到手沒多少,但乘客可能要求卻不少,比如要求繞路、等待,甚至希望享受專車服。二是心累,可能會遇到各種乘客,溝通成本高,還可能產(chǎn)生糾紛,平臺處理時有時會偏向乘客。三是怕被當“黑車”查,順風車和非法營運的界限有時模糊,車主擔心被查處罰。最重要的是跑順風車有風險,一旦發(fā)生事故,保險理賠可能比較麻煩。
順風車的本質(zhì)是共享互助,順路捎帶,分攤成本,不是營運賺錢 。當這個過程變得耗時、耗力、收益低、風險高時,真正愿意順路分享的車主自然就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