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的旗,降了一半。這不是演習(xí),是哀悼。
當?shù)貢r間8月29日,這座城市用這種沉默的方式,祭奠著前一天逝去的生命。
不久前,澤連斯基還高調(diào)宣稱烏克蘭安全“不需要中國幫忙”,如今卻主動低姿態(tài)向中國喊話。
他這算是被打醒了?還是走投無路了?更耐人尋味的是,中方只回了兩句話。
8月28日凌晨,俄羅斯發(fā)動了一場規(guī)模空前的襲擊,無人機蜂擁而至,至少四架米格-31戰(zhàn)機呼嘯而過,更要命的是,超過30枚高超音速導(dǎo)彈砸向了這座城市。
烏克蘭引以為傲的、由西方援助的防空系統(tǒng),在那一刻“瞬間被擊穿”。截至當天深夜,襲擊已造成14人死亡。
炮火的轟鳴,震碎了基輔的寧靜,似乎也震碎了澤連斯基的“傲慢”。
空襲發(fā)生后,他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發(fā)文,譴責俄羅斯,并期待國際社會的回應(yīng)。但這次,他專門提到了一個此前被他親手推開的國家——中國。
澤連斯基表示:“我們期待中國會對目前情勢做出回應(yīng)?!?/p>
這臉打的是真快。不久前,當外界討論中國可作為烏克蘭安全保障方時,澤連斯基不僅強硬拒絕,還發(fā)表了極為不負責任的言論。
他不僅指責中國沒有幫助烏克蘭結(jié)束戰(zhàn)爭,甚至還具體地抹黑稱,中國通過“放開無人機出口幫助俄羅斯”。
這種指名道姓的攻擊,幾乎是把中國往對手的陣營里推。當時,中國外交部的回應(yīng)就很有分量。
除了重申客觀公正的立場外,還罕見地用了四個字——“光明磊落”。
它不僅是立場陳述,更是一種道義上的回應(yīng),表達了中方對于被無端抹黑的坦蕩與堅定。
有了這樣的“前科”,澤連斯基如今還想讓中國為他發(fā)聲,這背后的轉(zhuǎn)變,耐人尋味。
當然,俄羅斯這次下狠手,也不是沒有緣由的。
俄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得很直白:既然最近烏克蘭沒對俄基礎(chǔ)設(shè)施停手,那俄羅斯也會繼續(xù)對烏打擊!
俄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
一周前,烏克蘭連續(xù)兩次轟炸了“友誼”輸油管道,這是如今俄羅斯與歐洲之間僅存的能源聯(lián)系之一。
更火上澆油的是,關(guān)于“北溪”管道被炸的調(diào)查有了新進展,據(jù)悉7名嫌疑人,全部指向烏克蘭。
這兩件事疊加,足以讓俄羅斯的怒火燒到頂點。但更有意思的是,棋局上還有另一位玩家——特朗普。
就在俄羅斯發(fā)動空襲的前一天,也就是8月27日,剛剛分別與普京和澤連斯基方面開過會的特朗普,再次對俄羅斯發(fā)出了威脅。
特朗普威脅俄羅斯
他公開表示,烏克蘭危機必須取得進展,“否則俄羅斯必將面臨經(jīng)濟戰(zhàn)!”
特朗普的這番話,充滿了典型的商人式壓迫感。然而,俄羅斯的回應(yīng),就是第二天凌晨射向基輔的導(dǎo)彈。
這像是一種公開的叫板:無論是誰的威脅,經(jīng)濟戰(zhàn)也好,別的什么也好,莫斯科都不會屈服。
歐洲的反應(yīng),更是精彩。
德國總理默茨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會面時,就潑了一盆冷水,認為普京和澤連斯基搞面對面會晤,“很難”。
馬克龍(右)會晤默茨(左)
這代表了歐洲大陸核心國家的現(xiàn)實主義判斷,他們知道這潭水有多深。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這次是真的“暴跳如雷”了。
為什么?因為這次空襲,有一個目標極具象征意義——歐盟駐基輔代表處大樓遭到了損壞。
歐盟駐基輔代表處大樓遭到損壞
這棟樓,可不是普通建筑。它是歐盟在烏克蘭領(lǐng)土上的官方旗幟,是布魯塞爾政治存在的象征。
現(xiàn)在,它被戰(zhàn)火波及,這無異于一記耳光直接打在了歐盟的臉上。這下,馮德萊恩徹底被激怒了。
她立刻宣布,要對俄羅斯進行“回應(yīng)”。還是老三套:繼續(xù)加碼制裁,動用被凍結(jié)的俄羅斯資產(chǎn),以及加速武裝烏克蘭。
但這次的言辭更加激烈,她聲稱要推出第19輪制裁,還要全力動用歐盟的防務(wù)工具,把烏克蘭武裝成一只“鋼鐵豪豬”。
這架勢,是要把沖突的火燒得更旺。
對比之下,美國的態(tài)度就顯得“冷靜”多了。白宮方面表示,特朗普對此“有些不滿,但是一點都不驚訝”。
緊接著,就再度批準了對烏克蘭出售價值超過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這“大發(fā)戰(zhàn)爭財”的想法,簡直連演都不演了。
澤連斯基看著這一切,心里恐怕是五味雜陳。歐洲的“暴怒”遠水解不了近渴,美國的“冷靜”更是讓他心寒。
他終于意識到,把所有寶都押在西方身上,是多么不靠譜。于是,就有了開頭那一幕,他開始向中國喊話求援。
那么,中國是怎么回應(yīng)的呢?
8月28日外交部記者會上,郭嘉昆的回應(yīng)堪稱經(jīng)典,兩句話就把中國的立場與智慧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第一句話:“中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對話談判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可行出路?!?/strong>
這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的立場從未改變,也不會因你的喊話而動搖。單方面施壓不可能奏效,唯一的出路是坐下來談。這既是對烏克蘭說的,也是對全世界說的。
第二句話,更是點睛之筆:“我們呼吁有關(guān)各方遵守‘戰(zhàn)場不外溢、戰(zhàn)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三原則,推動局勢降溫,為政治解決危機積累條件?!?/strong>
這“三原則”,每一個字都打在關(guān)鍵點上。“戰(zhàn)場不外溢、戰(zhàn)事不升級”,這是對俄烏雙方說的,警告他們不要玩火,控制好沖突的規(guī)模。
“各方不拱火”,這明顯就是說給美國和歐盟聽的,提醒他們不要再火上澆油,輸送武器、加碼制裁只會讓局勢更糟。
中國的角色定位非常清晰:我們不是來選邊站隊的,我們是來給局勢降溫的。
從當初的“光明磊落”,到如今的“三不原則”,中國的態(tài)度始終如一,堅定且坦蕩。
基輔降下的半旗,是這座城市的傷痕,也是烏克蘭困境的縮影。
澤連斯基的“求助”,并非幡然醒悟,更像是在看清了西方盟友的真實面目后,一次迫于生存危機的現(xiàn)實選擇。
中國的回應(yīng),沒有給他想要的偏袒,卻給了他唯一正確的方向。
這份來自東方的冷靜與原則,如同一面鏡子,不僅照出了烏克蘭的窘迫,也照出了某些西方國家在棋盤上的真實算計。
最終,解決問題的鑰匙,不在北京,不在華盛頓,也不在布魯塞爾。它始終握在沖突雙方自己手里。真正的出路,不在于向誰喊話,而在于與誰對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