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過年的時候,老劉家里來了不少親戚,一邊熱鬧著吃飯,一邊喝著小酒。劉叔55歲,是個老糖友,退休后最愜意的事就是和鄰居們聊聊天,喝上一口小酒??汕皟商鞆筒檠?,餐后數(shù)值一下子竄到了10.5mmol/L,自己也有點慌。其實,像劉叔這樣有糖尿病、又戒不掉白酒的中年人,不在少數(shù)。
白酒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地位不低,可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喝的時候要注意點啥?平時看別人喝得臉紅脖子粗,自己咬牙跟一杯,到底是不是“找麻煩”?其實醫(yī)生早就盯上這個問題,有些細節(jié),真不是大家都清楚。說起來挺扎心,能不能喝、怎么喝,差的就是這幾個關鍵點。
到底怎么做才不會讓血糖亂了章法,還能偶爾享受點聚會氣氛?今天,就來幫大家捋清楚糖尿病喝白酒的那些事,尤其是第5點,很多人都忽視了。
在中國,“無酒不成席”的觀念很常見??墒牵悄虿〔皇囚[著玩的。研究顯示,酒精對血糖的影響很復雜,對糖友來說,一不小心就可能闖禍。我們常聽人說只要喝一點沒事,但其實每個人的身體不一樣,對酒精的反應也千差萬別。醫(yī)生在門診時遇到太多因為喝酒導致血糖波動甚至低血糖昏迷的例子。有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糖尿病人飲酒后低血糖發(fā)生率能提升30%以上,尤其是沒注意飲酒細節(jié)的時候。白酒對糖尿病人到底意味著什么?哪些細節(jié)真不能大意?
控制量是前提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喝白酒,核心就在“量”字。醫(yī)生建議,男性每天純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5克,折合白酒不到100毫升,女性更要減半。超過這個量,低血糖、高血糖風險都會增加。
不要空腹喝酒空腹狀態(tài)下喝酒,酒精會更快被身體吸收。會導致血糖快速下降,甚至發(fā)生危急的低血糖。不少人喝完酒會覺得頭暈、心慌,大概率就是發(fā)生了低血糖反應。
喝酒時一定要吃點主食或蛋白質(zhì)豐富的菜白酒本身幾乎不含糖,但飲酒會抑制肝臟釋放葡萄糖。吃點主食、肉蛋等慢慢“墊底”,能有效緩沖血糖波動。比如喝酒時配點雜糧飯、牛肉、豆腐,比光喝酒配咸菜強太多。
避免飲酒過量和酗酒行為很多糖尿病患者在聚會時容易被氛圍帶著走。本來打算喝一小口,結(jié)果不知不覺多喝了幾杯。喝多了不僅血糖飆升,還會增加心腦血管負擔,誘發(fā)并發(fā)癥。
注意藥物和酒精的相互作用部分降糖藥(像磺脲類、胰島素強化治療等)與酒精相遇,低血糖風險會翻倍。有些老年人還配合使用降壓、降脂藥,酒精還可能加重肝腎負擔。醫(yī)生最怕的不是你喝一杯,而是你“什么藥都吃,什么酒都喝”,到頭來身體頂不住。
定期自測血糖,特殊時期更要密切關注聚會喝酒、節(jié)假日等,糖友容易“稍微放縱”,務必提前后自測血糖。一定要有自我監(jiān)控意識,發(fā)現(xiàn)血糖異常及時干預。
長期喝酒要注意肝腎健康及并發(fā)癥風險白酒刺激性強,不僅僅影響血糖,還會悄悄增加脂肪肝、酒精肝、腎損傷的可能。肝功能本來就不好的糖友,酒精更是“雪上加霜”。
注意個人臨界點,出現(xiàn)不適立即停止飲酒有些人的代謝能力較弱,哪怕偶爾喝一小口都會有心悸、頭暈、嗜睡等表現(xiàn)。這些信號千萬別裝沒看見,酒桌上得給自己留條后路。
想喝酒不過癮?血糖總是不穩(wěn)?這里也有幾個醫(yī)生的“小貼士”想送給你。
聚餐時,放慢速度,酒要喝得慢,比誰喝得快很危險;遇到朋友勸酒,提前說明自己是糖尿病,需要限量,他們一般都會理解。喝完酒后,提前測下血糖,防止夜間低血糖。如果覺得心慌不適,有點點餓,哪怕再想“挺過去”,也記得趕緊補點主食。一些中老年糖友,還可以嘗試和家人朋友多以無糖飲料、健康茶代替白酒,有時候氣氛比酒本身更讓人開心。
說白了,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完全不能喝酒,而是要學會控制和選擇。只是,在享受生活的同時,記得留一份警惕和理智,別讓身體為一時的快樂買單。
其實,每個人對健康的要求不一樣,糖尿病該怎么管理,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式。如果你管理得好,偶爾一點點,問題不大。但如果血糖一直控制不理想,經(jīng)常有并發(fā)癥或者用藥復雜,那最好還是“遠離白酒”更現(xiàn)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